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68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包括主体、顶板、电源线、控制显示器、横板、调节组件、固定组件和电机,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在横板内,丝杆可通过左滑块和右滑块来调节两端加工辊之间的间距,并以此来与不同的音网的出音部侧面和音网的外部侧面相接触,即可同时对音网的内外两侧面加工清理,便于对不同大小的音网和音网的出音部加工,节省时间,摄像头对两端的加工辊与音网的加工情况监控,便于更加仔细的对音网的加工情况来了解;通过设置了固定组件在横板下端,夹板可便于对音网的固定,接触板和传感器的相互配合,可便于对电机和转盘上的音网的加工自动启停,避免人工控制。制。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音网组件是微型扬声器中比较重要的零件之一,随着数码设备的体积越来越紧凑,要求微型扬声器不断缩小体积,因此,音网组件也设计地更加轻薄,给生产带来了难度,音网组件主要包括音网和底膜,音网可通过去毛刺装置来对裁切完成的音网去除毛刺。
[0003]去毛刺装置可对音网表面或侧面去除毛刺,且音网内中端具有一出音部,出音部具有多种直径,去毛刺装置在对音网内圈或外圈去除毛刺,需分别对内圈和外圈加工,降低加工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顶板、电源线、控制显示器、横板、调节组件、固定组件和电机,所述主体顶部与顶板螺栓连接,所述主体背端设有电源线,所述顶板顶部左端设有控制显示器,所述顶板顶部中端与横板螺栓连接,所述主体内上端与电机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和电机均与控制显示器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网裁切去毛刺装置,包括主体(1)和电机(8),所述主体(1)顶部与顶板(2)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背端设有电源线(3),所述顶板(2)顶部左端设有控制显示器(4),所述顶板(2)顶部中端与横板(5)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内上端与电机(8)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3)和电机(8)均与控制显示器(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6)和固定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6)设于横板(5)内,所述固定组件(7)设于横板(5)下端,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手柄(61)、丝杆(62)、左滑块(63)、右滑块(64)、传动电机(65)、加工辊(66)、摄像头(67)、皮带轮(68)、弹性皮带(69)和磨盘(610),所述手柄(61)与横板(5)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手柄(61)与丝杆(62)左端同轴转动,所述丝杆(62)左端与左滑块(63)内中端螺纹连接,所述丝杆(62)右端与右滑块(64)内螺纹连接,所述右滑块(64)顶部与传动电机(65)下端的底座螺栓连接,所述传动电机(65)下端输出轴与加工辊(66)上端同轴转动,所述左滑块(63)和右滑块(64)底部均与摄像头(67)相连接,所述传动电机(65)的输出轴上端与皮带轮(68)圆心处同轴转动,所述皮带轮(68)侧面与弹性皮带(69)传动连接,所述磨盘(610)与左滑块(63)上的加工辊(66)上端同轴转动,所述传动电机(65)和摄像头(67)均与控制显示器(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作磊王东敏冯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顺创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