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75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其结构包括弹性连杆、直杆、支撑垫、左耳罩、右耳罩和声音接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耳罩设置为左右两个外壳,分别为底壳和外罩,底壳和外罩之间相互插接,在底壳前后两侧分别开设了卡槽,且在外罩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了卡扣机构,在对耳罩内部的电路设备进行安装时,时需将设备固定在外罩内,且将外罩与底壳进行插接,外罩通过卡扣机构与底壳进行扣接,安装速度快,且在对耳机进行检修时,只需按下卡扣机构的压板,断开外罩与底壳的扣接,即可将外罩打开,对外罩内的电路设备以及零件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
本技术涉及无线耳机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
技术介绍
无线耳机是中间的线被电波代替,是从电脑的音频出口连接到发射端,再由发射端通过电波发送到接受端的耳机中,接受端就是相当于是一个收音机,现有技术通过在无线耳机上加装集成天线,增加无线接收的信号强度。现有技术的一般将无线耳机的发声单元、控制设备以及供电设备安装至耳罩内,现有技术的耳罩一般采用左右结构,且通过螺栓进行锁固,对耳罩安装效率低,且不便于对耳罩内部电路设备进行拆卸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耳罩一般采用左右结构,且通过螺栓进行锁固,对耳罩安装效率低,且不便于对耳罩内部电路设备进行拆卸检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包括弹性连杆,直杆,用于对左耳罩和右耳罩进行连接和固定;左耳罩和右耳罩,用于对发声单元和无线控制设备进行安装;声音接收管,用于对麦克风进行音量录取;进一步的,所述左耳罩和右耳罩结构一致,且呈左右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声音接收管内部呈镂空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杆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直杆相互锁固,所述直杆顶端内侧通过螺栓与支撑垫相互锁固,且两根直杆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耳罩和右耳罩相互锁固,所述左耳罩底端安装有声音接收管。进一步的,所述左耳罩由底壳、海绵垫圈、卡槽、外罩、卡扣机构和螺栓孔组成,所述底壳粘接有海绵垫圈,所述底壳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外罩内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卡扣机构,所述外罩内部左侧壁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外罩套接在底壳外侧,且通过卡扣机构与底壳前后两侧的卡槽相互扣接,所述外罩顶端通过螺栓与直杆相互锁固。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机构由压板、外管、限位杆、弹簧、换向连杆、固定转轴和卡扣板组成,所述压板后端通过螺栓与外管相互锁固,所述外管后端沿限位杆外壁进行滑动,所述限位杆后端通过弹簧与外罩弹性连接,且弹簧套接在限位杆外侧,所述外管前端中部通过转轴与换向连杆一端进行转动连接,且换向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卡扣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换向连杆中部沿固定转轴进行转动,所述固定转轴通过螺栓与外罩相互锁固,所述卡扣板后端贯穿外罩进行伸出,所述限位杆后端通过螺栓与外罩相互锁固。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与外罩内部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外罩内壁前后两侧呈直线状,且外罩内壁与底壳外侧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延展时,换向连杆从左至右向内呈四十五度角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板右端内侧呈光滑状,且从左至右向外呈四十五度角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板采用不锈铁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连杆和固定转轴的材质均采用45号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耳罩设置为左右两个外壳,分别为底壳和外罩,底壳和外罩之间相互插接,在底壳前后两侧分别开设了卡槽,且在外罩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了卡扣机构,在对耳罩内部的电路设备进行安装时,时需将设备固定在外罩内,且将外罩与底壳进行插接,外罩通过卡扣机构与底壳进行扣接,安装速度快,且在对耳机进行检修时,只需按下卡扣机构的压板,断开外罩与底壳的扣接,即可将外罩打开,对外罩内的电路设备以及零件进行检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耳罩结构解析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罩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扣机构内部结构俯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扣板结构示意图。图中:弹性连杆-1、直杆-2、支撑垫-3、左耳罩-4、右耳罩-5、声音接收管-6、底壳-41、海绵垫圈-42、卡槽-43、外罩-44、卡扣机构-45、螺栓孔-46、压板-451、外管-452、限位杆-453、弹簧-454、换向连杆-455、固定转轴-456、卡扣板-45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包括弹性连杆1,直杆2,用于对左耳罩4和右耳罩5进行连接和固定,对左耳罩4和右耳罩5进行支撑;左耳罩4和右耳罩5,用于对发声单元和无线控制设备进行安装,对耳机所需的发声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及供电设备进行安装;声音接收管6,用于对麦克风进行音量录取;其中,左耳罩4和右耳罩5结构一致,且呈左右对称设置,对人体左耳和右耳进行发声;其中,声音接收管6内部呈镂空状,便于麦克风对声音进行接收。其中,所述弹性连杆1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直杆2相互锁固,所述直杆2顶端内侧通过螺栓与支撑垫3相互锁固,且两根直杆2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耳罩4和右耳罩5相互锁固,所述左耳罩4底端安装有声音接收管6。其中,所述左耳罩4由底壳41、海绵垫圈42、卡槽43、外罩44、卡扣机构45和螺栓孔46组成,所述底壳41粘接有海绵垫圈42,所述底壳41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卡槽43,所述外罩44内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卡扣机构45,所述外罩44内部左侧壁开设有螺栓孔46,所述外罩44套接在底壳41外侧,且通过卡扣机构45与底壳41前后两侧的卡槽43相互扣接,所述外罩44顶端通过螺栓与直杆2相互锁固。其中,所述卡扣机构45由压板451、外管452、限位杆453、弹簧454、换向连杆455、固定转轴456和卡扣板457组成,所述压板451后端通过螺栓与外管452相互锁固,所述外管452后端沿限位杆453外壁进行滑动,所述限位杆453后端通过弹簧454与外罩44弹性连接,且弹簧454套接在限位杆453外侧,所述外管452前端中部通过转轴与换向连杆455一端进行转动连接,且换向连杆455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卡扣板457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换向连杆455中部沿固定转轴456进行转动,所述固定转轴456通过螺栓与外罩44相互锁固,所述卡扣板457后端贯穿外罩44进行伸出,所述限位杆453后端通过螺栓与外罩44相互锁固。其中,所述卡扣机构45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与外罩44内部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设置,对底壳41和外罩44之间前后两侧进行扣接固定。其中,所述外罩44内壁前后两侧呈直线状,且外罩44内壁与底壳41外侧贴合,便于将卡扣板457位置与底壳41上的卡槽43位置对齐。其中,所述弹簧454延展时,换向连杆455从左至右向内呈四十五度角倾斜,使压板451向内挤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包括弹性连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直杆(2),用于对左耳罩(4)和右耳罩(5)进行连接和固定;/n左耳罩(4)和右耳罩(5),用于对发声单元和无线控制设备进行安装;/n声音接收管(6),用于对麦克风进行音量录取;/n其中,所述左耳罩(4)和右耳罩(5)结构一致,且呈左右对称设置;/n其中,所述声音接收管(6)内部呈镂空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包括弹性连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杆(2),用于对左耳罩(4)和右耳罩(5)进行连接和固定;
左耳罩(4)和右耳罩(5),用于对发声单元和无线控制设备进行安装;
声音接收管(6),用于对麦克风进行音量录取;
其中,所述左耳罩(4)和右耳罩(5)结构一致,且呈左右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声音接收管(6)内部呈镂空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杆(1)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直杆(2)相互锁固,所述直杆(2)顶端内侧通过螺栓与支撑垫(3)相互锁固,且两根直杆(2)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耳罩(4)和右耳罩(5)相互锁固,所述左耳罩(4)底端安装有声音接收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罩(4)由底壳(41)、海绵垫圈(42)、卡槽(43)、外罩(44)、卡扣机构(45)和螺栓孔(46)组成,所述底壳(41)粘接有海绵垫圈(42),所述底壳(41)前后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卡槽(43),所述外罩(44)内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卡扣机构(45),所述外罩(44)内部左侧壁开设有螺栓孔(46),所述外罩(44)套接在底壳(41)外侧,且通过卡扣机构(45)与底壳(41)前后两侧的卡槽(43)相互扣接,所述外罩(44)顶端通过螺栓与直杆(2)相互锁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天线无线耳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作磊王东敏冯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顺创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