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3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电子治疗仪器领域的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电源,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和微处理器,信息输入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分析模块包括专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处理器通过显示结构反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给理疗师,治疗模块包括定时模块、加热模块、治疗波产生模块和吸附模块,每个治疗波产生模块输出一路频率和幅度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针灸贴上的电极片;每个加热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电热丝能够将针灸贴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定时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定时器能够对针灸贴针灸时间进行设定,吸附模块对针灸贴针灸位置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医护人员进行计时处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电子治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现在为了更好的进行针灸设计了电子针灸,电疗针灸是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流电、交流电和静电三类。由于人体内含大量盐和水分,作为电疗介质,在电能作用下,人体内产生理化反应,并通过神经-体液作用,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达到消除病因、调节功能、提高代谢、增强免疫、促进病损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目的。现有的电子针灸治疗设备的脉冲治疗波一般采用定频形式,即固定的低频或中频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段频率,无法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节频率,且治疗波形控制精度低、毛刺较多,导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验舒适度差,有时甚至难以忍受,同时,未设计不方便进行定时处理,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计时处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此外,现在针灸贴未设计辅助固定结构,使得针灸贴在电子针灸容易出现滑动现象,不利于电子针灸稳定性。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治疗仪内包括处理器、显示结构和键盘输入阵列,治疗仪固定连接有插头和电缆,所述电缆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吸盘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针灸贴;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信息输入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包括专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所述处理器通过显示结构反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给理疗师,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定时模块、加热模块、治疗波产生模块和吸附模块,每个治疗波产生模块输出一路频率和幅度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针灸贴上的电极片;每个加热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电热丝能够将针灸贴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定时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定时器能够对针灸贴针灸时间进行设定,吸附模块对针灸贴针灸位置进行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专家系统和云端服务器还与客户端相连,所述客户端用于调取云端服务器内的客户信息数据库表及将客户信息输入至客户信息数据库表中,所述客户端通过专家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会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波产生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锯齿波产生电路、第一模拟开关电路、幅度调制电路、放大滤波电路、脉冲变压器和电极片;微处理器输出一路占空比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锯齿波产生电路,输出另一路频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幅度调制电路;脉冲变压器的次级输出频率和幅度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电极片。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第二模拟开关电路和电热丝;微处理器输出占空比可调的脉宽调制波,经第二模拟开关电路后为电热丝供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改变脉宽调制波的占空比,使针灸贴的温度在25℃~50℃之间调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时模块包括第三模拟开关和定时器,微处理器输出占空比可调的脉宽调制波,经第三模拟开关电路后为定时器供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模块包括电动吸盘、第四模拟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微处理器输出占空比可调的脉宽调制波,经第四模拟开关电路后为电动吸盘和电动伸缩杆供电,电动吸盘通电通过吸附将针灸贴固定在需要针灸的上方处,电动伸缩杆通电后伸缩端带动针灸贴移动至针灸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器通过USB接口与主控制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治疗波产生模块输出频率和幅度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针灸贴上的电极片,加热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电热丝能够将针灸贴加热至设定的温度,能够同时进行针疗和灸疗,同时通过对治疗波产生模块和加热模块调节,使得针灸贴可实现多种方式的针灸治疗更加利于实际使用,实现真正的针灸治疗。2、本专利技术通过定时模块中的多路不同频率脉冲波信号及加热模块和治疗波产生模块之间的组合,使得定时器方便对加热模块的电热丝和治疗波产生模块的电极片进行定时处理,方便控制加热模块的电热丝和治疗波产生模块的电极片作用,便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无需医护人员进行计时处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3、本专利技术通过吸附模块中的电动吸盘与患者皮肤接触,电动吸盘产生负压将电动吸盘固定在患者需要治疗的穴位处附近,再通过吸附模块中的电动推杆带动针灸贴移动至需要治疗穴位处,将针灸贴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上,在针灸贴吸附基础上对针灸贴进行加固处理,保证了针灸贴在电子针的稳定性,利于电子针灸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成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模块的组成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模块的组成宽度;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模块具体细节的组成框;各附图标记如下:1.治疗仪2.插座3.电缆4.横板5.电动吸盘6.针灸贴7.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的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包括治疗仪1,治疗仪1内包括处理器、显示结构和键盘输入阵列,治疗仪1固定连接有插头2和电缆3,电缆3连接有横板4,横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吸盘5和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针灸贴6;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电源,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和微处理器,信息输入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信息输入模块为键盘输入阵列,分析模块包括专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处理器通过显示结构反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给理疗师,专家系统和云端服务器还与客户端相连,客户端用于调取云端服务器内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1),治疗仪(1)内包括处理器、显示结构和键盘输入阵列,治疗仪(1)固定连接有插头(2)和电缆(3),所述电缆(3)连接有横板(4),所述横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吸盘(5)和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针灸贴(6);/n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信息输入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包括专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所述处理器通过显示结构反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给理疗师,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治疗模块,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定时模块、加热模块、治疗波产生模块和吸附模块,每个治疗波产生模块输出一路频率和幅度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针灸贴上的电极片;每个加热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电热丝能够将针灸贴(6)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定时模块通过在针灸贴(6)上设置定时器能够对针灸贴(6)针灸时间进行设定,吸附模块对针灸贴(6)针灸位置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1),治疗仪(1)内包括处理器、显示结构和键盘输入阵列,治疗仪(1)固定连接有插头(2)和电缆(3),所述电缆(3)连接有横板(4),所述横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吸盘(5)和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针灸贴(6);
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信息输入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包括专家系统和云端数据库,所述处理器通过显示结构反馈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给理疗师,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治疗模块,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定时模块、加热模块、治疗波产生模块和吸附模块,每个治疗波产生模块输出一路频率和幅度均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至针灸贴上的电极片;每个加热模块通过在针灸贴上设置电热丝能够将针灸贴(6)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定时模块通过在针灸贴(6)上设置定时器能够对针灸贴(6)针灸时间进行设定,吸附模块对针灸贴(6)针灸位置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系统和云端服务器还与客户端相连,所述客户端用于调取云端服务器内的客户信息数据库表及将客户信息输入至客户信息数据库表中,所述客户端通过专家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会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多路电子针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波产生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锯齿波产生电路、第一模拟开关电路、幅度调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伍雷铭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