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623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带电作业高空救援领域,提供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及方法。其中该高空救援平台包括状态评估模块,其用于检测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及现场环境,进而判断当前带电作业人员是否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若是,则将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并传送至方案部署模块;方案部署模块,其用于根据状态评估模块传送来的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调取预存的相应救援预案及救援分工方案分别传送至现场处置模块和人员调配模块;现场处置模块,其用于根据相应救援预案依次进行救援系统搭建、救援连接、高空缓降和院前急救相应操作。其针对登杆带电作业,能够缩短高空救援时间,提高了登杆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电作业高空救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安全是配电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应用前提;精准是配电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判断人员及现场状况,合理使用救援方法与工具,才能最大限度减轻受困人员所受的伤害;高效是配电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根本保证。面对风险防患于未然,采取积极的避险措施至关重要,但提高现场救援能力,最大程度的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也同样意义重大。突发状况发生时,快速、安全的将高空受困人员释放到地面,并开展地面紧急救援,守住带电作业本质安全,降低突发事件负面影响,就是开展配电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意义所在。对于国内电力行业,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还没有专业的配电带电作业高空救援平台,而且救援力量大多依附消防部队或民间救援组织。而配电带电祖业不同于普通的救援,社会救援力量往往对带电作业特殊技能和作业流量掌握不足,无法有效实施救援工作,形成了“会救援不懂带电,会带电不懂救援”的局面,进而无法保障高空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高空救援,对配电带电作业人员造成了生命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及方法,其能够及时发现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迅速响应突发状况,缩短高空救援时间,提高了登杆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包括:状态评估模块,其用于检测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及现场环境,进而判断当前带电作业人员是否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若是,则将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并传送至方案部署模块;方案部署模块,其用于根据状态评估模块传送来的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调取预存的相应救援预案及救援分工方案分别传送至现场处置模块和人员调配模块;现场处置模块,其用于根据相应救援预案依次进行救援系统搭建、救援连接、高空缓降和院前急救相应操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包括人员触电行动能力受困事件、人员邻近带电体行动能力受困事件和人员处于杆身位置行动能力受困事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为人员触电行动能力受困事件时,救援预案为:线路停电及验电并装设接地线后,登杆救援人员携带救援装备登杆,再次验电确无电压后,进入救援位置;登杆救援人员在横担位置完成保护站搭建,依次连接救援提升套装、保护器和绳索,完成双向救援系统架设;登杆救援人员将双向救援系统与受困人员安全带背部挂点连接,将牵引绳与受困人员腰部挂点连接;连接完毕后,登杆救援人员将保护器中余绳收紧并锁止,操控救援提升套装,将受困人员力量转移至救援系统上,解除受困人员背部及腰部挂点;受困人员释放前,保护器需附加摩擦挂锁以增加摩擦系数,随后登杆人员右手为控制手,握住救援绳,左手为操作手,当控制手就位后,缓慢打开保护器释放受困人员至地面。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为人员邻近带电体行动能力受困事件时,救援预案为:杆上其他作业人员通过传递绳完成救援装备传递,登杆到达作业位置,并注意应与带电体保持0.7米的安全距离;登杆救援人员使用绝缘操作杆,将扁带绕过横担,完成保护站搭建;扁带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0.7米;随后,依次完成锁扣、滑轮和绳索连接,将救援绳索下放至地面,完成向下疏散救援系统架设;登杆救援人员将双向救援系统与受困人员安全带背部挂点连接,将牵引绳与受困人员腰部挂点连接;地面救援人员将救援绳挂入保护器中,收紧余绳,锁定保护器,并降低重心平衡配重,将受困人员力量转移至救援系统后,登杆人员解除受困人员背部及腰部挂点;地面救援人员缓慢打开保护器释放受困人员至地面。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为人员处于杆身位置行动能力受困事件时,救援预案为:杆上其他作业人员通过传递绳完成救援装备传递,到达受困人员上侧位置;登杆救援人员在受困人员上方杆身预设位置,作克式抓结形成保护站,依次完成保护站、救援提升套装、保护器和绳索连接,完成双向救援系统架设;登杆救援人员将双向救援系统与受困人员安全带背部挂点连接,将牵引绳与受困人员腰部挂点连接;地面救援人员操控救援提升套装,将受困人员力量转移至救援系统上,解除受困人员背部及腰部挂点;受困人员释放前,保护器需附加摩擦挂锁以增加摩擦系数,随后登杆救援人员右手为控制手,握住救援绳,左手为操作手,当控制手就位后,缓慢打开保护器释放受困人员至地面。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状态评估模块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和处理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带电作业人员周围环境图像并传送至处理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带电作业人员面部表情图像并传送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带电作业人员周围环境图像输入至位置判断网络模型中来判断带电作业人员的位置;根据带电作业人员周围环境图像和带电作业人员面部表情图像均保持不变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是,则判断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处于行动能力受困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状态评估模块还与紧急求助模块相连,所述紧急求助模块用于向医院急救服务中心发送医疗救助请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紧急求助模块还用于向调度中心上报突发状况,所述调度中心用于记录并存储突发状况相关信息并根据报突发状况类别来判断是否对相应输电线路停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的救援方法。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的救援方法,包括:检测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及现场环境,进而判断当前带电作业人员是否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若是,则将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根据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调取预存的相应救援预案及救援分工方案;根据相应救援预案依次进行救援系统搭建、救援连接、高空缓降和院前急救相应操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的工作方法还包括:若当前带电作业人员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则向医院急救服务中心发送医疗救助请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的工作方法还包括:若当前带电作业人员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则向调度中心上报突发状况,由调度中心记录并存储突发状况相关信息并根据报突发状况类别来判断是否对相应输电线路停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及现场环境,能够及时判断出当前带电作业人员是否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保障了登杆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及时性,降低了登杆带电作业受困人员的生命威胁。(2)本专利技术根据状态评估模块传送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状态评估模块,其用于检测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及现场环境,进而判断当前带电作业人员是否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若是,则将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并传送至方案部署模块;/n方案部署模块,其用于根据状态评估模块传送来的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调取预存的相应救援预案及救援分工方案分别传送至现场处置模块和人员调配模块;/n现场处置模块,其用于根据相应救援预案依次进行救援系统搭建、救援连接、高空缓降和院前急救相应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评估模块,其用于检测带电作业人员状态及现场环境,进而判断当前带电作业人员是否发生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若是,则将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并传送至方案部署模块;
方案部署模块,其用于根据状态评估模块传送来的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调取预存的相应救援预案及救援分工方案分别传送至现场处置模块和人员调配模块;
现场处置模块,其用于根据相应救援预案依次进行救援系统搭建、救援连接、高空缓降和院前急救相应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包括人员触电行动能力受困事件、人员邻近带电体行动能力受困事件和人员处于杆身位置行动能力受困事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当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为人员触电行动能力受困事件时,救援预案为:
线路停电及验电并装设接地线后,登杆救援人员携带救援装备登杆,再次验电确无电压后,进入救援位置;
登杆救援人员在横担位置完成保护站搭建,依次连接救援提升套装、保护器和绳索,完成双向救援系统架设;
登杆救援人员将双向救援系统与受困人员安全带背部挂点连接,将牵引绳与受困人员腰部挂点连接;
连接完毕后,登杆救援人员将保护器中余绳收紧并锁止,操控救援提升套装,将受困人员力量转移至救援系统上,解除受困人员背部及腰部挂点;
受困人员释放前,保护器需附加摩擦挂锁以增加摩擦系数,随后登杆人员右手为控制手,握住救援绳,左手为操作手,当控制手就位后,缓慢打开保护器释放受困人员至地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当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为人员邻近带电体行动能力受困事件时,救援预案为:
杆上其他作业人员通过传递绳完成救援装备传递,登杆到达作业位置,并注意应与带电体保持0.7米的安全距离;
登杆救援人员使用绝缘操作杆,将扁带绕过横担,完成保护站搭建;扁带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0.7米;随后,依次完成锁扣、滑轮和绳索连接,将救援绳索下放至地面,完成向下疏散救援系统架设;
登杆救援人员将双向救援系统与受困人员安全带背部挂点连接,将牵引绳与受困人员腰部挂点连接;
地面救援人员将救援绳挂入保护器中,收紧余绳,锁定保护器,并降低重心平衡配重,将受困人员力量转移至救援系统后,登杆人员解除受困人员背部及腰部挂点;
地面救援人员缓慢打开保护器释放受困人员至地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登杆带电作业的高空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当登杆带电作业突发状况类别为人员处于杆身位置行动能力受困事件时,救援预案为:
杆上其他作业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新斌宁昕王金宇刘凯文艳孟海磊梁晟杰肖宾刘庭刘明林怀亮高永强张世栋隗笑毕盛伟葛世杰卢永丰李笋苏梓铭唐盼雷兴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博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