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包括用于包覆发电机的罩体,所述罩体的截面呈倒U型,并且所述罩体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连接板,所述罩体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发电机的安装台上;所述罩体的内侧面具有吸音机构,所述吸音机构包括均匀分布在罩体内侧面的凸起,所述凸起呈圆弧形状,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部设有导音槽,所述导音槽的槽底直径大于导音槽的槽顶直径,使得所述导音槽呈顶小底大的形状,所述导音槽的内壁呈波浪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发电机形成防护,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防护罩。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发电机的安装技术中,通常都会在发电机的外部安装上防护架,以免发电机遭受外力破坏。通常防护架是呈框架形状,将发电机至于框架内部,再在框架的门框位置上锁。这类的防护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但是,其缺陷也较为明显。因发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防护架对噪音的防护几乎是没有的,如果将发电机安装在居民区,将会给附近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噪音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防护罩,该防护罩不仅能够对发电机形成防护,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包括用于包覆发电机的罩体,所述罩体的截面呈倒U型,并且所述罩体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连接板,所述罩体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发电机的安装台上;所述罩体的内侧面具有吸音机构,所述吸音机构包括均匀分布在罩体内侧面的凸起,所述凸起呈圆弧形状,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部设有导音槽,所述导音槽的槽底直径大于导音槽的槽顶直径,使得所述导音槽呈顶小底大的形状,所述导音槽的内壁呈波浪形。可选的,所述导音槽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导音槽以及第二导音槽,其中,第一导音槽以及第二导音槽分别为直筒形状,且第一导音槽的直径小于第二导音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导音槽与第二导音槽连通。可选的,所述第一导音槽与第二导音槽同轴分布,并且所述第一导音槽的轴线与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部的中线重合。可选的,所述导音槽为内部结构的截面呈倒梯形的腔体结构,使得所述导音槽的开口直径小于导音槽的底部直径。可选的,所述罩体上还设有通风机构。可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设于罩体内的第一通风腔以及第二通风腔,所述第一通风腔与第二通风腔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其中,第一通风腔位于靠近罩体内侧表面的一侧,第二通风腔位于靠近罩体外侧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风腔靠近罩体内侧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罩体内部相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腔靠近罩体外侧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罩体外部相通的第二通风孔。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腔呈球体形状,第二通风腔呈半球形状。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腔与第二通风腔的内壁呈波浪形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对发电机防护罩进行改进,在罩体的内壁上设有能够将噪音能量消耗掉的吸音机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噪音能量的传导,改善了发电机周边的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吸音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吸音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其包括用于包覆发电机1的罩体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罩体2的截面呈倒U型,使得发电机1可安装在罩体2内部形成的腔体内,从而对发电机1形成防护。在罩体2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连接板3,该连接板3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罩体2通过连接板3以及高强螺栓螺母组件固定连接于发电机1的安装台上,通常发电机1是安装在专用的地基平台上,因而,在建设地基平台时,需要预留连接孔,以便于在后续安装工作中对罩体2进行安装固定。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罩体2的内侧面具有吸音机构4。其中,如图2和3所示,吸音机构4包括均匀分布在罩体2内侧面的凸起401,凸起401呈圆弧形状,在每相邻的两个凸起401之间的凹部还设有导音槽402,导音槽402的槽底直径大于导音槽402的槽顶直径,使得导音槽402呈顶小底大的形状,从而使得发电机1产生的不同频率的噪音能够在导音槽402内形成来回的反射,从而消耗噪音的能量,逐渐降低噪音的传播,另外,导音槽402的内壁呈波浪形,可进一步加剧噪音能量的消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音槽402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导音槽4021以及第二导音槽4022,其中,第一导音槽4021以及第二导音槽4022分别为直筒形状,且第一导音槽4021的直径小于第二导音槽4022的直径,第一导音槽4021与第二导音槽4022连通。第一导音槽4021与第二导音槽4022同轴分布,并且第一导音槽4021的轴线与相邻的两个凸起401之间的凹部的中线重合,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凸起401之间的凹部,被第一导音槽4021的轴线中分,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凸起401相对于第一导音槽4021的轴线对称分布。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音槽42为内部结构的截面呈倒梯形的腔体结构,使得导音槽402的开口直径小于导音槽402的底部直径。在本技术中,由于罩体2是将发电机1罩在其内部,因而还需在罩体2上还设置通风机构5,以利于发电机1工作时的散热工作,防止发电机1工作温度过高。具体的,在本技术中,而如图2或3所示,通风机构5包括设于罩体2内的第一通风腔501以及第二通风腔502,第一通风腔501与第二通风腔502之间通过连接通道503连通,其中,第一通风腔501位于靠近罩体2内侧表面的一侧,第二通风腔502位于靠近罩体2外侧表面的一侧,第一通风腔501靠近罩体2内侧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罩体2内部相通的第一通风孔504,第二通风腔502靠近罩体2外侧的一侧设有若干与罩体2外部相通的第二通风孔505。在本技术中,还可以将第一通风腔501设置为球体形状,第二通风腔502设置为半球形状,第一通风腔501与第二通风腔502的内壁呈波浪形状,通过这种结构的通风机构5,能够有效的增加噪音与第一通风腔501和第二通风腔502的接触反射面积,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噪音的消减效果。在本技术中,第一通风腔501以及第二通风腔502设于凸起401内部,以节约占用空间,也就是说,第一通风孔504是设于凸起401上的,而第一通风孔504、第二通风孔505、凸起401三者同轴。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技术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覆发电机(1)的罩体(2),所述罩体(2)的截面呈倒U型,并且所述罩体(2)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连接板(3),所述罩体(2)通过所述连接板(3)固定连接于发电机(1)的安装台上;/n所述罩体(2)的内侧面具有吸音机构(4),所述吸音机构(4)包括均匀分布在罩体(2)内侧面的凸起(401),所述凸起(401)呈圆弧形状,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凸起(401)之间的凹部设有导音槽(402),所述导音槽(402)的槽底直径大于导音槽(402)的槽顶直径,使得所述导音槽(402)呈顶小底大的形状,所述导音槽(402)的内壁呈波浪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覆发电机(1)的罩体(2),所述罩体(2)的截面呈倒U型,并且所述罩体(2)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连接板(3),所述罩体(2)通过所述连接板(3)固定连接于发电机(1)的安装台上;
所述罩体(2)的内侧面具有吸音机构(4),所述吸音机构(4)包括均匀分布在罩体(2)内侧面的凸起(401),所述凸起(401)呈圆弧形状,其中,每相邻的两个凸起(401)之间的凹部设有导音槽(402),所述导音槽(402)的槽底直径大于导音槽(402)的槽顶直径,使得所述导音槽(402)呈顶小底大的形状,所述导音槽(402)的内壁呈波浪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槽(402)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导音槽(4021)以及第二导音槽(4022),其中,第一导音槽(4021)以及第二导音槽(4022)分别为直筒形状,且第一导音槽(4021)的直径小于第二导音槽(4022)的直径,所述第一导音槽(4021)与第二导音槽(40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槽(4021)与第二导音槽(4022)同轴分布,并且所述第一导音槽(4021)的轴线与相邻的两个凸起(401)之间的凹部的中线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刘恩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