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99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涉及体能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底部支撑板、座板和靠背,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配重板,所述座板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花键孔,能够利用花键轴与花键孔的配合使连接轴与座板之间相对固定,利用第二移动柱与靠背之间的限位关系,可以在第二移动柱脱离靠背的时候调节靠背的倾角,使训练者将靠背调平之后做仰卧起坐训练,达到了拓展装置训练项目的目的,通过配重板,能够通过将连接销钉插进不同的连接孔中,使升降柱携带起不同数量的配重板,训练者不需要离开座板就可以对配重板的数量进行调节,达到了使训练者方便调节训练强度和保证训练者坐姿平衡的目的。

A physical training devic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能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现有的对体能的理解多提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等素质,当前的体能训练多是进行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有氧、无氧耐力训练、柔韧和协调训练等。致使体能训练很难与其支撑学科人体科学进行衔接,很难与生物科学、营养、医药等方面的高科技相结合,也导致了训练难以控制等很多问题的出现。体能训练是进行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有氧、无氧耐力训练、柔韧和协调训练。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健康体能是指任何人群都必需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是竞技体能的基础。目前,现有的体育教学用腿部训练装置使用不便,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能使训练者方便的调节训练强度,也没有使训练者保持平衡的装置,并且现有的腿部训练装置的靠背不能调节,不但会使不同的训练者感到不舒适,还会限制训练装置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具备用途多样和能调节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用途多样和能调节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座板和靠背,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的一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销钉,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通过卡槽卡接有升降杆,所述底部支撑板通过中间支撑杆和端部支撑杆与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座板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柱,所述座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顶部通过齿孔啮合连接有第一移动柱,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小腿护板,所述小腿护板的底部设有脚踝扣。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侧面开设有销钉孔,所述连接销钉的一端插接在销钉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销钉孔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销钉孔在升降柱上等间距分布,所述销钉孔与连接孔数量相等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外部设有轮齿,第二移动柱的内部设有与连接轴相适配的内齿,所述第二移动柱的外部为齿轮,所述靠背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二移动柱相适配的齿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柱和第二移动柱结构相同,所述转动板和座板的连接方式与座板和靠背的连接方式相同。优选的,所述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边把手,所述侧边把手有两个,两个所述侧边把手在座板上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带,所述承重带的一端与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带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底部转轮和顶部转轮,所述顶部转轮通过顶部连接板与座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底部转轮通过底部连接板与底部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靠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端部支撑板,所述端部支撑板与中间支撑杆和端部支撑杆的高度相等,所述端部支撑板与靠背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通过花键孔,能够利用花键轴与花键孔的配合使连接轴与座板之间相对固定,利用第二移动柱与靠背之间的限位关系,可以在第二移动柱脱离靠背的时候调节靠背的倾角,第一移动柱也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对转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训练者将靠背调平之后做仰卧起坐训练,达到了拓展装置训练项目的目的。2、该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通过配重板,能够通过将连接销钉插进不同的连接孔中,使升降柱携带起不同数量的配重板,并且配重板距离座板很近,训练者不需要离开座板就可以对配重板的数量进行调节,侧边把手还可以保证训练者坐在座板上的平衡,达到了使训练者方便调节训练强度和保证训练者坐姿平衡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花键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支撑板;2、配重板;3、中间支撑杆;4、活动槽;5、承重带;6、底部连接板;7、底部转轮;8、端部支撑杆;9、转动板;10、脚踝扣;11、小腿护板;12、第一移动柱;13、侧边把手;14、座板;15、靠背;16、头枕;17、连接杆;18、第二移动柱;19、顶部连接板;20、顶部转轮;21、端部支撑板;22、升降杆;23、升降柱;24、连接销钉;25、连接孔;26、花键孔;27、花键轴;28、连接轴;29、销钉孔;30、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1、座板14和靠背15,座板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边把手13,侧边把手13有两个,两个侧边把手13在座板14上对称分布,靠背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16,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配重板2,配重板2的一侧面开设有连接孔25,连接孔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销钉24,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撑杆3,中间支撑杆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活动槽4通过卡槽30卡接有升降杆22,升降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23,升降柱23的侧面开设有销钉孔29,连接销钉24的一端插接在销钉孔29的内部,销钉孔29有若干个,若干个销钉孔29在升降柱23上等间距分布,销钉孔29与连接孔25数量相等并相适配,通过配重板2,能够通过将连接销钉24插进不同的连接孔25中,使升降柱23携带起不同数量的配重板2,并且配重板2距离座板14很近,训练者不需要离开座板14就可以对配重板2的数量进行调节,侧边把手13还可以保证训练者坐在座板14上的平衡,达到了使训练者方便调节训练强度和保证训练者坐姿平衡的目的,底部支撑板1通过中间支撑杆3和端部支撑杆8与座板14固定连接,座板14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26,花键孔2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花键轴27,花键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8,连接轴28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柱18,连接轴28的外部设有轮齿,第二移动柱18的内部设有与连接轴28相适配的内齿,第二移动柱1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1)、座板(14)和靠背(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配重板(2),所述配重板(2)的一侧面开设有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销钉(24),所述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撑杆(3),所述中间支撑杆(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通过卡槽(30)卡接有升降杆(22),所述底部支撑板(1)通过中间支撑杆(3)和端部支撑杆(8)与座板(14)固定连接,所述座板(14)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26),所述花键孔(2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花键轴(27),所述花键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8),所述连接轴(28)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柱(18),所述座板(1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的一侧面顶部通过齿孔啮合连接有第一移动柱(12),所述转动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小腿护板(11),所述小腿护板(11)的底部设有脚踝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1)、座板(14)和靠背(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配重板(2),所述配重板(2)的一侧面开设有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销钉(24),所述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撑杆(3),所述中间支撑杆(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通过卡槽(30)卡接有升降杆(22),所述底部支撑板(1)通过中间支撑杆(3)和端部支撑杆(8)与座板(14)固定连接,所述座板(14)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26),所述花键孔(2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花键轴(27),所述花键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8),所述连接轴(28)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移动柱(18),所述座板(1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的一侧面顶部通过齿孔啮合连接有第一移动柱(12),所述转动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小腿护板(11),所述小腿护板(11)的底部设有脚踝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23),所述升降柱(23)的侧面开设有销钉孔(29),所述连接销钉(24)的一端插接在销钉孔(2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孔(29)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销钉孔(29)在升降柱(23)上等间距分布,所述销钉孔(29)与连接孔(25)数量相等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8)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庆王乃明赵建国钟华祁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