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47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包括铁轨,所述铁轨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铁轨固定件固定在枕木上,所述铁轨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固定器件,且在环形固定器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快I,所述固定快I内部开设有孔洞I,且在孔洞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所述固定栓I的底部紧贴在铁轨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铁轨外表面上设置了固定栓I和两个固定栓II,同时在固定栓I上设置了固定快I以及在固定栓II上设置了固定块II,通过环形固定器件两侧的固定快和固定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待替换安装的铁轨快速而准确的固定在原有损坏铁轨的固定位置,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保证了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道路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火车、高铁、地铁等列车行驶时都需要铁轨,铁轨的横截面一般采用工字型,铁轨下面两边均通过铁轨固定件固定于枕木,铁轨固定件一般包括轨距块,压板,弹条,垫圈,螺母。压板的一边通过螺母螺杆机构固定在枕木上,另一边设置有卡边将铁轨固定住,压板与螺母之间设置有弹条及垫圈,压板固定于枕木的一边还设置有轨距块。传统的铁轨固定件固定工艺是在确定好铁轨位置后,人工将轨距块放在枕木底面,然后将压板套在螺杆上,确定压板一边在轨距块上,另一边压住铁轨,然后放上弹条及垫圈,再拧紧螺母。由于装配工艺步骤繁多,且通过人工放置,放置时还需要调整各个零件的位置,人工施工速度缓慢,各个零件间的位置也容易产生偏移,影响铁轨固定程度。且铁轨固定件由于零件形状差异较大,普遍采用分开加工包装和运输,导致工人装配和运输时耗时耗力,将降低了施工速度,也损耗了大量人力,不利于铁轨的施工效率。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铁轨固定装置,能够快速而准确的将铁轨固定在相对于的位置,完成需要修复的铁轨的替换工作,铁轨固定装置上安装有滑动装置,能够快速的在铁轨上移动,为铁轨修复的工作人员提供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包括铁轨,所述铁轨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铁轨固定件固定在枕木上,所述铁轨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固定器件,且在环形固定器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所述固定块I内部开设有孔洞I,且在孔洞I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所述固定栓I的底部紧贴在铁轨的上表面,所述环形固定器件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滚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I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I,且在固定块II内部开设有孔洞II,所述孔洞II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I,且固定栓II的末端紧贴在铁轨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栓I与两个固定栓II夹紧铁轨的外表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固定器件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杆I,所述支撑杆I的末端铰接连接有支撑杆II,所述支撑杆II的末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上开设有与铁轨相贴合的圆弧形凹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I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且在铰接座的左侧铰接连接有铰接头,所述铰接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有防滑胶套,且在防滑胶套上开设有防滑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铁轨外表面上设置了固定栓I和两个固定栓II,同时在固定栓I上设置了固定块I以及在固定栓II上设置了固定块II,通过环形固定器件两侧的固定块和固定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待替换安装的铁轨快速而准确的固定在原有损坏铁轨的固定位置,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保证了工作质量。2、本技术在环形固定器件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杆I,在支撑杆I的末端铰接连接有支撑杆II,在支撑杆II的末端活动连接有滚轮,将支撑杆II转动90°,使滚轮与铁轨上表面相贴合,能够实现在铁轨上对整个固定装置进行小范围的移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搬运,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环形固定器件的左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滚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铁轨;2、铁轨固定件;3、枕木;4、环形固定器件;5、固定块I;501、孔洞I;502、铰接座;6、固定栓I;7、滚轮;701、支撑杆I;702、支撑杆II;703、圆弧形凹槽;8、固定块II;801、孔洞II;9、固定栓II;10、铰接头;11、手柄;12、防滑胶套;13、防滑凹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包括铁轨1,所述铁轨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铁轨固定件2固定在枕木3上,所述铁轨1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固定器件4,且在环形固定器件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5,所述固定块I5内部开设有孔洞I501,且在孔洞I501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6,所述固定栓I6的底部紧贴在铁轨1的上表面,所述环形固定器件4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滚轮7。在图1和图3中,所述固定块I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I8,且在固定块II8内部开设有孔洞II801,所述孔洞II801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I9,且固定栓II9的末端紧贴在铁轨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栓I6与两个固定栓II9夹紧铁轨1的外表面,在进行铁轨替换安装工装工作时,通过固定栓I6和两个固定栓II9夹紧铁轨1的外表面,完成铁轨1的固定工作。在图1、图2、和图4中,,所述环形固定器件4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杆I701,所述支撑杆I701的末端铰接连接有支撑杆II702,所述支撑杆II702的末端活动连接有滚轮7,所述滚轮7上开设有与铁轨1相贴合的圆弧形凹槽703,当需要移动整个固定装置时,手动将支撑杆II702转动90°,使滚轮7紧贴在铁轨1的上表面,使整个固定装置在铁轨上进行移动,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替换安装工作。在图1和图2中,,所述固定块I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502,且在铰接座502的左侧铰接连接有铰接头10,所述铰接头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柄11,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推拉固定装置。在图1和图2中,所述手柄11的末端设置有防滑胶套12,且在防滑胶套12上开设有防滑凹槽13,方便工作人员手握手柄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进行替换安装时,首先将铁轨固定件2中的螺母拧松,将损坏的铁轨1取出,然后放置替换的铁轨1,将替换的铁轨1对应放好,接着拧紧固定栓I6和固定栓II9,使固定栓I6和固定栓II9夹紧替换的铁轨1的外表面,最后将铁轨固定件2中的螺母拧紧,完成铁轨的替换安装工作,当需要移动整个固定装置时,将固定栓I6和固定栓II9拧松,手动将支撑杆II702转动90°,使滚轮7与铁轨1上表面相贴合,工作人员手握手柄11,对整个固定装置进行推拉,使整个固定装置在铁轨1上进行小范围的移动。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包括铁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轨(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铁轨固定件(2)固定在枕木(3)上,所述铁轨(1)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固定器件(4),且在环形固定器件(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5),所述固定块I(5)内部开设有孔洞I(501),且在孔洞I(501)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6),所述固定栓I(6)的底部紧贴在铁轨(1)的上表面,所述环形固定器件(4)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滚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包括铁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轨(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铁轨固定件(2)固定在枕木(3)上,所述铁轨(1)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固定器件(4),且在环形固定器件(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5),所述固定块I(5)内部开设有孔洞I(501),且在孔洞I(501)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6),所述固定栓I(6)的底部紧贴在铁轨(1)的上表面,所述环形固定器件(4)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滚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的快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I(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II(8),且在固定块II(8)内部开设有孔洞II(801),所述孔洞II(801)内螺纹连接有固定栓II(9),且固定栓II(9)的末端紧贴在铁轨(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栓I(6)与两个固定栓II(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龙谷燕王奇陈曦耿畅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