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52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能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转动座(2),所述的转动座(2)上连接有能跟随其转动而在固定座(1)上做环形运动的夹头组件(3),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一驱动部(11)触接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使得夹头组件(3)闭合,而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二驱动部(12)触接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使得夹头组件(3)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实现精确的间歇性开合,占用空间小,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磁组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中不可避免地经常使用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在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到在磁环这个环状结构上绕制线圈,从而制得磁环感应线圈。但是目前市场上用于绕制磁环感应线圈的绕线结构都比较复杂,该绕线结构包括夹持线材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机械手和驱动机械手开合的气缸,在绕线时机械手夹持线材,旋转臂带着机械手和气缸这个夹持装置整体旋转,因此,机械手的开合与整个夹持装置的旋转需要单独的驱动力进行驱动,导致结构复杂,机构占用空间大,而且容易出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产量质量。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采用该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夹持线材可以实现精确的间歇性开合,占用空间小,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能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转动座2,所述的转动座2上连接有能跟随其转动而在固定座1上做环形运动的夹头组件3,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一驱动部11触接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使得夹头组件3闭合,而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二驱动部12触接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使得夹头组件3打开。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组件3包括连接在转动座2上的固定架31,所述的固定架31上设置有定夹头32和能相对固定架31前后移动的移动杆33,所述的移动杆33一端设有能与定夹头32配合的动夹头34,所述的移动杆33另一端设有能与固定座1上的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触接配合的配合部35,所述的移动杆33与固定架31之间还设有能够推动移动杆33复位的复位弹簧36。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为设在固定座1上的凸面,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为设在固定座1上并与凸面相接的凹面。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面与凹面之间还设有能与夹头组件3配合而使夹头组件3处于半夹紧状态的过渡面13。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部35为在夹头组件3旋转时能在凸面及凹面上滚动的滚轮。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31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座2上的连接座311,所述的连接座311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前支杆312和后支杆313,所述的前支杆312和后支杆313呈弧形结构,所述的前支杆312与后支杆313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连接杆314,所述的定夹头32设置在前支杆312上,所述的后支杆313上连接有连接管315,所述的移动杆33穿设在连接管315内并能相对其前后移动。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1和转动座2均为环状结构而使得固定座1和转动座2套设在环状工件后夹持组件4的外侧。如上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31上还可以间隔设置定位杆3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在工作时,外部动力驱动转动座旋转,转动座就带着夹头组件旋转,夹头组件就在固定座上做环形运动,当夹头组件触碰到固定座上的第一驱动部时第一驱动部使得夹头组件闭合夹持线材,当夹头组件闭合夹持线材后,夹头组件继续旋转,当夹头组件旋转至触碰到固定座上的第二驱动部时,第二驱动部使得夹头组件打开,此时夹头组件不再夹持线材,此时绕线机的勾线装置就能够勾线而使线材穿过环状工件,而当夹头组件再次旋转至第一驱动部位置时,夹头组件又再次夹持线材,在整个过程中,环状工件也一直在转动,如此重复,线材就一圈一圈整齐地缠绕到环状工件上。整个旋转开合夹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夹头组件的张开与闭合由固定座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驱动,即在夹头组件的旋转过程中就能自动实现间歇性地打开或闭合,不再需要气缸等动力机构,结构非常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故障率低,能够保证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夹头组件的立体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夹头组件的立体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座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装配到绕线机上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绕线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能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转动座2,固定座1固定在机架100上,转动座2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的转动座2上连接有能跟随其转动而在固定座1上做环形运动的夹头组件3,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一驱动部11触接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使得夹头组件3闭合,而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二驱动部12触接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使得夹头组件3打开。工作时,外部动力驱动转动座2旋转,转动座2就带着夹头组件3旋转,夹头组件3就在固定座1上做环形运动,当夹头组件3触碰到固定座1上的第一驱动部11时第一驱动部11使得夹头组件3闭合夹持线材200,当夹头组件3闭合夹持线材200后,夹头组件3继续旋转,当夹头组件3旋转至触碰到固定座1上的第二驱动部12时,第二驱动部12使得夹头组件3打开,此时夹头组件3不再夹持线材200,此时绕线机的勾线装置300就能够勾线而使线材200穿过环状工件400,而当夹头组件3再次旋转至第一驱动部11位置时,夹头组件3又再次夹持线材200,在整个过程中,环状工件400也一直在转动(环状工件400由环状工件前夹持组件5和环状工件后夹持组件4夹持并驱动而转动),如此重复,线材200就一圈一圈整齐地缠绕到环状工件400上。整个旋转开合夹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夹头组件3的张开与闭合由固定座1上的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触接实现,即在夹头组件3的旋转过程中就能自动实现间歇性地打开或闭合,不再需要气缸等动力机构,结构非常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节能,故障率低,能够保证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夹头组件3包括连接在转动座2上的固定架31,所述的固定架31上设置有定夹头32和能相对固定架31前后移动的移动杆33,所述的移动杆33一端设有能与定夹头32配合的动夹头34,所述的移动杆33另一端设有能与固定座1上的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触接配合的配合部35,所述的移动杆33与固定架31之间还设有能够推动移动杆33复位的复位弹簧36,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为设在固定座1上的凸面,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为设在固定座1上并与凸面相接的凹面。当夹头组件3随转动座2运动并从凹面运动至凸面上时,固定座1上的凸面与配合部35触接,凸面顶压配合部35,使得移动杆33相对固定架31移动,进而使得动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能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转动座(2),所述的转动座(2)上连接有能跟随其转动而在固定座(1)上做环形运动的夹头组件(3),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一驱动部(11)触接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使得夹头组件(3)闭合,而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二驱动部(12)触接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使得夹头组件(3)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能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转动座(2),所述的转动座(2)上连接有能跟随其转动而在固定座(1)上做环形运动的夹头组件(3),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一驱动部(11)触接时,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使得夹头组件(3)闭合,而当夹头组件(3)转动至与第二驱动部(12)触接时,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使得夹头组件(3)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组件(3)包括连接在转动座(2)上的固定架(31),所述的固定架(31)上设置有定夹头(32)和能相对固定架(31)前后移动的移动杆(33),所述的移动杆(33)一端设有能与定夹头(32)配合的动夹头(34),所述的移动杆(33)另一端设有能与固定座(1)上的第一驱动部(11)和第二驱动部(12)触接配合的配合部(35),所述的移动杆(33)与固定架(31)之间还设有能够推动移动杆(33)复位的复位弹簧(3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开合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部(11)为设在固定座(1)上的凸面,所述的第二驱动部(12)为设在固定座(1)上并与凸面相接的凹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珂陈慧廖述艳马细艳黄奇翰熊刚廖述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科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