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9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包括中心轴、套筒、外轴承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适配器和弹性连接件,所述中心轴包括主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倾斜轴部的轴线与所述主轴部的轴线成角度设置;在研磨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中心轴相对套筒转动,所述适配器上试管作立体运动,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研磨;在离心模式下,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套筒和中心轴同步转动,适配器也随套筒和中心轴旋转,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离心。通过双电机结构,实现样品在试管内研磨后即刻进行高速旋转离心运动,实现研磨、离心双功能,大大提升了实验操作便利性。采用双电机结构使得装置结构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辅助器材,特别是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
技术介绍
组织研磨装置是实验室样品制备常用工具,通过研磨球在样品管内来回震荡实现样本的粉碎、混合、均化以及细胞破碎等,在农业、生物医药、食品、质检、高校等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现有一般研磨机基本不具备离心功能,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3034000U的专利文献中即公开了一种只具备研磨功能的物质粉碎装置。如果研磨样品后续还需要继续离心的话,需要将样品从研磨装置中取出,放入离心机上进行离心。这样操作不仅麻烦,而且样品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时间长而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包括中心轴、套筒、外轴承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适配器和弹性连接件,所述中心轴包括主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倾斜轴部的轴线与所述主轴部的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套筒经第一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主轴部外周,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向轴承;所述外轴承座经第二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外周;所述适配器经第三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倾斜轴部外周,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适配器和套筒之间;所述外轴承座上还连接有一电机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研磨机具有研磨和离心两种模式,在研磨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经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中心轴相对套筒转动,所述适配器上试管作立体运动,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研磨;在离心模式下,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经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套筒和中心轴同步转动,适配器也随套筒和中心轴旋转,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离心。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双电机结构,实现样品在试管内研磨后即刻进行高速旋转离心运动,实现研磨、离心双功能,大大提升了实验操作便利性。采用双电机结构使得装置结构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支撑架,所述外轴承座经一橡胶减振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经第一支柱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橡胶减振环的外圈部经第一压板压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橡胶减振环的内圈部经第二压板压设在所述外轴承座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橡胶减振环进行隔振,有效衰减了传递到支撑架上的振动。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架的底座下底面还安装有弹性安装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弹性安装座进行二次减振,进一步减少底座传递到试验平台的振动,提升了研磨机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适配器包括摆筒、多个试管套和试管压盖组件,所述摆筒经第三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倾斜轴部外周,所述试管套分布在摆筒外圆周,装有待研磨样品的试管放置于所述试管套内,所述试管压盖组件连接在所述摆筒上并将试管稳固在所述试管套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试管的取放,以及确保研磨离心时试管位置保持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一单向轴承分别位于中心轴主轴部的上部和下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单向轴承实现对中心轴的上下支承,确保转动平稳度,通过第一单向轴承实现研磨和离心的功能有效切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转支承包括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套筒外周的下部和上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实现对套筒的上下支承,确保转动平稳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回转支承包括第四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并排安装在所述中心轴倾斜轴部的外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研磨模式下,第二单向轴承内外圈相对转动,中心轴的倾斜轴部沿主轴部轴线转动,促使适配器上试管大尺度上下及小尺度前后立体运动;离心模式下,第二单向轴承内外圈相对静止卡住,无需依赖弹性连接件的拉紧作用,中心轴和适配器同步转动,响应速度快。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连接板经第二支柱连接在所述外轴承座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支柱连接能有效减轻研磨机整体重量。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橡胶片。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安装,安全性能高,耐久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0-中心轴;101-主轴部;102-倾斜轴部;11-套筒;12-外轴承座;13-第一驱动电机;131-第一传动机构;14-第二驱动电机;141-第二传动机构;15-适配器;151-摆筒;152-试管套;153-试管压盖组件;154-试管;16-弹性连接件;171-第一单向轴承;172-第一轴承;181-第二轴承;182-第三轴承;191-第四轴承;192-第二单向轴承;20-电机连接板;201-第二支柱;21-支撑架;211-底座;212-第一支柱;213-支撑板;214-第一压板;215-第二压板;22-橡胶减振环;23-弹性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包括中心轴10、套筒11、外轴承座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二驱动电机14、适配器15和弹性连接件16,中心轴10包括主轴部101和倾斜轴部102,倾斜轴部102的轴线与主轴部101的轴线成角度设置;套筒11经第一回转支承安装在中心轴10的主轴部101外周,第一回转支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向轴承171;外轴承座12经第二回转支承安装在套筒11的外周;适配器15经第三回转支承安装在中心轴10的倾斜轴部102外周,弹性连接件16连接在适配器15和套筒11之间;外轴承座12上还连接有一电机连接板20,第一驱动电机13和第二驱动电机14均安装在电机连接板20上;在研磨模式下,第一驱动电机13经第一传动机构131带动中心轴10转动,第二驱动电机14不转动,此转向下第一单向轴承171内外圈可相对转动,套筒11不转动,中心轴倾斜轴部102绕主轴部101轴线转动,在弹性连接件16的弹性拉持下,适配器15上试管大尺度上下及小尺度前后立体运动,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研磨;在离心模式下,第二驱动电机14经第二传动机构141带动套筒11转动,此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套筒、外轴承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适配器和弹性连接件,所述中心轴包括主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倾斜轴部的轴线与所述主轴部的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套筒经第一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主轴部外周,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向轴承;所述外轴承座经第二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外周;所述适配器经第三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倾斜轴部外周,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适配器和套筒之间;所述外轴承座上还连接有一电机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在研磨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经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中心轴相对套筒转动,所述适配器上试管作立体运动,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研磨;在离心模式下,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经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套筒和中心轴同步转动,适配器也随套筒和中心轴旋转,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离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套筒、外轴承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适配器和弹性连接件,所述中心轴包括主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倾斜轴部的轴线与所述主轴部的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套筒经第一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主轴部外周,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向轴承;所述外轴承座经第二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外周;所述适配器经第三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的倾斜轴部外周,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适配器和套筒之间;所述外轴承座上还连接有一电机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在研磨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经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中心轴相对套筒转动,所述适配器上试管作立体运动,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研磨;在离心模式下,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经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套筒和中心轴同步转动,适配器也随套筒和中心轴旋转,实现对试管内样品的离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架,所述外轴承座经一橡胶减振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旋转离心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经第一支柱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橡胶减振环的外圈部经第一压板压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橡胶减振环的内圈部经第二压板压设在所述外轴承座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