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外框结合安装维护组件,开关磁阻电机主体与维护组件结合安装,通过操作维护组件可以将开关磁阻电机主体移出外框并固定,外框上结合安装散热组件和降噪板,散热组件具有降噪功能,且散热组件由开关磁阻电机主体驱动。通过设置降噪板和具有降噪功能的散热组件,有效减少噪音污染;通过维护组件,方便用户进行维修维护,提高了维修的效率,降低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相关
,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开关磁阻电机是在直流电机及无刷直流电机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调速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简单坚固,调速范围宽,系统可靠性高。开关磁阻电机的产品功率等级从数w直到数百kw,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及电动车辆等领域。开关磁阻电机的主要特征有开关性和磁阻性。开关性是指电机必须工作在一种连续的开关模式;磁阻性是指它是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和转子具有可变磁阻回路。其主要优点有: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高速运转;各相之间独立工作,系统可靠性高;功率电路简单,安全可靠。现有技术的开关磁阻电机虽然优点众多,但是开关磁阻电机运行时转矩脉动较大,通常转矩脉动的典型值为15%左右,能量密度低,与其他类型的电机相比,在使用时噪音更大,且功率越大的开关磁阻电机会产生更大的热量,且开关磁阻电机在维护维修时的拆装过程较为复杂。综上,本领域需要针对现有技术的开关磁阻电机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降低噪音,提高散热性能,并简化维护维修的操作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外框结合安装维护组件,开关磁阻电机主体与维护组件结合安装,通过操作维护组件可以将开关磁阻电机主体移出外框并固定,外框上结合安装散热组件和降噪板,散热组件具有降噪功能,且散热组件由开关磁阻电机主体驱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中的开关磁阻电机主体,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出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外框结合安装维护组件,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安装在所述维护组件上;所述外框顶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具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结合安装散热组件,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外框的框体内安装若干降噪板。优选地,所述散热管内部具有降噪弧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传动杆、限位件以及驱动齿轮,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散热管同轴,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散热管底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外框内部,且所述传动杆可转动的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驱动齿轮环绕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对接,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优选地,所述降噪弧板下凹,且所述降噪弧板的侧部开设有蜂窝状的孔洞。优选地,所述传动杆顶端具有扇叶,底端具有受动齿轮,所述扇叶位于所述散热管内部,且所述扇叶位于所述降噪弧板的底部,所述受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对接,受所述驱动齿轮驱动。优选地,所述传动杆上端具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散热管内部,所述散热管内部与所述滑杆对应位置具有转动滑槽,所述滑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转动滑槽中。优选地,所述维护组件包括承载板、两根控制杆以及两个维修门,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外框内部底端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顶端;两个所述维修门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维修门均通过合页结构与所述外框可转动的连接;两根所述控制杆分别通过端部与两个所述维修门铰接,且两个所述控制杆均与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开口的端部铰接。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与水平面垂直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半圆球状,所述外框内部与水平面垂直的两面上分别具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通过弹簧连接插杆,所述插杆部分插入所述固定套筒中,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为圆弧状。优选地,所述承载板底部具有若干滑块,所述外框内部底端与所述滑块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滑槽,所述滑块插入所述滑槽中。优选地,所述维修门内部安装降噪板,降噪板表面开设蜂窝状孔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降噪板和具有降噪功能的散热组件,避免热空气与散热管出气口壁摩擦产生气流噪声,且通过降噪板内部的蜂窝状孔洞消耗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从而避免噪声外泄,有效减少噪音污染;通过维护组件,方便用户进行维修维护,提高了维修的效率,降低劳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包括外框10和设置在所述外框10中的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具有输出轴21,所述输出轴21穿出所述外框10的一端,所述外框10远离所述输出轴21的一端具有开口101。所述外框10的框体内安装若干降噪板11,且所述降噪板11表面开设蜂窝状孔洞,吸收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工作时的噪音。所述外框10结合安装维护组件,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安装在所述维护组件上,通过操作所述维护组件能够将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通过所述开口101,移出外框并固定,方便检修操作。所述外框10顶部远离所述开口101的一端具有散热管12,所述散热管12结合安装散热组件,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输出轴21连接,所述输出轴21转动时驱动所述散热组件工作,通过所述散热管12散热,所述散热管12与所述散热组件配合,在散热的同时实现吸收噪音。参见图2,所述维护组件包括承载板31、两根控制杆32以及两个维修门33,所述承载板31与所述外框10内部底端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安装在所述承载板31的顶端。两个所述维修门33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01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维修门33均通过合页结构与所述外框10可转动的连接,两根所述控制杆32分别通过端部与两个所述维修门33铰接,且两个所述控制杆32均与所述承载板31朝向所述开口101的端部铰接。当开启所述维修门33时,所述维修门33通过所述控制杆32带动所述承载板31从所述开口101滑出,从而将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20运送出所述外框10。所述维修门33内部安装降噪板,降噪板表面开设蜂窝状孔洞,当所述维修门33关闭,封闭所述开口101时,所述维修门33可起到降噪作用。具体的,所述承载板31底部具有若干滑块311,所述外框10内部底端与所述滑块311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滑槽102,所述滑块311插入所述滑槽102中。所述承载板31与水平面垂直的两侧分别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中的开关磁阻电机主体,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出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外框结合安装维护组件,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安装在所述维护组件上;所述外框顶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具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结合安装散热组件,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外框的框体内安装若干降噪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中的开关磁阻电机主体,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出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外框结合安装维护组件,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主体安装在所述维护组件上;所述外框顶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具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结合安装散热组件,且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外框的框体内安装若干降噪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内部具有降噪弧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传动杆、限位件以及驱动齿轮,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散热管同轴,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散热管底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外框内部,且所述传动杆可转动的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驱动齿轮环绕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对接,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弧板下凹,且所述降噪弧板的侧部开设有蜂窝状的孔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顶端具有扇叶,底端具有受动齿轮,所述扇叶位于所述散热管内部,且所述扇叶位于所述降噪弧板的底部,所述受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对接,受所述驱动齿轮驱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飞,梁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