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锋专利>正文

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46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直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包括机头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路轨,两个路轨位于机头的下方设置,两个路轨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机头的下端四角处均开设有滚轮槽,四个滚轮槽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四个滚轮分别与两个滑轨滚动连接,机头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两个路轨的之间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右端依次贯穿连接板和推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机头进行任意位置移动,便于对机头进行调节,且便于将机头与路轨进行锁紧固定,避免机头工作发生移动,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
本技术涉及拉直机
,尤其涉及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
技术介绍
有的铝型材加工设备中,需要对铝型材进行拉直处理,因此需要使用拉直机,拉直机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时需要对其中可移动机头进行位置调节。现有的拉直机可移动机头的锁定方式主要有插销式和挂钩式,而采用插销式和挂钩式进行锁定存在以下缺陷:路轨上开设的插销孔或挂钩杆是有一定间距的,拉直机的可移动机头不能在任意位置上锁定,且锁定位置间隔大于300毫米,因此拉直机可移动机头出现夹料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影响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插销式和挂钩式进行机头锁定,路轨上开设的插销孔或挂钩杆是有一定间距的,拉直机的可移动机头不能在任意位置上锁定,且锁定位置间隔大于300毫米,因此拉直机可移动机头出现夹料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影响生产效率和成品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包括机头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路轨,两个所述路轨位于机头的下方设置,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包括机头(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路轨(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路轨(2)位于机头(1)的下方设置,两个所述路轨(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3),所述机头(1)的下端四角处均开设有滚轮槽,四个所述滚轮槽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4),四个所述滚轮(4)分别与两个滑轨(3)滚动连接,所述机头(1)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5),两个所述路轨(2)的之间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右端依次贯穿连接板(6)和推动块(5),所述螺纹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包括机头(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路轨(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路轨(2)位于机头(1)的下方设置,两个所述路轨(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3),所述机头(1)的下端四角处均开设有滚轮槽,四个所述滚轮槽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4),四个所述滚轮(4)分别与两个滑轨(3)滚动连接,所述机头(1)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5),两个所述路轨(2)的之间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右端依次贯穿连接板(6)和推动块(5),所述螺纹杆(8)通过滚动轴承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且螺纹杆(8)与推动块(5)螺纹连接,所述机头(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直机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组液压杆(9)、转杆(10)和锁紧杆(11),所述机头(1)的前后两侧中部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两个所述转杆(10)的杆壁中部均通过第二转轴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2)转动连接,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王才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