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52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包含两侧壁间内凹构成U型状的切割机台中间位置设固料装置,固料装置上端气缸的伸缩轴向下且伸进固料区内,切割机台右端设定位装置且朝固料装置的一端设轴向调节块;切割电机的下端两侧位置设向下伸展的传动支座的导向孔与定位导向杆连接,中间位置的传动支座下端的传动螺母与传动丝杠螺接,直流电机与传动丝杠的一端连接后与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套固定,切割电机的旋转轴安装切割片,外接的控制箱命令直流电机正反旋转时同步带动切割电机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把若干小料铜棒放入固料区内并压紧后启动切割电机,切割片把小料铜棒头子女批量切断,大大提高了加工时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备类
,尤其是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
技术介绍
电解铜线加工的原材料为直径相对大点的电解铜棒,电解铜棒的头部有一小段形状扁的或不规则变形的部位,进入下到拉丝或工序前需要把头部的不规则部位用切割的方式去掉,常规的切割设备为普通的切割机,上述方法对直径较粗的电解铜棒而言单根夹紧后切割勉强能行,但对于直径小于10mm较细的小料铜棒用上述切割机的方式来切割,往往有很大的弊端:一、单根小料夹紧切割效率太低;二、若干根同时夹紧切割时常常产生松动而导致切割停止且整体;三、切割片的齿数较少,单齿间的距离大,切割进刀速度稍快极易导致小料铜棒嵌入式进入高速旋转的切割片齿与齿间的内凹槽内导致切割片崩齿;四、高速旋转的切割片的齿间大间距极易导致切割下的小料铜棒投资蹦蹦跳跳的随机弹跳,极易伤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包含两侧壁间内凹构成U型状的切割机台中间位置设固料装置,固料装置上端气缸的伸缩轴向下且伸进固料区内,切割机台右端设定位装置且朝固料装置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切割台(1)和导料桌(2)连接而成的切割机台(3)、直流电机(5)、固料装置(8)和切割电机(12),两侧壁间内凹构成U型状的切割机台(3)的下端中间位置设中支撑脚(41),所述中支撑脚(4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左支撑脚(4)和右支撑脚(42),所述切割台(1)的宽度大于导料桌(2)的宽度且中间设固料装置(8)连接;/n所述固料装置(8)两侧的侧立板(82)下端与中支撑脚(41)的横担固定且上端设上板(81)覆盖式固定,所述上板(81)上端设气缸(9),所述气缸(9)的伸缩轴向下且伸进固料区(85)内且端部连接压板(86),所述固料区(85)下端设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小料铜棒端部切割装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切割台(1)和导料桌(2)连接而成的切割机台(3)、直流电机(5)、固料装置(8)和切割电机(12),两侧壁间内凹构成U型状的切割机台(3)的下端中间位置设中支撑脚(41),所述中支撑脚(4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左支撑脚(4)和右支撑脚(42),所述切割台(1)的宽度大于导料桌(2)的宽度且中间设固料装置(8)连接;
所述固料装置(8)两侧的侧立板(82)下端与中支撑脚(41)的横担固定且上端设上板(81)覆盖式固定,所述上板(81)上端设气缸(9),所述气缸(9)的伸缩轴向下且伸进固料区(85)内且端部连接压板(86),所述固料区(85)下端设底板(84),所述底板(84)的两侧均设约束块(83);
所述切割机台(3)的导料桌(2)右端内设托板(10),所述托板(10)上设定位装置(11),所述定位装置(11)的朝固料装置(8)的一端设轴向调节块(111);
所述切割台(1)的两侧均设位置对称的侧板(13),且侧板(13)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撑脚(4)和中支撑脚(41)连接固定,侧板(13)设三组定位套(14)且固定,每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军李建成赵杨张超周锡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绅仕镭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