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79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包括底座、圆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竹纤维固定器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所述底座的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所述圆筒由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定位器与定位销构成,所述底座外沿焊接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安装竹纤维固定器,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位置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便捷的对竹纤维在混凝土试件的制作过程中的定位和试件成型后的快速脱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竹采资源丰富,其存储量和种类均居世界首位,竹纤维作为一种环保友好型且可再生资源,具有原料来源广,再生速度快,加工性能好,单位能耗低等优点,随着我国在近些年迅速发展的竹纤维碾压开纤技术、裂解开纤技术、闪爆脱胶制纤技术和化学加工技术,为竹纤维在工程中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发利用竹纤维,将其作为水凝混凝土基的增强材料代替传统增强纤维,开展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对工程技术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种用于一种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该技术针对霍普金森杆试验中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的特征,能够高效、便捷的对竹纤维在混凝土试件的制作过程中的定位和试件成型后的快速脱模的目的。本技术实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包括底座、圆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竹纤维固定器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所述底座的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所述圆筒由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定位器与定位销构成,所述底座外沿焊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安装第一竹纤维固定器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位置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上有竹位置固定位。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均为钢制。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底座外沿焊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焊接方法采用焊条电弧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采用的圆筒为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定位器与定位销构成,在试件成型后可以通过打开定位装置轻松对试验试件脱模;(2)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可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下移动,保证试件在浇筑过程中对竹纤维的定位作用同时不影响试件的后期脱模且可从该装置上卸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2、圆筒底部固定器;3、圆筒;4、定位器;5、定位销;6、活页铰链;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第一竹固定器;10、第二竹固定器;11、竹纤维位置固定位;12、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包括底座1、圆筒3、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底座1的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2,圆筒3由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6、定位器4与定位销5构成,底座1外沿焊接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安装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在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位置可上下调节,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通过固定螺栓1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上有竹纤维位置固定位11。工作原理:首先在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2的底座1上固定由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6、定位器4与定位销5构成的圆筒3,先向圆筒3内浇筑预先混合均匀的混凝土砂浆,浇筑至筒高的三分之一后停止浇筑,通过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安装的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来固定竹纤维的位置,竹纤维固定好之后立马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后接着进行余下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浇筑完成后将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从该装置上卸下,将浇筑好的竹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待竹纤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将圆筒3从底座1上取出后打开定位销5后将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取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截面清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的圆筒为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定位器与定位销构成,在试件成型后可以通过打开定位装置轻松对试验试件脱模;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竹纤维固定器、第二竹纤维固定器可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下移动,保证试件在浇筑过程中对竹纤维的定位作用同时不影响试件的后期脱模且可从该装置上卸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包括底座(1)、圆筒(3)、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2),所述圆筒(3)由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6)、定位器(4)与定位销(5)构成,所述底座(1)外沿焊接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安装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在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位置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通过固定螺栓(1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上有竹纤维位置固定位(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试验竹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装置,包括底座(1)、圆筒(3)、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外沿固定焊接圆筒底部固定器(2),所述圆筒(3)由两个半圆形筒通过活页铰链(6)、定位器(4)与定位销(5)构成,所述底座(1)外沿焊接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安装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及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在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上位置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竹纤维固定器(9)、第二竹纤维固定器(10)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宫政李虎沈炎钮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