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宝贤专利>正文

婴儿网床的底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网床的底座结构,于座体的二侧穿设一转轴,转轴的二端套设连接块,以供连杆组接,转轴上设有卡掣杆,座体上设一轴套,轴套中穿设穿设件,穿设件上有二弹簧及一卡掣片,卡掣片的二端各有对应卡掣杆的卡掣孔,又轴套与一提把相设,并在提把的枢接处设置凸轮;据此,即可利用提把上的凸轮的设计,令提把在转动呈直立状或水平状时,卡掣杆可脱离卡掣孔或卡掣杆可嵌于卡掣孔中,而得以将网床底座收合或将网床的展开状态固定;另外,利用卡掣片下方的弹簧的设立,使提把即使位于上锁位置,仍可将底座展开固定;达到结构较为坚固及减少人为操作疏失所造成的损坏的目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婴儿网床的底座结构,尤其指一种结构较为坚固耐用,并可减少因人为操作疏失所造成的损坏,同时达到收合后所占体积较小,而利于仓储运输之效的网床底座结构。请参附图说明图14和图15所示,其为创作人早期所创设的婴儿网床底座结构,该底座主要于基座10二侧各设一凹室101,供容置弹簧102,并在二凹室101的旁侧各凸设以竖立的凸耳103,以分别枢设连动杆20及压杆30且连动杆20与压杆30的一端彼此枢连,同时在连动杆20及压杆30上端的凸块201、301恰套嵌于弹簧102内径,再将一织带40穿于基座10的穿孔104及连动杆20的长孔202处,继于基座10二外侧处各设立二耳部105,且二耳部105间具有开口106以供一与底座的连杆50连设的旋转件60穿设,而旋转件60上设立的挡块601恰分别与连动杆20及压杆30的缺口203、302相对应;据此,当拉扯织带40时,即可拉动连动杆20,且同时带动压杆30,以令连动杆20与压杆30的缺口203、302脱离与旋转件60的卡掣状态,而顺利将该婴儿网床的底座收合。然而,此一底座结构在长期的操作使用下,连动杆及压杆会因其组立方式及连动关系,而致断裂损坏,使该网床无法再用;另外,网床收合后所占的空间大小,与基座的平面面积具有绝对的关联性,今因基座的平面面积较大,致令网床收合后所占的空间也相对较大,因此,在一定面积的仓库、货柜中所能容置、运送的网床数量便相对较少 造成业者在仓储、运输上的困扰及成本的增加。创作人即是鉴于上述底座在实际使用时所具存在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其间并藉助多年来从事关行业所累积的专业知识与制造经验的相互辅佐,以及经过多方的试验下,于是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婴儿网床的底座结构,达到结构较为坚固及减少人为操作疏失所造成的损坏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则系藉由座体构造呈直立式的设计,使其具有较小的平面面积,而令网床在收合后,缩小其整体所占的空间,以在相同大小的仓库、货柜中,可较习用结构容置较多数量的网床,达到降低仓储、运输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系于座体的二侧穿设一转轴,转轴的二端套有连接块,以供连杆组接,转轴上设有卡掣杆,继于座体上套设一轴套,轴套中穿设穿设件,穿设件上有二弹簧及一卡掣片,卡掣片的二端各有对应卡掣杆的卡掣孔,又轴套与一提把相设,并在提把的枢接处设置凸轮;据此,即可利用提把上的凸轮的设计,令提把在转动呈直立状或水平状时,卡掣杆可脱离卡掣孔或卡掣杆可嵌于卡掣孔中,而得以将网床底座收合或将网床的展开状态固定;另外,利用卡掣片下方的弹簧的设立,使提把即使位于上锁位置,仍可将底座展开固定;达到结构较为坚固及减少人为操作疏失所造成的损坏的目的。经由以上说明,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确实具有下列各项优点1.本技术主要系利用提把连动穿设件及卡掣片,使卡犁片的卡掣孔得以扣卡卡掣杆或脱离卡掣杆,以将网床底座的展开状态锁固定位或令网床底座解除锁固状态而可以收合,故操作上相当容易、方便。2.当网床底座呈展开状态时,其籍由座体缺口处的凹槽对应卡设卡掣杆的上端,以及连杆受到连接块上的展开挡止部的挡止,来限定网床底座的展开角度,使展开后的底座能够保持水平的开启角度。3.当网床底座收合后,于连接块上的延伸柱恰可抵于座体的突部侧壁处,且连杆并受连接块上的收合挡止部的挡制,而得以限制底座连杆的收合角度,使整个网床在收合后,可以平稳的站立。4、由于卡掣片下方尚设有一弹簧,因此,即使在网床底座呈收合,而提把处于锁固的位置下,若下压座体,则卡掣杆将会下顶卡掣片,并压缩卡掣片下的弹簧,使卡掣片往下移位,而得以将底座展开锁固。5.由于座体的前、后壁面上各有一凸出的突部,故可保持底座带展开后受力的平稳性。6.本技术的底座结构较具整体性,且座体结构较为稳固,因此,可令整个底座结构更为坚固耐用,且不致予人构造松散之感,以增加网床的质感。7.本技术的座体结构所占的平面面积较小,所以,整个网床在收合后,便可相对令其收合后所占的体积缩小,而利于仓储及运输,并降低成本。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更易于明白、了解,兹请一并参阅所揭露的图式及图号,并详细说明如下参照图式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2系本技术的底座的组合前视图。图3系本技术的底座的组合前视外观图。图4系本技术的底座的组合俯视图。图5系本技术的底座与网床本体结合后的整体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地产于进行收合时的动作剖视图。图7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收合时的动作外观图。图8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收合时的动作外观图。图9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收合后的剖面图。图10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收合后的外观图。图11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收合后的仰视图。图12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展开时的动作外观图。图13系本技术的底座于进行展开时的动作剖视图。图14系习用底座的基座的立体分解图。图15系习用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式中的参照号数1座体 11容置槽111穿孔 12轴套121耳部 122贯穿孔13凹部131长孔14提把41枢孔142凸轮 143枢合件15缺口151凹槽16穿槽17转轴171卡掣杆 1711上环体1712下环体1713固定件18突部19穿设件191、192弹簧 193卡掣片194卡掣孔 2连接块21组立槽 22套设槽221展开挡止部 222收合挡止部23延伸柱 3连杆4网床本体 41脚座习用技术10基座101凹室102弹簧 103凸耳104穿孔 105耳部106开口 20连动秆20凸块202长孔30压杆301凸块203、302缺口 40织带50连杆 60旋转件601挡块首先,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婴儿网床的底座结构系由座体1、连接块2及连杆3组立而成,该连接块2组设于座体1的四端角处,并将连杆3的一端与连接块2接设,而其另端则与网床本体4的脚座41相设;其中该座体1,为一中空结构体,于其上端面中央处设有一容置槽11,容置槽11的底面形成一穿孔111,以供轴套12容置穿设,轴套12上方二侧耳部121具设贯孔122,再于座体1前、后侧壁上端处形成下陷的凹部13,凹部13之中设有一直立的长孔131,又有一提把14的二端各设一枢孔141,枢孔141的一侧具有凸轮142,待以枢合件143穿过提把14的枢孔141、凹部13的长孔131及轴套12的贯孔122后,将轴套12及提把14组立固设于座体1上,继于座体1的二旁侧设立一缺口15,缺口15的上缘处有一弧形凹槽151,再于座体1的凹部13二旁各有一贯穿前后端面的穿槽16,该穿槽16并与缺口15相连通,于穿槽16之中穿设一转轴17,并令转轴17的二端突出座体1的穿槽16外,同时在转轴17上设有一卡掣杆171,该卡掣杆171由上环体1711、下环体1712及一贯穿上环体1711、转轴17、下环体1712的固定件1713所构成。且令卡掣杆171的上环体1711对应凹槽151,下环体1712对应卡掣片193的卡掣孔194,接着,在凹部13的下处凸出一突部18;另,在轴套12之中穿设一穿设件19,穿设件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网床的底座结构,该底座由座体、设在座体四端角处的连接块、以及一端与连接块相设,另端与网床本体的脚座相设的连杆组成;其特征在于:于座体上设有一轴套,并在对应轴套的座体二侧壁上设有具长孔的凹部,凹部之中容置提把的二端,枢合件穿过提把 、长孔、轴套后,枢设成一体,提把的二端处并各具设凸轮,以籍提把的扳掀改变轴套的上下位置,又于轴套上设有穿设件,并将上弹簧、卡掣片、下弹簧依序组立于穿设件上,且卡掣片的二端各具一卡掣孔,该卡掣孔系为供二分别穿设于座体二侧穿槽中的转轴上的卡掣杆下端扣入,至于卡掣杆的上端则对应嵌于座体侧边的凹槽之中,同时二转轴的二端亦各凸伸出座体外,与连接块套接组立,另在连接块的下缘处设立一延伸柱,且连接块与连杆相设的套接槽开口二旁处分别具设展开挡止部及收合挡止部,在座体的前后壁面上各凸出一突部;当网床底座收合状态,提把可呈平躺状态,而令卡掣杆扣设于卡掣孔中,仍可利用下弹簧的弹力,令卡掣杆顺利顶推卡掣片,而将底座展开,同时卡掣杆的上端嵌卡于凹槽中、连杆抵于连接块的展开挡止部,将底座的展开角度予以限制,而利用连接块的延伸柱顶触突部 侧壁、连杆抵于连接块的收合挡止部,限定底座收合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英雄
申请(专利权)人:程宝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