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203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及支架,所述支架设于保温箱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供从模具挤出的挤压材穿过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的周向设有耐高温炉衬;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石棉条,所述石棉条的一端与保温箱固定,所述石棉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材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挤压材在淬火转移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其挤压材的挤压效果和淬火强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保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挤压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可循环使用等一系列优点,铝合金通过特定的模孔成型成各种形状的挤压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用、民用领域,建筑领域等。对于时效强化型铝合金,通常需要在变形前后,对合金进行充分的固溶处理,并控制淬火转移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冷却,随后进行时效处理等,从而保证挤压材的强度。以热挤压为例,先后需要经过挤压区、淬火转移区(保温区)及淬火区。其中,挤压区负责将铝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以一定速度进行挤压,使合金通过挤压模具,获得挤压材;淬火转移区(保温区)需要控制淬火转移的时间和温度,使挤压材的温度损失尽可能少地减少,以保证挤压材淬火时的温度;淬火区对保温的挤压材进行冷却处理,使合金中的相尽可能多地固溶于基体,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为后续时效析出做组织准备。为保证挤压材的淬火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淬火转移时间,防止挤压材在转移的过程中温降快,导致析出相的粗化,引起后续时效后的强度不足。对于6063等淬火敏感性不高的合金来说,挤压速度较快,淬火转移时间较短,能够满足强度要求。而对于6061、6082、6013合金等常用挤压型中高强度合金,或是合金化程度较高且壁厚较大的合金,其淬火敏感性通常较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高温低速挤压方法,或是采用等温挤压方法,通过控制出料口温度,防止挤压材过烧;然而采用高温低速挤压或等温挤压会面临淬火转移时间较长,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的风险;还有的采用离线淬火后进行时效,然而,离线淬火需要对挤压材进行钻孔、吊装、升温、保温等一系列工序,人力、电力等成本均较高。此外,对于淬火敏感性不高的合金,淬火可以风冷进行;而对于淬火敏感性高的合金,需要采用水,甚至盐水、碱水溶液等作为淬火介质,且要求淬火转移时间尽可能缩短。在进行淬火冷却时,可能会出现淬火介质顺着挤压材接触到模具,使模具温度降低,对挤压材的质量有一定影响。为防止淬火介质接触到模具,一般采用压缩空气吹水;然而,其会加速挤压材的冷却,造成挤压材淬火的初始温度下降,影响合金性能。因此,如何尽量减少淬火敏感性高的合金在在线淬火转移前后的温差,从而使时效后的强度尽可能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其可以减少挤压材在淬火转移过程中的温度损失,挤压材的挤压效果和淬火强化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及支架,所述支架设于保温箱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供从模具挤出的挤压材穿过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的周向设有耐高温炉衬;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石棉条,所述石棉条的一端与保温箱固定,所述石棉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材表面相接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相邻所述石棉条之间的间距为0~8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石棉条的顶部与保温箱的顶部固定,所述石棉条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出料口的底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口也设有若干所述石棉条。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温通道内设有用于传输所述挤压材的耐高温滚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架下方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向所述保温箱的出料口一侧突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储液槽侧壁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淬火系统相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温箱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支架顶部,所述上盖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耐高温炉衬的厚度为25~55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挤压保温装置还包括温控仪;所述耐高温炉衬内设有电阻丝,所述保温通道的顶部设有用于测温的热电偶,所述电阻丝与热电偶分别与温控仪连接。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其应用在淬火敏感性较高的挤压材的挤压工序和淬火工序之间,经模具挤出的挤压材经保温通道进入淬火系统,在该过程中保温通道周向的耐高温炉衬对挤出的挤压材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避免挤压材在淬火转移过程中因温度损失而析出粗大相,挤压材的淬火强化效果更好;且由于出料口设置有石棉条,石棉条的自由端与挤压材表面相接触,可以对淬火介质起到阻挡作用,进入挤压材上的淬火介质不会顺着挤压材进入保温箱或接触到模具,不会影响保温箱内的挤压材温度及模具温度,避免进一步影响挤压材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挤压保温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耐高温炉衬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进料口或出料口与石棉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挤压材在耐高温滚轮上传输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压保温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支架1和保温箱2,所述支架1设于保温箱2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保温箱2;所述保温箱2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供从模具挤出的挤压材A穿过的保温通道,结合图2,所述保温通道的周向设有耐高温炉衬3;结合图3,所述保温箱2在保温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1,所述保温箱2在保温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口22设有若干石棉条4,所述石棉条4的一端与保温箱2固定,所述石棉条4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材A表面相接触。本实施例的挤压保温装置应用在淬火敏感性较高的挤压材A的挤压工序和淬火工序之间,经模具挤出的挤压材A经保温通道进入淬火系统,在该过程中保温通道周向的耐高温炉衬3对挤出的挤压材A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避免挤压材A在淬火转移过程中因温度损失而析出粗大相,挤压材A的淬火强化效果更好;且由于出料口22设置有石棉条4,石棉条4的自由端与挤压材A表面相接触,可以对淬火介质起到阻挡作用,进入挤压材A上的淬火介质不会顺着挤压材A进入保温箱2或接触到模具,不会影响保温箱2内的挤压材A温度及模具温度,避免进一步影响挤压材A的质量。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保温通道内设有用于传输所述挤压材A的耐高温滚轮5,耐高温滚轮5对挤压材A的传输起到导向作用,其传输方向与挤压材A的挤压方向一致,方便挤压材A的传输,可以减少淬火转移的时间,有助于提升淬火强化效果。为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所述耐高温炉衬3由耐高温陶瓷制成,其厚度为25~55mm。此外,本实施例在耐高温炉衬3内设置有电阻丝31,在保温通道的顶部设有用于测温的热电偶6,通过设置分别与电阻丝31及热电偶6连接的温控仪(图中未示出),实现实时调节保温箱2内的温度,确保保温箱2内的温度与挤压材A的挤出温度接近。此外,本实施例优选在进料口21也设有若干所述石棉条4,石棉条4本身耐高温,其隔热作用好,在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设置石棉条4可以提高保温箱2的保温性能,进一步减少挤压材A的温度损失。相邻所述石棉条4之间的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及支架,所述支架设于保温箱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保温箱;/n所述保温箱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供从模具挤出的挤压材穿过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的周向设有耐高温炉衬;/n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石棉条,所述石棉条的一端与保温箱固定,所述石棉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材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及支架,所述支架设于保温箱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保温箱;
所述保温箱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供从模具挤出的挤压材穿过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的周向设有耐高温炉衬;
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保温箱在保温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石棉条,所述石棉条的一端与保温箱固定,所述石棉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材表面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石棉条之间的间距为0~8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条的顶部与保温箱的顶部固定,所述石棉条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出料口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也设有若干所述石棉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广标丁幸宇周国林阮涛涛陈谊伟高森田余联合吴艺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