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483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用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承冷却系统,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为中空轴,电机轴的中空部分设有冷却润滑油,电机轴沿周向开设出油口;甩油装置,所述甩油装置呈回转体结构并设置在电机轴上,甩油装置的内部形成若干个冷却油腔,冷却油腔与出油口一一对应;轴承,设置在电机轴上并位于甩油装置的一侧;其中:冷却油腔的一端形成进油孔、另一端形成出油孔,进油孔朝向出油口,出油孔朝向轴承的滚动体。电机轴内部形成中空部分,并在中空部分设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润滑油,电机轴旋转时,冷却润滑油从出油口甩出进入甩油装置的冷却油腔中,甩油装置和电机轴同步旋转,冷却润滑油继续从出油孔流进轴承的滚动体中,实现对滚动体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用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车用电机趋于高速化以及可靠性要求的提高,车用电机轴承作为重要的零部件其运行的稳定性及耐久性能至关重要。轴承在高速旋转情况下容易产生很高的温度,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冷却系统,以解决轴承冷却性不佳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冷却系统,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为中空轴,所述电机轴的中空部分设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润滑油,所述电机轴沿周向开设若干个出油口;甩油装置,所述甩油装置呈回转体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甩油装置的内部沿周向形成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冷却油腔,所述冷却油腔与所述出油口一一对应;轴承,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位于所述甩油装置的一侧;其中:所述冷却油腔的一端形成进油孔、另一端形成出油孔,所述进油孔朝向所述出油口,所述出油孔朝向所述轴承的滚动体。电机轴内部形成中空部分,并在中空部分设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润滑油,电机轴旋转时,冷却润滑油从出油口甩出进入甩油装置的冷却油腔中,甩油装置和电机轴同步旋转,冷却润滑油继续从出油孔流进轴承的滚动体中,实现对滚动体进行冷却。作为优选,所述甩油装置具有同轴布置的内周壁和外周壁,所述内周壁与所述电机轴相互对置,所述内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设有若干个隔挡板,相邻两个所述隔挡板、所述内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冷却油腔。随着所述电机轴的高速旋转,冷却润滑油可以沿着所述隔挡板溅射到所述轴承的滚动体。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内周壁上,所述出油口小于所述进油孔。甩油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与进油孔之间形成错位。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呈圆形,所述进油孔呈沿所述内周壁周向延伸的条形。进一步防止甩油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与所述进油孔之间形成错位。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孔设置在所述甩油装置朝向所述轴承的第一端面上,所述外周壁的半径沿远离所述轴承的方向逐渐减小。外周壁形成梯形截面,可以提高冷却润滑油从出油孔飞出时的溅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隔挡板与所述甩油装置的径向偏离一定角度。隔挡板与甩油装置的径向偏离一定角度,减小高速旋转情况下气流扰动对冷却效果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甩油装置的第一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被配置为与所述轴承的轴肩配合。设置凹槽后方便甩油装置与轴承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油腔的内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从所述出油孔一端向所述冷却油腔的内部延伸。设置导流槽便于冷却润滑油在电机转速较低或电机反转时,当甩油的离心力较小时可以流动到轴承滚动体中。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冷却系统还包括电机总成、油泵、热交换器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电机总成共用冷却润滑油,所述油泵被配置为将所述减速器内部的冷却润滑油压送到所述电机总成中,所述冷却润滑油经过所述电机总成的内部循环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以对冷却润滑油进行换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电机轴内部形成中空部分,并在中空部分设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润滑油,电机轴旋转时,冷却润滑油从出油口甩出进入甩油装置的冷却油腔中,甩油装置和电机轴同步旋转,冷却润滑油继续从出油孔流进轴承的滚动体中,实现对滚动体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车用电机轴承冷却系统的轴向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车用电机轴承冷却系统的径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甩油装置的轴向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甩油装置的径向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甩油装置的局部径向剖面图。图中:1-电机总成;2-电机轴;3-电机壳体;4-轴承;5-甩油装置;6-油封;7-轴承座;8-轴承挡圈;9-电机定子总成;10-电机转子总成;11-油泵;12-热交换器;13-减速器;14-出油口;15-进油孔;16-冷却油腔;17-凹槽;18-隔挡板;19-导流槽;20-出油孔;51-内周壁;52-外周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该轴承冷却系统包括电机总成1、电机轴2、电机壳体3、轴承4、甩油装置5、油封6、轴承座7、轴承挡圈8、电机定子总成9、电机转子总成10、油泵11、热交换器12和减速器13。电机总成1与减速器13通过法兰面连接,电机总成1与减速器9通过止口密封圈进行密封,减速器13与电机总成1可以共用冷却润滑油,油泵11将减速器13内部的冷却润滑油压送到电机总成1中,电机轴2为中空轴,减速器13内部的冷却润滑油可以经过电机轴2的中空部分进入到电机总成1中,冷却润滑油经过电机总成1的内部循环可以通过热交换器12对冷却润滑油进行换热,有效降低冷却润滑油温度。电机总成1中设有电机壳体3,电机壳体3上安装有油封6,电机轴2与油封6配合可以形成密闭空间,防止进入到电机总成1中的冷却润滑油泄漏。轴承座7嵌套在电机壳体3上,轴承4的外径与轴承座7过盈配合,轴承座7上还安装轴承挡圈8,轴承挡圈8和轴承座7共同对轴承4实现限位。如图2所示,在电机轴2上开有出油口14,出油口14形状为圆形孔,可以使进入到电机轴2的冷却润滑油在高速旋转离心力作用下由出油口14进入到甩油装置5中,甩油装置5上有进油口15,冷却润滑油由此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机轴(2),所述电机轴(2)为中空轴,所述电机轴(2)的中空部分设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润滑油,所述电机轴(2)沿周向开设若干个出油口(14);/n甩油装置(5),所述甩油装置(5)呈回转体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所述甩油装置(5)的内部沿周向形成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冷却油腔(16),所述冷却油腔(16)与所述出油口(14)一一对应;/n轴承(4),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并位于所述甩油装置(5)的一侧;其中:/n所述冷却油腔(16)的一端形成进油孔(15)、另一端形成出油孔(20),所述进油孔(15)朝向所述出油口(14),所述出油孔(20)朝向所述轴承(4)的滚动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轴(2),所述电机轴(2)为中空轴,所述电机轴(2)的中空部分设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润滑油,所述电机轴(2)沿周向开设若干个出油口(14);
甩油装置(5),所述甩油装置(5)呈回转体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所述甩油装置(5)的内部沿周向形成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冷却油腔(16),所述冷却油腔(16)与所述出油口(14)一一对应;
轴承(4),设置在所述电机轴(2)上并位于所述甩油装置(5)的一侧;其中:
所述冷却油腔(16)的一端形成进油孔(15)、另一端形成出油孔(20),所述进油孔(15)朝向所述出油口(14),所述出油孔(20)朝向所述轴承(4)的滚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装置(5)具有同轴布置的内周壁(51)和外周壁(52),所述内周壁(51)与所述电机轴(2)相互对置,所述内周壁(51)和所述外周壁(52)之间设有若干个隔挡板(18),相邻两个所述隔挡板(18)、所述内周壁(51)和所述外周壁(52)之间限定出所述冷却油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15)设置在所述内周壁(51)上,所述出油口(14)小于所述进油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冷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徐德才赵慧超高一贺红伟吴长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