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63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涉及墙体模板施工的技术领域。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包括第一墙体模板、第二墙体模板、第一木枋块、第二木枋块和第一连接件;第一墙体模板与第二墙体模板相邻接,第一木枋块连接在第一墙体模板上,第二木枋块连接在第二墙体模板上;第一木枋块与第二木枋块相邻接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邻墙体模板之间出现拼缝,浇筑混凝土时,拼缝处容易出现漏浆,导致墙体的成型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个木枋块对两个墙体模板的连接位置进行固定,利用第一连接件对两个木枋块进行锁定,浇筑混凝土时,确保两个墙体模板的拼缝处不会出现漏浆,使墙体的成型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
本技术涉及墙体模板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之一,其耗材、造价、自重和施工周期在建筑的各个组成构件中,往往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对墙体进行施工前,需要利用墙体模板进行支模,使墙体浇筑成型后,确保墙体的成型质量。在对墙体进行支模时,采用多个墙体模板进行拼接的方式,以便浇筑完毕后,对墙体模板进行拆卸,然后重复利用这些墙体模板,节约了成本。采用墙体模板进行支模,具有操作方便,可根据现场的需要任意组装等优点。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墙体模板进行拼接时,由于相邻墙体模板之间经常会出现拼缝,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浆液就会沿着这些拼缝向外漏浆,导致了接缝处出现接茬,平整度差等缺陷,影响了墙体的成型质量。在对这些拼缝进行维修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邻墙体模板之间出现拼缝,浇筑混凝土时,拼缝处容易出现漏浆,导致墙体的成型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包括第一墙体模板、第二墙体模板、第一木枋块、第二木枋块和第一连接件;第一墙体模板与第二墙体模板相邻接,第一木枋块连接在第一墙体模板上,第二木枋块连接在第二墙体模板上;第一木枋块与第二木枋块相邻接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木枋块与第二木枋块相邻接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木枋块与第一木枋块相邻接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连接,实现第一木枋块的侧面与第二木枋块的侧面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木枋块与第二木枋块相邻接的侧面,在与第一限位槽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木枋块与第一木枋块相邻接的侧面,在与第一限位块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连接,实现第一木枋块的侧面与第二木枋块的侧面连接。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限位槽与每个第二限位块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数量为与第一限位槽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第二限位槽的数量为与第二限位块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每个第一限位块与每个第二限位槽间隔设置。进一步的,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实现第一木枋块的侧面与第二木枋块的侧面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木枋块设有底部支撑端,底部支撑端抵接在第二木枋块的底部。进一步的,底部支撑端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二木枋块的底部设有第四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第三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第四连接孔的数量为与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与第四连接孔相对应的多个;每个第二连接件穿过每个第三连接孔锁定在每个第四连接孔内。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固定端,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木枋块上设有第五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内连接有第四连接件,第四连接件设有第三固定端;第三固定端与第三连接件的末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第一墙体模板与第二墙体模板相邻接设置,以使两个墙体模板之间能够拼接;第一木枋块连接在第一墙体模板上,对第一木枋块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第二木枋块连接在第二墙体模板上,对第二木枋块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第一木枋块与第二木枋块相邻接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以利用第一连接件确保两个木枋块内侧面连接的位置牢固,从而确保两个墙体模板内侧面连接的位置牢固;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两个墙体模板内侧面的拼缝处不会出现漏浆的现象,使墙体的成型质量好,确保施工周期准时完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墙体模板与第一木枋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墙体模板与第二木枋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墙体模板;200-第二墙体模板;300-第一木枋块;400-第二木枋块;500-第一连接件;301-第一限位槽;302-第二限位块;303-第一连接孔;304-底部支撑端;305-第三连接孔;306-第五连接孔;307-第四连接件;308-第三固定端;401-第一限位块;402-第二限位槽;403-第二连接孔;404-第四连接孔;405-第二连接件;406-第二固定端;407-第三连接件;501-第一固定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包括第一墙体模板100、第二墙体模板200、第一木枋块300、第二木枋块400和第一连接件500;第一墙体模板100与第二墙体模板200相邻接,第一木枋块300连接在第一墙体模板100上,第二木枋块400连接在第二墙体模板200上;第一木枋块300与第二木枋块400相邻接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500连接。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墙体模板100的内侧面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模板(100)、第二墙体模板(200)、第一木枋块(300)、第二木枋块(400)和第一连接件(500);/n所述第一墙体模板(100)与所述第二墙体模板(200)相邻接,所述第一木枋块(300)连接在所述第一墙体模板(100)上,所述第二木枋块(400)连接在所述第二墙体模板(200)上;/n所述第一木枋块(300)与所述第二木枋块(400)相邻接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模板(100)、第二墙体模板(200)、第一木枋块(300)、第二木枋块(400)和第一连接件(500);
所述第一墙体模板(100)与所述第二墙体模板(200)相邻接,所述第一木枋块(300)连接在所述第一墙体模板(100)上,所述第二木枋块(400)连接在所述第二墙体模板(200)上;
所述第一木枋块(300)与所述第二木枋块(400)相邻接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木枋块(300)与所述第二木枋块(400)相邻接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槽(301),所述第二木枋块(400)与所述第一木枋块(300)相邻接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块(401);
所述第一限位槽(301)与所述第一限位块(401)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木枋块(300)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木枋块(400)的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木枋块(300)与所述第二木枋块(400)相邻接的侧面,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01)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块(302);
所述第二木枋块(400)与所述第一木枋块(300)相邻接的侧面,在与所述第一限位块(401)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402);
所述第二限位块(302)与所述第二限位槽(402)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木枋块(300)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木枋块(400)的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模板接缝处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0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块(30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301)与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块(302)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块(401)数量为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01)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槽(402)的数量为与所述第二限位块(302)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块(401)与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402)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锦涛宋介平刘奇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