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64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躺板;底座上设有两根立柱,立柱的上部设有水平杆,水平杆上设有第一定滑轮;立柱的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立柱的上部还开设有行程槽,两根立柱的行程槽之间设有沿行程槽移动的卧推杠,卧推杠的两端设有挡圈;第一定滑轮的下方设有配重结构,配重结构通过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的拉线连接至卧推杠。躺板包括固定板和折叠板,固定板的两侧滑动设置有脚踏装置。固定板的外端还设有脚部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卧推杠的行程轨迹被限定,避免了伤人的风险;另外卧推杠负重形式相比于传统的增减哑铃片的形式更加简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满足腿部屈伸以及仰卧起坐的锻炼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
技术介绍
卧推是仰卧推举的简称,也叫卧举或卧推举,主练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肘肌,兼练前锯肌,肱二头肌及前臂肌群等。在规范的大重量卧推训练中,现有的卧推器必须一直有人保护,以免在训练者失误或者力竭时,被杠铃或哑铃砸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此外,现有的卧推器大多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卧推训练,健身者若要进行其他种类的锻炼,还需更换器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使用安全又具备多种功能的卧推器,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躺板;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躺板的一端还设有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立柱的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立柱的上部还开设有竖向分布的行程槽,所述两根立柱的行程槽之间设有沿所述行程槽移动的卧推杠,所述卧推杠的两端设有挡圈;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下方设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通过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的拉线连接至所述卧推杠。基于上述,所述躺板包括固定板和铰接在所述固定板内端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卡位槽;所述支撑架包括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底柱,所述底柱上设有固定所述固定板的立杆、定位板以及固定所述折叠板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端部设有对应所述卡位槽的弯折结构。基于上述,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沿所述固定板延伸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内端连接所述滑块,铰接轴的外端与施力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施力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扣。基于上述,所述踏板上还设有容纳脚掌的凹槽和防止脚部与踏板脱离的安全带。基于上述,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内设有多块叠放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配重块的侧面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销孔;所述配重结构还包括贯穿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拉杆和对应所述销孔的销钉,所述拉杆上设有对应所述销孔的第二通孔,所述销钉贯穿所述销孔及第二通孔设置。基于上述,所述折叠板上还设有颈枕。基于上述,所述固定板的外端还设有脚部支撑架。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卧推器相对于传统的卧推器来说,卧推杠的运行轨迹被行程槽所限定,避免了使用者因体力不支被砸伤或者压伤的危险。2、本技术中,卧推器的重量施加形式通过调节配重块的数量来实现,而调节配重块的数量只需要改变销钉的穿插位置,相对于传统的卧推器增减哑铃片来改变卧推器的负重,操作更加。3、本技术中,通过在躺板上设置可以滑动的踏板装置,踏板装置可以与提拉配重块的拉线连接,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腿部肌肉的腿部屈伸器;另外,本技术中,通过在躺板的外端增设一仰卧起做用的脚部支撑架,进一步丰富了本技术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卧推器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卧推器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腿部屈伸器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A1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A2处的放大图。图中:1.底座;2.配重结构;3.立柱;4.躺板;4-1.折叠板;4-2.固定板;4-3.卡位槽;5.把手;6.脚踏装置;6-1.踏板;6-2.安全带;6-3.施力绳;6-4.第二锁扣;6-5.凹槽;7.滑槽;8.底柱;9.定位板;10.立杆;11.铰接板;12.水平杆;13.第一定滑轮;13-1.第二定滑轮;14.拉线;15.拉杆;16.配重箱;17.配重块;18.销钉;19.销孔;20.行程槽;21.颈枕;22.窗口;23.推拉块;24.卧推杠;25.挡圈;26.拉环;27.第一锁扣;28.脚部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躺板4;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躺板4的一端还设有两根中空的立柱3,每根立柱3的上部设有水平杆12,水平杆12上设有第一定滑轮13;所述立柱3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13-1;所述立柱3的上部还开设有竖向分布的行程槽20,所述两根立柱3的行程槽20之间设有沿所述行程槽20移动的卧推杠24,所述卧推杠24的两端设有挡圈25,以防止卧推杠24与立柱3脱离。在第一定滑轮13的下方设有配重结构2,所述配重结构2用来调整健身者的运动负荷,包括配重箱16,配重箱16内设有多块叠放的配重块17,所述配重块17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配重块17的侧面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销孔19;所述配重结构2还包括贯穿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拉杆15和对应所述销孔19的销钉18,所述拉杆15上设有对应所述销孔19的第二通孔,所述销钉18贯穿所述销孔19及第二通孔设置。所述拉杆15上设有提拉配重块17的拉线14,拉线14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13、第二定滑轮13-1的拉线14连接至所述卧推杠24,具体连接结构为:拉线14的另一端设有拉环26,卧推杠24的下端设有与所述拉环26搭接的第一锁扣27。考虑到不同健身者在进行卧推训练时对躺板4的倾斜角度有一定要求,故而所述躺板4包括固定板4-2和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2内端的折叠板4-1,所述折叠板4-1的底部设有若干卡位槽4-3;所述支撑架包括座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底柱8,所述底柱8上设有固定所述固定板4-2的立杆10、定位板9以及固定所述折叠板4-1的铰接板11,所述铰接板11的端部设有对应所述卡位槽4-3的弯折结构。考虑到对健身者头部及颈部的保护,所述折叠板4-1上还设有颈枕21。为增加本技术的功能,本技术增加了腿部屈伸器的结构特征,具体结构为:所述固定板4-2的两侧均开设有沿所述固定板4-2延伸方向的滑槽7,在滑槽7内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板4-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脚踏装置6,所述脚踏装置6包括踏板6-1,所述踏板6-1的底部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内端连接所述滑块,铰接轴的外端与施力绳6-3的一端连接,所述施力绳6-3的另一端设有与拉环26搭接的第二锁扣6-4。当健身者进行腿部屈伸锻炼时,为便于健身者的重心保持稳定,固定板4-2上还设有易于握持的把手5。为保证脚踏装置6的使用安全,所述踏板6-1上还设有容纳脚掌的凹槽6-5和防止脚部与踏板6-1脱离的安全带6-2。需要注意的是,为便于更换拉环26的固定位置以满足不同的锻炼需求,在立柱3上铰接设有窗口22,窗口22上设有推拉块23;另外,在立柱3的侧面设有供拉线14活动的竖槽。为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功能,所述固定板4-2的外端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躺板(4);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躺板(4)的一端还设有两根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上部设有水平杆(12),所述水平杆(12)上设有第一定滑轮(13);所述立柱(3)的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13-1);所述立柱(3)的上部还开设有竖向分布的行程槽(20),所述两根立柱(3)的行程槽(20)之间设有沿所述行程槽(20)移动的卧推杠(24),所述卧推杠(24)的两端设有挡圈(25);所述第一定滑轮(13)的下方设有配重结构(2),所述配重结构(2)通过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13)、第二定滑轮(13-1)的拉线(14)连接至所述卧推杠(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躺板(4);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躺板(4)的一端还设有两根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上部设有水平杆(12),所述水平杆(12)上设有第一定滑轮(13);所述立柱(3)的下部设有第二定滑轮(13-1);所述立柱(3)的上部还开设有竖向分布的行程槽(20),所述两根立柱(3)的行程槽(20)之间设有沿所述行程槽(20)移动的卧推杠(24),所述卧推杠(24)的两端设有挡圈(25);所述第一定滑轮(13)的下方设有配重结构(2),所述配重结构(2)通过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13)、第二定滑轮(13-1)的拉线(14)连接至所述卧推杠(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4)包括固定板(4-2)和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2)内端的折叠板(4-1),所述折叠板(4-1)的底部设有若干卡位槽(4-3);所述支撑架包括座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底柱(8),所述底柱(8)上设有固定所述固定板(4-2)的立杆(10)、定位板(9)以及固定所述折叠板(4-1)的铰接板(11),所述铰接板(11)的端部设有对应所述卡位槽(4-3)的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型多功能卧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2)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星邢乾坤王硕王钦孙冰冰邢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莱肯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