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桂平专利>正文

一种衣架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99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架生产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升降板、管件分离定位装置、卡管装置、钢丝架制作模具及钢丝架上料装置;第一基座固定设置;升降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作升降运动,其升降由第一气缸驱动;管件分离定位装置可将管件一根一根分离出来并运送至卡接工位定位;两个卡管装置对称安装在升降板上;钢丝架制作模具;钢丝架上料装置用于将在所述钢丝架制作模具制作完成的钢丝架转移至所述升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衣架生产装置可自动将钢丝架与管件进行组装固定,效率高,固定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架生产装置本申请是申请号201910701476.0,申请日2019年7月31日,名称为“一种衣架生产装置及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衣架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如附图1所示的衣架,其包括钢丝架01与管件02,所述钢丝架01包括钩体部011、由钩体部011向两侧延伸的两个延伸部012、由延伸部的端部向内弯折的弧形的转弯部013,以及由转弯部013延伸出来的卡接部014,也即钢丝架01具有两个卡接部014,两个卡接部014分别卡接在管件02两侧的孔内。该衣架一般用于挂要求较高的衣物,衣物挂在管件02上,由于管件02的直径较大,衣物挂在其上不会产生折痕,适用于品质要求较高的衣物。当前,钢丝架01可通过机器成型,但钢丝架01与管件02之间的固定操作需要由人工完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衣架生产装置,旨在自动完成钢丝架与管件的固定操作,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衣架生产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其固定设置;升降板,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作升降运动,其升降由第一气缸驱动;管件分离定位装置,其可将管件一根一根分离出来并运送至卡接工位定位;卡管装置,两个卡管装置对称安装在升降板上;钢丝架制作模具;及钢丝架上料装置,其用于将在所述钢丝架制作模具制作完成的钢丝架转移至所述升降板。进一步地,所述钢丝架上料装置包括:移动座,其可在垂直于所述升降板的方向平移,其平移由第四气缸驱动;及上料钩体,其相对于所述移动座转动连接,其前端具有用于勾住钢丝架的延伸部的钩状部,且其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钢丝架上料装置还包括两条导轨件,所述导轨件垂直于所述升降板所在平面设置;钢丝架沿着所述导轨件运动时,钢丝架的转弯部与导轨件的部分外轮廓契合;初始状态下,所述导轨件的一端与所述撑开件对接。进一步地,所述钢丝架制作模具包括模板与两个夹紧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衣架生产装置可自动将钢丝架与管件进行组装固定,效率高,固定质量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衣架的构成图;附图2为衣架生产装置的总体结构图;附图3为衣架生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附图4为衣架生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附图5为卡管装置的结构图;附图6为卡管装置工作时的第一状态图;附图7为卡管装置工作时的第二状态图;附图8为卡管装置工作时的第三状态图;附图9为卡管装置工作时的第四状态图;附图10为包括钢丝架上料装置与钢丝架制作模具的衣架生产装置的整体侧视图;附图11为钢丝架上料装置与钢丝架制作模具两者的结构图;附图12为附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的零部件名称如下:01-钢丝架;011-钩体部;012-延伸部;013-转弯部;014-卡接部;02-管件;1-第一基座;A1-第一气缸;2-升降板;3-管件分离定位装置;31-管件排列运输单元;32-管件定位轮;321-钩状齿;322-定位槽;33-搅动件;34-管件料仓;35-导料件;4-卡管装置;41-滑台;A2-第二气缸;42-卡管刀;421-V形槽;43-撑开件;A3-第三气缸;431-定位环槽;432-锥状部;5-定位件;51-沟槽;52-导向斜面;6-钢丝架上料装置;61-移动座;A4-第四气缸;62-上料钩体;621-钩状部;63-复位弹簧;64-导轨件;7-打料装置;71-第五气缸;72-打料件;8-导向件;81-导向槽;9-制作模具;91-模板;911-第一让位槽;92-夹紧板;921-第二让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2所示的衣架生产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升降板2、管件分离定位装置3及卡管装置4;如附图3与附图4所示,第一基座1固定设置;升降板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1作升降运动,其升降由第一气缸A1驱动;管件分离定位装置3可将管件02一根一根分离出来并运送至卡接工位定位;两个卡管装置4对称安装在升降板2上。如附图5所示,所述卡管装置4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滑台41,其中每个滑台41上均安装有卡管刀42与撑开件43,其中:滑台41可相对于所述升降板2作水平平移运动,其平移运动由第二气缸A2驱动;卡管刀42相对于所述滑台41固定安装;撑开件43可相对于所述滑台41作水平平移运动,其平移运动由第三气缸A3驱动。通过上述结构,每个工作前,将钢丝架01定位在升降板2上,并使两个撑开件43置于钢丝架01的两个转弯部013内,如附图6所示,如此,通过使两个撑开件43作远离运动可使钢丝架01产生弹性变形使得其两个转弯部013相对张开,两个卡接部014也即相对张开,如附图7所示,两个卡接部014之间的距离会长于管件02的长度,方便后续的卡接作业,两个转弯部013相对张开后钢丝架01的两个卡接部014分别抵住两个卡管刀42,然后,升降板2整体下降可使两个卡接部014位于管件02的两侧,如附图8所示,两个滑台41作相对靠近运动,可使两个卡管刀42带动两个卡接部014作相对靠近运动,使两个卡接部014卡入管件02的两侧,如附图9所示。在此过程中,由于钢丝架01基本一直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因此钢丝架01的两个转弯部013一直紧靠在撑开件43上,借助该紧靠的力可维持钢丝架01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姿态,不会发生钢丝架01姿态歪斜的情形。在完成钢丝架01与管件02的卡接作业后,两个撑开件43作相对靠近运动,可使撑开件43脱离钢丝架01,不会干涉钢丝架01后续的下料作业。为了使钢丝架01可在升降板2上定位,所述撑开件43为垂直于所述升降板2所在平面设置的杆状件,其四周设有定位环槽431,其前端设有锥状部432;所述升降板2上至少安装有一对定位件5,所述定位件5的四周设置有沟槽51,且其前端设有导向斜面52;在将钢丝架01安装定位至升降板2的过程中,钢丝架01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升降板2所在的平面,由于钢丝架01具有弹性,在靠近升降板2的过程中,钢丝架01的转弯部013的内弯侧蹭着撑开件43,钢丝架01的延伸部012的外侧蹭着定位件5的外壁,当钢丝架01定位在所述升降板2上时,钢丝架01整体贴靠在升降板2上,其转弯部013的内侧嵌入在所述定位环槽431内,且其延伸部012的外侧嵌入在所述沟槽51内。当两个撑开件43作远离运动可使钢丝架01产生弹性变形使得其两个转弯部013相对张开时,由于钢丝架01变长变矮,因此钢丝架01脱离沟槽51,而靠其弹性张力保持位姿,这样在对钢丝架01作业的全过程中,钢丝架01均可有效保持姿态,有利于作业过程的可靠性。如附图10所示,生产装置还包括钢丝架上料装置6与钢丝架制作模具9,钢丝架上料装置6用于使钢丝架01自动定位至升降板2上,如附图11所示,所述钢丝架上料装置6包括移动座61、上料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基座,其固定设置;/n升降板,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作升降运动,其升降由第一气缸驱动;/n管件分离定位装置,其可将管件一根一根分离出来并运送至卡接工位定位;/n卡管装置,两个卡管装置对称安装在升降板上;/n钢丝架制作模具;及/n钢丝架上料装置,其用于将在所述钢丝架制作模具制作完成的钢丝架转移至所述升降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座,其固定设置;
升降板,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作升降运动,其升降由第一气缸驱动;
管件分离定位装置,其可将管件一根一根分离出来并运送至卡接工位定位;
卡管装置,两个卡管装置对称安装在升降板上;
钢丝架制作模具;及
钢丝架上料装置,其用于将在所述钢丝架制作模具制作完成的钢丝架转移至所述升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架上料装置包括:
移动座,其可在垂直于所述升降板的方向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蔡桂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