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27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组件和搅拌组件,罐体顶部设有基础油入口和添加剂入口,罐体内底面中部设有凸起,凸起与罐体的侧壁间形成积油槽,积油槽底部设有润滑油出口;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保温层,第一加热线圈沿罐体的侧壁均布,第二加热线圈均布于所述凸起内,加热棒竖直设置于罐体中;搅拌组件包括减速电机、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轴为空心轴,加热棒位于搅拌轴内,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该搅拌装置可提升润滑油的调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润滑油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小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作用。润滑油制备的关键在于基础油与各种添加剂的调和,从而合成具有特定性质和需求的润滑油,所以润滑油的加热搅拌是润滑油生产中的重要流程之一。现有的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存在加热、搅拌不均匀,而且润滑油本身具有粘性,存在粘壁和排料不完全等问题,使生产的润滑油在一定程度上没办法达到最佳的质量要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改善润滑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可提升润滑油的调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基础油入口和添加剂入口,所述罐体内底面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罐体的侧壁间形成积油槽,所述积油槽底部设有润滑油出口,所述罐体上连接有液位计;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保温层,所述第一加热线圈沿罐体的侧壁均布,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均布于所述凸起内,所述加热棒竖直设置于罐体中,加热棒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凸起的中心处,所述温度传感器插设在罐体内,所述保温层设于罐体最外侧;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减速电机、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搅拌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座与凸起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位于搅拌轴内,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为锚型搅拌桨,所述锚型搅拌桨的底部与所述凸起顶面相匹配,所述锚型搅拌桨的两侧设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外侧与罐体的侧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积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横向搅拌桨,且横向搅拌桨上设有竖直搅拌叶,长的第二搅拌桨的两侧设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外侧与罐体的侧壁相匹配。本技术中,所述减速电机设于罐体上方,所述搅拌轴与罐体的相交处设有密封轴承。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桨中长的横向搅拌桨和短的横向搅拌桨间隔设置在第一搅拌桨上方的搅拌轴上。该设置可提高搅拌效率,将第二搅拌桨与第一搅拌桨相结合,可将基础油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优选地,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高度和与罐体中物料的最高液位高度相匹配。搅拌组件搅拌时,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可对粘附的物料完全刮除。根据本技术,所述保温层为玻璃纤维棉层。保温层的设置可对罐体进行保温,减少加热组件的能耗。另外,罐体侧壁、凸起和搅拌轴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不妨碍加热组件的加热。本技术中,所述基础油入口和添加剂入口处均设有第一阀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润滑油出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阀门、流量传感器、第二阀门、液位计、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减速电机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采用常规设置,例如包括控制系统和控制面板等,通过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加料量控制、加热和搅拌的开启与停止,加热温度的控制,搅拌速度的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液位的监控等,这些均属于常规设置,根据现有技术均可实现,在此不作赘述。本技术中还包括能够使该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减速电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等的结构及控制均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设置。本技术的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的作用原理包括:开启第一阀门,根据配料比例向罐体中加入适量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关闭第一阀门,开启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在特定温度下对基础油和添加剂进行搅拌,物料混合均匀后,关闭加热组件,开启第二阀门,润滑油排出,排料过程中,搅拌组件可以将罐体侧壁及积油槽中的润滑油刮干净,使润滑油充分排出罐体。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分布于罐体侧壁、罐体底部和罐体中部的加热组件,保证润滑油制备过程中加热更均匀;罐体底部设有凸起,使罐体底部形成积油槽,另外配合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设置使制得的润滑油排出完全;采用特定结构的搅拌组件,可以使基础油和添加剂混合更均匀,混合效率更高;本技术的搅拌装置可提高润滑油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加热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基础油入口2和添加剂入口3,所述罐体1内底面中部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与罐体1的侧壁间形成积油槽,所述积油槽底部设有润滑油出口5,所述罐体1上连接有液位计6;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加热棒9、温度传感器10和保温层11,所述第一加热线圈7沿罐体1的侧壁均布,所述第二加热线圈8均布于所述凸起4内,所述加热棒9竖直设置于罐体1中,加热棒9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凸起4的中心处,所述温度传感器10插设在罐体1内,所述保温层11设于罐体1最外侧;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减速电机12、搅拌轴13和固定于搅拌轴13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轴13为空心轴,所述搅拌轴13的上端与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搅拌轴13的下端通过轴承座14与凸起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9位于搅拌轴13内,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15和第二搅拌桨16,所述第一搅拌桨15为锚型搅拌桨,所述锚型搅拌桨的底部与所述凸起4顶面相匹配,所述锚型搅拌桨的两侧设有第一刮板17,所述第一刮板17的外侧与罐体1的侧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刮板17的底部与所述积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桨16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横向搅拌桨,且横向搅拌桨上设有竖直搅拌叶,长的第二搅拌桨16的两侧设有第二刮板18,所述第二刮板18的外侧与罐体1的侧壁相匹配。所述减速电机12设于罐体1上方,所述搅拌轴13与罐体1的相交处设有密封轴承19。所述第二搅拌桨16中长的横向搅拌桨和短的横向搅拌桨间隔设置在第一搅拌桨15上方的搅拌轴13上。所述第一刮板17和第二刮板18的高度和与罐体1中物料的最高液位高度相匹配。所述保温层11为玻璃纤维棉层。所述基础油入口2和添加剂入口3处均设有第一阀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润滑油出口5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流量传感器、第二阀门、液位计6、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加热棒9、温度传感器10和减速电机12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该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的作用原理包括:开启第一阀门,根据配料比例向罐体1中加入适量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关闭第一阀门,开启搅拌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组件和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基础油入口和添加剂入口,所述罐体内底面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罐体的侧壁间形成积油槽,所述积油槽底部设有润滑油出口,所述罐体上连接有液位计;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保温层,所述第一加热线圈沿罐体的侧壁均布,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均布于所述凸起内,所述加热棒竖直设置于罐体中,加热棒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凸起的中心处,所述温度传感器插设在罐体内,所述保温层设于罐体最外侧;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减速电机、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搅拌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座与凸起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位于搅拌轴内,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为锚型搅拌桨,所述锚型搅拌桨的底部与所述凸起顶面相匹配,所述锚型搅拌桨的两侧设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外侧与罐体的侧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积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横向搅拌桨,且横向搅拌桨上设有竖直搅拌叶,长的第二搅拌桨的两侧设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外侧与罐体的侧壁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加热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组件和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基础油入口和添加剂入口,所述罐体内底面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罐体的侧壁间形成积油槽,所述积油槽底部设有润滑油出口,所述罐体上连接有液位计;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加热棒、温度传感器和保温层,所述第一加热线圈沿罐体的侧壁均布,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均布于所述凸起内,所述加热棒竖直设置于罐体中,加热棒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凸起的中心处,所述温度传感器插设在罐体内,所述保温层设于罐体最外侧;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减速电机、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搅拌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座与凸起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位于搅拌轴内,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为锚型搅拌桨,所述锚型搅拌桨的底部与所述凸起顶面相匹配,所述锚型搅拌桨的两侧设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外侧与罐体的侧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积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横向搅拌桨,且横向搅拌桨上设有竖直搅拌叶,长的第二搅拌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竞刘鼎汤小辉张书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原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