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及其安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217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包括内置T管,所述内置T管表面涂覆有生长因子涂层,所述内置T管包括长臂、短臂;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的安放装置,安放装置包括主杆、挡片a、挡片b、微型旋钮a、微型旋钮b、旋转螺母、导丝。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提高T管置入胆总管的便易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胆总管切口的长度。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胆道损伤和术后发生胆瘘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该T形引流管在材料表面引入的细胞生长因子被物理包埋于生物大分子涂层中,诱导并促进窦道形成,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及其安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及其安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探查术+T管外引流术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主要方法。T管外引流有助于预防胆汁淤积、降低胆管系统的压力,减少术后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通过T管窦道进行胆道造影以及残留结石的取出。因此,T管外引流术在肝胆外科被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中应用的T管是一种T形的乳胶管。腹腔镜下T管放置时,首先利用电刀切开胆总管前壁,随后在T管短臂中间部位上裁剪出一折叠口,将短臂沿折叠口折叠后从胆总管前壁开口处将短臂放置入胆总管之中;使T管短臂的中轴线与胆总管中轴线相平行,从而使胆汁可经T管短臂的管腔自由流动;随后,将胆总管切口缝合,防止T管从胆总管内脱出及胆汁外漏;T管长臂则从腹部手术切口处引出并固定。T管的放置对于大部分胆道探查及胆肠吻合术是有必要的,但腹腔镜下T管放置技术的安全性和便易性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由于胆总管的总切口长度远小于短臂的长度,T管短臂进入胆总管困难,给手术带来不便,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中,一方面为避免术后胆漏和T管的脱落,术中胆总管切口不宜过长,T管短臂不宜过短;另一方面,胆总管切口尽量短或T管短臂相对尽量长,虽然可以降低术后T管脱落及胆漏风险,却给T管置入胆总管的实现造成困难。这是目前T管外引流术操作中存在的关键性难题之一。另外,T管需要在被腹腔炎症包裹机化并形成稳定的窦道后方可拔除。开腹患者往往需要在术后两周左右,坚实的窦道方可形成;腹腔镜手术患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需要两个月左右。同时,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糖状况、免疫系统应答水平等均影响到窦道的形成。T管窦道形成不良会增加术后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的风险,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延长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使病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便易放置的T形引流管,能够在提高T管置入胆总管的便易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胆总管切口的长度。这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胆道损伤和术后发生胆瘘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需要一种具有促进窦道形成功能的T形引流管,对于促进窦道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及其安放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包括内置T管,所述内置T管表面涂覆有生长因子涂层,所述内置T管包括长臂、短臂;所述短臂中部与长臂左端垂直固接且连通,所述短臂两端皆设置有短臂尖端,所述短臂中部远离长臂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口。优选的,所述折叠口呈三角形,所述折叠口向长臂方向延伸的深度小于等于短臂管径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长臂的中心轴线距短臂两端的长度为二至四公分。优选的,所述内置T管由医用橡胶材料制成。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的安放装置,所述安放装置包括主杆、挡片a、挡片b、微型旋钮a、微型旋钮b、旋转螺母、导丝;所述主杆内部设置有T管通道,所述长臂位于T管通道内,所述主杆左端对称安装有微型旋钮a、微型旋钮b,所述微型旋钮a的旋转端固设有挡片a,所述微型旋钮b的旋转端固设有挡片b,所述主杆右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螺母通过螺纹与主杆连接,所述主杆内部设置有两个导丝通道,两个所述导丝通道内皆设置有导丝,两个所述导丝一端分别与挡片a、挡片b固接,两个所述导丝另一端皆与旋转螺母固接。优选的,所述挡片a与挡片b之间的夹角为α,α最大值为60°。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的涂层涂覆方法,包括:(1)将内置T管浸入浓度为10~40%的H2O2溶液中,在紫外光辐照下氧化,氧化温度20~80℃,时间0.1~10小时,在内置T管表面引入大分子过氧化氢团,去离子水冲洗,除去游离的H2O2分子;(2)氮气保护下,将内置T管浸于浓度为0.1~50v%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其它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溶液中,在亚铁离子存在下,引发单体在内置T管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亚铁离子的浓度为0.0001~0.01mol/L,反应温度20~60℃,时间20~80分钟,反应后去离子水洗涤;(3)将内置T管浸于含有1~50mg/ml的1-乙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在0~40℃温度下,反应1~24小时,使内置T管表面的羧基活化;(4)将生长因子与浓度为1~100mg/ml的生物大分子溶液物理混合,其中生长因子的含量为1μg-10mg/ml;(5)将步骤(3)制备的内置T管取出,浸入步骤(4)制备的混合有生长因子的生物大分子溶液中,使内置T管表面活化后的羧基与生物大分子中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反应时间1~24小时,反应后将内置T管取出后直接干燥。优选的,所述生物大分子包括明胶、胶原、壳聚糖、多聚赖氨酸、聚乙烯亚胺、聚烯丙基胺等含有氨基的生物大分子。优选的,所述生长因子包括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的安放装置,能够在提高T管置入胆总管的便易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胆总管切口的长度。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胆道损伤和术后发生胆瘘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2)另外,该T形引流管在材料表面引入的细胞生长因子被物理包埋于生物大分子涂层中,使生长因子受到了生物大分子的保护,其天然构像得以维持,能够随生物大分子涂层稳定地存在于生物材料表面,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同时由于包埋在生物大分子涂层中的生长因子的释放需要穿过生物大分子涂层的阻碍,因此具有缓慢释放的效果。从而诱导并促进窦道形成,降低术后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切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T管准备完毕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T管安装装置前端置入胆管切口准备释放T管前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T管经安放装置释放中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T管置入后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置T管;2-安放装置;3-肝脏;4-胆总管;11-长臂;12-短臂;13-短臂尖端;14-折叠口;15-生长因子涂层;21-主杆;22-挡片a;23-挡片b;24-微型旋钮a;25-微型旋钮b;26-旋转螺母;27-导丝;211-T管通道;212-导丝通道;213-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T管(1),所述内置T管(1)表面涂覆有生长因子涂层(15),所述内置T管(1)包括长臂(11)、短臂(12);所述短臂(12)中部与长臂(11)左端垂直固接且连通,所述短臂(12)两端皆设置有短臂尖端(13),所述短臂(12)中部远离长臂(11)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T管(1),所述内置T管(1)表面涂覆有生长因子涂层(15),所述内置T管(1)包括长臂(11)、短臂(12);所述短臂(12)中部与长臂(11)左端垂直固接且连通,所述短臂(12)两端皆设置有短臂尖端(13),所述短臂(12)中部远离长臂(11)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口(14)呈三角形,所述折叠口(14)向长臂(11)方向延伸的深度小于等于短臂(12)管径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11)的中心轴线距短臂(12)两端的长度为二至四公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T管(1)由医用橡胶材料制成。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生长因子涂层的T形引流管的安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光裴静孙强陆晨阳孙菀蔚王昭蕊潘宇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