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料装置及烹饪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23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料装置及烹饪机器人。供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及料筒组件,料筒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料筒、安装在料筒底部的闭口阀、安装在料筒顶部的筒盖及设置在料筒内的活塞,活塞将料筒的内部分成料腔和气腔,筒盖上开设有与气腔连通且可外接高压气源的进气口。非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不会向气腔内充气,闭口阀关闭,以避免料腔内的酱料流出。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活塞移动并压缩料腔的体积,使得料腔内的气压增大,以打开闭口阀,从而使得料腔内的酱料通过闭口阀流出。而且,通过控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的时间,可以控制酱料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料装置及烹饪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供料装置及烹饪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日益创新,人们更多地想利用科技手段来节省做饭的时间,而且人们对于饭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炒菜时一般采用电磁炉、平底锅等炒菜装置,需要一定的精力和炒菜的经验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时间做饭或者不会做饭。于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烹饪机器人,以实现烹饪过程的自动化,并可以适用于家庭、食堂、餐馆及熟食品加工行业等。烹饪过程中,需要添加各种酱料,以使得菜品更加美味。然而,现有的烹饪机器人一般采用人工添加酱料的方式,烹饪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不够,既会增加用户的工作量,又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烹饪机器人无法自动添加酱料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供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及料筒组件,所述料筒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料筒、安装在所述料筒底部的闭口阀、安装在所述料筒顶部的筒盖及设置在所述料筒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料筒的内部分成料腔和气腔,所述筒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且可外接高压气源的进气口。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快拆结构,所述料筒通过所述快拆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快拆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卡箍。更进一步地,所述闭口阀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料筒底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支撑板、第一下支撑板及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下支撑板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料筒的上部套接于第一上支撑板上,下部套接于第一下支撑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料筒组件,所述供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支架转动的驱动组件。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转轴,所述驱动件能够通过所述转轴驱动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支撑板、第二下支撑板及连接所述第二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下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杆;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支撑板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下支撑板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机器人,包括烹饪容器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供料装置,所述料筒内的料物能够受气压作用挤开所述闭口阀进入所述烹饪容器内。上述供料装置,其料筒组件包括料筒、闭口阀、筒盖及活塞,活塞将料筒的内部分成料腔及气腔,筒盖上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进气口,且进气口能够外接高压气源。非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不会向气腔内充气,闭口阀处于自然关闭状态,以避免料腔内的酱料流出。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活塞移动并压缩料腔的体积,使得料腔内的压力增大,酱料挤压闭口阀以将其打开,从而使得料腔内的酱料通过闭口阀流出,若停止向气腔内充气,料腔压力减小,闭口阀重新自然关闭,阻止料腔内的酱料流出。此外,通过控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的时间,可以控制酱料的用量,以使得使用该供料装置的烹饪机器人能够自动添加酱料,并准确控制酱料的用量。料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可方便拆卸料筒后对料筒进行清洁或更换,提高供料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料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图1中供料装置的另一视角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料筒组件的侧视图。说明书中附图标记如下:10、第一支架;11、第一上支撑板;12、第一下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杆;30、料筒组件;31、料筒;32、闭口阀;33、筒盖;331、进气口;40、卡箍;50、第二支架;51、第二上支撑板;52、第二下支撑板;53、第二支撑杆;60、驱动组件;61、驱动件;62、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供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及料筒组件30,且料筒组件30包括料筒31、闭口阀32、筒盖33及活塞(图中未示出),活塞将料筒31的内部分成料腔及气腔,筒盖33上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进气口331,且进气口331能够外接高压气源。非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不会向气腔内充气,闭口阀32处于自然关闭状态,以避免料腔内的酱料流出。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活塞移动并压缩料腔的体积,使得料腔内的气压增大,酱料挤压闭口阀32以将其打开,从而使得料腔内的酱料通过闭口阀32流出,若停止向气腔内充气,料腔压力减小,闭口阀重新自然关闭,阻止料腔内的酱料流出。此外,通过控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的时间,可以控制酱料的用量,以使得使用该供料装置的烹饪机器人能够自动添加酱料,并准确控制酱料的用量。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烹饪机器人的供料装置,该烹饪机器人还包括烹饪容器,供料装置能够在烹饪时向烹饪容器内添加酱料。如图1及图2所示,供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及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的料筒组件30,料筒组件30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的料筒31、安装在料筒31底部的闭口阀32、安装在料筒31顶部的筒盖33及设置在料筒31内的活塞(图中未示出),活塞与料筒内壁之间密封,活塞将料筒31的内部分成料腔和气腔,筒盖33上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进气口331,且进气口331能够外接高压气源。非使用状态时,闭口阀32处于自然关闭状态,以避免料腔内的酱料流出。使用状态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时,活塞移动并压缩料腔的体积,使得料腔内的气压增大,酱料挤压闭口阀32以将其打开,从而使得料腔内的酱料通过闭口阀32流出,若停止向气腔内充气,料腔压力减小,闭口阀32重新自然关闭,阻止料腔内的酱料流出。此外,通过控制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的时间,可以控制酱料的用量,以使得使用该供料装置的烹饪机器人能够自动添加酱料,并准确控制酱料的用量。料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可方便拆卸料筒后对料筒进行清洁或更换,提高供料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感。在本实施例中,闭口阀32为鸭嘴阀,非使用状态时,气腔内未充气,在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鸭嘴阀的出口在本身弹性作用下合拢,避免料腔内的酱料流出。当高压气源向气腔内充气时,随着鸭嘴阀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加,鸭嘴阀的出口逐渐增大,使得料腔内的酱料流出。实施例二如图1及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的第一支架10上设置有快拆结构,料筒31通过快拆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快拆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支架10上的卡箍40。料筒31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时,料筒31穿设在卡箍40内。需要将料筒31拆卸时,松动卡箍40上的螺钉,卡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及料筒组件,所述料筒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料筒、安装在所述料筒底部的闭口阀、安装在所述料筒顶部的筒盖及设置在所述料筒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料筒的内部分成料腔和气腔,所述筒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且可外接高压气源的进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及料筒组件,所述料筒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料筒、安装在所述料筒底部的闭口阀、安装在所述料筒顶部的筒盖及设置在所述料筒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料筒的内部分成料腔和气腔,所述筒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且可外接高压气源的进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快拆结构,所述料筒通过所述快拆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卡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口阀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料筒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支撑板、第一下支撑板及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下支撑板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料筒的上部套接于第一上支撑板上,下部套接于第一下支撑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力骆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汉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