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静专利>正文

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6210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用于骨科的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溶解于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中;再持续搅拌0.5h,制备成温敏性胶体;使用95%盐酸溶液将步骤二制备的温敏性胶体调至pH值3.5,边搅拌边滴加适量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所得溶液中加入rhBMP,使终溶液中rhBMP为200μg/L,磁力搅拌器常温下持续搅拌3h,密封后4℃冰箱保存。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骨胶将碎骨片粘在一起,进一步减少利用螺钉固定骨折血运的破坏而影响骨折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于骨科的药物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骨折手术中对游离的粉碎性难复位骨折块的固定一直是难点,采用钢板内固定装置通常不能达到稳定的复位效果,对骨膜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进而影响骨折愈合。a-氰基丙烯酸丁酯(BCA)类医用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用于骨折治疗时会受到一定限制,原因在于其黏合力低、骨传导性能差。目前,医用胶以丁酯和辛酯为主要成分配制,广泛应用于皮肤缝合、胃肠道手术、颅骨修补等。Brochu等报道在骨折手术治疗中加用自由基改性的a-BCA,结果发现a-BCA抗弯模量及抗疲劳性能均显著提高。BMP系TGF-β超家族成员,BMP-2、BMP-6、BMP-7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增殖和向软骨及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均起到重要作用,BMP2具有促进BMSC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BMP-7则更趋向于使BMSC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张赞等为进一步证实BMP-2复合a-BCA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构建小鼠下颌骨缺损模型,实验组骨缺损处加入CA-BMP-2复合生物骨胶缓释系统,结果表明术后出血及感染率明显降低,X线片检查提示实验组骨缺损修复面积高于对照组;因此认为,a-BCA利于组织止血,降低术后创面感染,且通过BMP-2持续释放使新骨形成达到良好效果。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现有技术提供的仅用于骨折治疗的药物,黏合力低、骨传导性能差,不能进一步减少利用螺钉固定骨折血运的破坏而影响骨折的愈合。(2)手术操作过程中骨胶可能对骨折周围软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3)骨胶在缓慢释放过程中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与BMP的最佳比例难以掌握;生物材料对人体的副作用难以控制。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通过实验能够找到复合氰基丙烯酸酯与BMP相对较好的比例,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手术操作过程中尽量将骨折周围软组织分开,减少骨胶与软组织的接触;骨胶的用量在达到愈合量后不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4-16mol/L的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1.10-1.30mol/L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中;步骤二,再持续搅拌0.5h-0.6,制备成温敏性胶体;步骤三,使用95%盐酸溶液将步骤二制备的温敏性胶体调至pH值3.5-4.5,边搅拌边滴加5-10ml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所得溶液中加入rhBMP,使终溶液中rhBMP为180-200μg/L,磁力搅拌器常温下持续搅拌2.5-3h,密封后4℃冰箱保存。进一步,所述步骤三,制备的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为白色、半流动胶体。进一步,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的制备,所述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的制备包括:步骤1,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4-16mol/L的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1.10-1.30mol/L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中;步骤2,再持续搅拌0.5-0.6h,制备成温敏性胶体;步骤3,使用95%盐酸溶液将步骤2制备的温敏性胶体调至pH值3.5-4.5;密封后4℃冰箱保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证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药效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所述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取实验动物54只键康成年大白兔,重量2.0-2.5kg,雌雄各半;步骤2,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的制备: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6mol/L的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1.30mol/L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中;再持续搅拌0.5h,制备成温敏性胶体;步骤3,动物分组,5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组、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雌雄各半;步骤4,造模。进一步,步骤4后,还需进行:步骤I,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组、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组、空白对照组指标检测。步骤II,X射线检查,分析骨折区域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情况;步骤III,骨密度测定:对骨折断端包括上下0.5cm骨质的骨密度测量4次,取平均值;步骤IV,生物力学测定:用Merlin软件进行三点弯曲法测量最大抗折载荷,夹具跨度40mm.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在支具上方中点施加载荷,速率5mm/min;步骤V,组织形态学检查: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标本后,置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24h;按顺序进行脱钙、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处理;切片制作好后,置采用显微摄像系统摄入计算机,分析成骨细胞、骨小粱及胶原纤维生成情况,并比较各组之间的组织学差异;步骤VI,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软件包进行分析与处理。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粉碎性骨折的小碎骨片,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骨胶将碎骨片粘在一起,进一步减少利用螺钉固定骨折血运的破坏而影响骨折的愈合。BMP是现代医学被证明的对骨折愈合最好的生物材料之一,有了BMP骨折的愈合程度大大得到提高。骨胶对于骨折的小碎片不仅能够让碎骨片解剖复位,又能够让骨折小碎骨片快速愈合。骨胶对粉碎性骨折的社会效益得到大大改善。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对比的技术效果或者实验效果有:骨胶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方便简单,减少骨科医生对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时间;大大减少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提供的但用于骨折治疗的药物,黏合力低、骨传导性能差,不能进一步减少利用螺钉固定骨折血运的破坏而影响骨折的愈合。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及制备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100%)。其中可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4:5。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骨折碎骨快的愈合率。改善了患肢的功能;降低了患肢的致残率。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包括:S101,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4-16mol/L的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1.10-1.30mol/Lβ-甘油磷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4-16mol/L的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1.10-1.30mol/L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中;
步骤二,再持续搅拌0.5-0.6h,制备成温敏性胶体;
步骤三,使用95%盐酸溶液将步骤二制备的温敏性胶体调至pH值3.5-4.5,边搅拌边滴加5-10ml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所得溶液中加入rhBMP,使终溶液中rhBMP为180-200μg/L,磁力搅拌器常温下持续搅拌2.5-3h,密封后4℃冰箱保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制备的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为白色、半流动胶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碎骨快愈合的骨胶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的制备,所述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的制备包括:
步骤1,将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4-16mol/L的乙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按l:1的比例逐滴加入到1.10-1.30mol/L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中;
步骤2,再持续搅拌0.5-0.6h,制备成温敏性胶体;
步骤3,使用95%盐酸溶液将步骤2制备的温敏性胶体调至pH值3.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王庚启
申请(专利权)人:陈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