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523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刀具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包括固定至压机上的芯杆、贯穿在芯杆上的顶出机构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模体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侧冲机构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顶出机构上表面还设有上冲头,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本成型装置的刀具成型模腔由下冲头、侧冲头和上冲头组装而成,通过使侧冲头从侧面退出、上冲头上升退回、模体下降,使得刀具被下冲头顺利顶出,脱模顺利,可用于成型侧面相对较复杂的刀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刀具成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很多刀具是侧面带槽或侧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朝向的面,侧面带槽的刀具无法通过整体模腔成型,侧面有不同朝向的面的刀具在采用传统模腔成型后将无法在一个方向脱模。公告号为CN205437134U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模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但其主要是用来成型一种齿轮件,且该专利也无法给出模具如何设计来实现从不同方向脱模的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腔组装灵活、刀具可顺利脱模的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包括固定至压机上的芯杆、贯穿在芯杆上的顶出机构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模体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侧冲机构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顶出机构上方还设有上冲头,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进一步地,相邻侧冲头在形成刀具成型模腔时相互接触,接触处为面接触。更进一步地,模体的贯通通道两侧表面上均设有供侧冲头作水平滑移的导向轨道,侧冲头与贯通通道侧表面接触的表面上设有与导向轨道适配的凸台。再进一步地,侧冲机构还包括夹持侧冲头沿导向轨道滑移的夹持柄。还进一步地,贯通通道底部还设有凹槽为侧冲头提供导向作用,侧冲头底部具有与凹槽适配的凸起。进一步地,侧冲机构为3个。进一步地,模体包括与顶出机构接触的底座和多个分布在底座上并与上冲头接触的压盖,单个侧冲头位于相邻压盖之间。进一步地,顶出机构包括用于托起刀具的下冲头、连接在下冲头末端的钢柄及将顶出机构固定至压机上的定位片,定位片与钢柄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成型装置的刀具成型模腔由下冲头、侧冲头和上冲头组装而成,通过使侧冲头从侧面退出、上冲头上升退回、模体下降,使得刀具被下冲头顺利顶出,脱模顺利,可用于成型侧面相对较复杂的刀具;2)相邻侧冲头之间采用面接触,而非线接触,有效防止侧冲头边缘相互碰撞轻易产生磨损,同时也彻底杜绝刀具侧面成型时产生不连续、不光滑的现象;3)侧冲机构包括独立的侧冲头和夹持柄,在成型不同规格的刀具时,只需更换侧冲头即可,夹持柄可通用;4)模体上受上冲头冲击力的压盖为独立个体,便于压盖在受损时及时更换,无需将模体整体更换,有效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侧冲头未退出、下冲头伸出于模体状态);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去除上冲头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侧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所述的模体、芯杆和顶出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所述的芯杆和顶出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提供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其包括固定至压机(未示出)上的芯杆1、贯穿在芯杆上的用于支撑刀具的顶出机构2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3,模体3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311,贯通通道311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4,侧冲机构4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41,顶出机构2上方还设有上冲头5,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侧冲头41数量一般设计为为1-6个。刀具成型模腔与刀具结构适配,具体地,顶出机构顶端用于支撑刀具的表面与刀具第一表面适配、上冲头与刀具接触的表面与刀具第二表面适配,多个侧冲头两两接触围合后形成的内周表面与刀具侧面结构适配,侧冲头的数量根据刀具侧面结构设置。为避免相邻侧冲头在接触围合时在边缘处相互碰撞轻易产生磨损,宜将侧冲头两两之间采用面接触,而非线接触,也即侧冲头41在两两接触的部位均加工出平面411,如图3所示,侧冲头的接触即是两平面相互贴合,这样一来可彻底杜绝刀具侧面成型时因为侧冲头两两接触不密合而产生不连续、不光滑的现象。模体的贯通通道311两侧表面上均设有供侧冲头作水平滑移的导向轨道312,而侧冲头41与贯通通道侧表面接触的表面上设有与导向轨道适配的凸台412,侧冲头41在进入和脱出贯通通道311的过程中,滑移路线被导向轨道确定,为刀具成型模腔的即时且顺利形成提供保障。侧冲机构4还包括夹持侧冲头41沿导向轨道滑移的夹持柄42,侧冲头41与夹持柄42相互独立,在成型不同规格的刀具时,只需更换侧冲头即可,夹持柄可通用。为使侧冲机构滑移更灵活,贯通通道311底部还设有凹槽313为侧冲头提供导向作用,侧冲头底部具有与凹槽适配的凸起。每个侧冲头均由一单独的伺服电机控制来同步发生围合或分离,其伺服电机与夹持柄相连,上冲头也由单独的伺服电机控制发生上下移动,模体设置在模架上,侧冲机构及与其相连的伺服电机也位于模架上,模架也由一伺服电机控制发生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模体和侧冲机构一起上移或下移,所有伺服电机的工作均通过操作系统程序指令控制。模体上表面与上冲头虽然并不直接接触,但上冲头为对刀具产生冲压的部件,在上冲头下压时,将会产生较大冲击力,为避免模体易损,模体3设计为包括与顶出机构接触的底座31和多个分布在底座上并与上冲头接触的压盖32的组合结构,单个侧冲头位于相邻压盖之间,此时,模体上受上冲头冲击力的压盖为独立个体,即使压盖受损也可及时更换,无需将模体整体更换,有效节约成本。顶出机构2包括用于托起刀具的下冲头21、连接在下冲头末端的钢柄22及将顶出机构固定至压机上的定位片23,定位片23与钢柄22相接。本实施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工作过程如下:S1.与侧冲头相连的伺服电机工作,控制多个侧冲头围合与顶出机构下冲头上表面形刀具成型模腔;S2.将粉末填入刀具成型模腔,上冲头在其伺服电机控制下往下运动进入刀具成型模腔对粉末进行压制;S3.芯杆和顶出机构固定不动,上冲头和模体同时沿芯杆轴向下移(侧冲头也是跟随模架一起下移的),使上冲头对粉末最大限度压紧;S4.刀具压坯成型后,侧冲头在伺服电机控制下回退,上冲头上移收回,刀具成型模腔解散;S5.模体继续沿沿芯杆轴向下移,直至刀具压坯露出模体压盖上表面,此状态相当于是下冲头将刀具压坯从模体内顶出,此后,刀具压坯脱离模体,成型装置完成一个刀具压坯的成型。顶出机构中的钢柄是为便于制作下冲头而设置,钢柄和下冲头的制作材料不同,一方面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至压机上的芯杆、贯穿在芯杆上的顶出机构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模体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侧冲机构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顶出机构上方还设有上冲头,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至压机上的芯杆、贯穿在芯杆上的顶出机构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模体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侧冲机构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顶出机构上方还设有上冲头,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侧冲头在形成刀具成型模腔时相互接触,接触处为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模体的贯通通道两侧表面上均设有供侧冲头作水平滑移的导向轨道,侧冲头与贯通通道侧表面接触的表面上设有与导向轨道适配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向成型的刀具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江华李树强谭文清袁美和钟正军杨炳林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