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48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其包括位于预制拼装梁两端的边支座单元和位于边支座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拼接而成,标准单元和边支座单元在相互拼接处的腹板底部处均设有第一转向装置供高强预应力钢筋穿过,边支座单元另一端在腹板上预埋供高强预应力钢筋伸出的预应力钢束管道,预应力钢束管道出口端设锚固装置对高强预应力钢筋进行锚固;贯穿各预制主梁单元的高强预应力钢筋数量根据预制拼装梁结构强度确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主梁单元便于工厂预制和运输,可根据桥梁跨度自由选择边支座单元、标准单元、中支座单元搭配组合,变换高强预应力钢筋数量即可,实现桥梁的模数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采用普通混凝土,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受力明确、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普通混凝土T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25m~40m。但是单片T梁的吊装重量随着跨径的增加会越来越重,目前40m单片T梁的吊装重量已达140t,对吊装设备及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大跨T梁恒荷载占比过大的问题,可通过采用高性能材料取代普通材料加以实现,比如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取代普通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是过去三十年中最具创新性的水泥基工程材料,UHPC具有较高的韧性、高的抗压强度和优异的耐久性,在热养护的条件下基本无收缩,且长期荷载作用下徐变很小(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10)。UHPC因其良好的材料性能在使桥梁结构向轻质、大跨方向发展和实现使用环境下的长寿命以及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等方面极具潜力,是土木工程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建筑材料。目前的研究表明:同条件下,UHPC结构较普通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其特征在于,由多个贯穿有高强预应力钢筋的预制主梁单元拼接而成,预制主梁单元包括位于预制拼装梁两端的边支座单元和位于两个边支座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标准单元和边支座单元在相互拼接处的腹板底部处均设有多个第一转向装置供高强预应力钢筋穿过和转向,边支座单元另一端在腹板上预埋有供高强预应力钢筋伸出的预应力钢束管道,预应力钢束管道出口端设有锚固装置对高强预应力钢筋进行锚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其特征在于,由多个贯穿有高强预应力钢筋的预制主梁单元拼接而成,预制主梁单元包括位于预制拼装梁两端的边支座单元和位于两个边支座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标准单元和边支座单元在相互拼接处的腹板底部处均设有多个第一转向装置供高强预应力钢筋穿过和转向,边支座单元另一端在腹板上预埋有供高强预应力钢筋伸出的预应力钢束管道,预应力钢束管道出口端设有锚固装置对高强预应力钢筋进行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其特征在于,预制主梁单元还包括设于标准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中支座单元,中支座单元与标准单元在相互拼接处的腹板底部处均设有多个第二转向装置供高强预应力钢筋穿过和转向,中支座单元长度方向中心段在腹板顶部处设有多个第三转向装置供高强预应力钢筋穿过和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其特征在于,各预制主梁单元在第一转向装置和/或第二转向装置设置位置的腹板两侧具有加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不同跨径的模数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梁,其特征在于,预制主梁单元在第三转向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易翔汪建群张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