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琅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08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6
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包括储液箱、加料斗、高压气体发生器、排气管、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三通管、出气管、泵、抽液管、输液管、喷嘴、箱体和控制开关;三通管与排气管、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分别连通;排气管远离三通管一端与高压气体发生器连通;第一输气管远离三通管一端与出气管连通;出气管外周面上设置有出气孔;第二输气管远离三通管一端与输液管连通;泵通过抽液管与储液箱连通,泵通过输液管与喷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储液箱内利用气流持续混合多种药液,保证药液分布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消毒喷雾的消毒效果,而且,气流还能加大喷嘴喷洒消毒液的压力,使得喷出的消毒喷雾的扩散范围更大,扩散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
本技术涉及消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
技术介绍
疾病预防包含有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分为针对环境的措施和针对机体的措施。在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中,通过喷洒消毒喷雾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消毒处理,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现有消毒喷洒设备中使用的消毒液一般需要预先配制,将多种药液混合以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液被储存在储液箱内。在喷洒消毒液时,先从储液箱内泵出消毒液,再从喷嘴喷出。多种药液混合而成的消毒液在储液箱内放置后,容易出现分布不均的情况,导致喷洒的消毒喷雾的消毒效果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能在储液箱内利用气流持续混合多种药液,保证药液分布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消毒喷雾的消毒效果,而且,气流还能加大喷嘴喷洒消毒液的压力,使得喷出的消毒喷雾的扩散范围更大,扩散更均匀。(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包括储液箱、加料斗、高压气体发生器、排气管、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三通管、出气管、泵、抽液管、输液管、喷嘴、箱体和控制开关;储液箱、高压气体发生器和泵均设置在箱体内表面上;三通管与排气管、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分别连通;排气管远离三通管一端与高压气体发生器连通;第一输气管远离三通管一端与出气管连通,且该端由上至下伸入至储液箱内部;出气管位于储液箱内部,出气管外周面上设置有出气孔;第二输气管远离三通管一端与输液管连通,第二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泵通过抽液管与储液箱连通,泵通过输液管与喷嘴连通;加料斗与储液箱顶部连通,加料斗贯穿箱体顶部;控制开关设置在箱体外表面上,控制开关与高压气体发生器、泵和第一控制阀分别控制连接;箱体底部设置有脚杯。优选的,储液箱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由上至下伸出至箱体外部,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优选的,输液管上设置有用于抓握的握柄;握柄位于输液管与喷嘴连通一端。优选的,输液管为软管,输液管贯穿箱体。优选的,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放置架;放置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过输液管的进管通道和卡槽;进管通道和卡槽连通设置。优选的,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向高压气体发生器供气的通孔;通孔处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箱体上设置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能在储液箱内利用气流持续混合多种药液,保证药液分布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消毒喷雾的消毒效果,而且,气流还能加大喷嘴喷洒消毒液的压力,使得喷出的消毒喷雾的扩散范围更大,扩散更均匀。通过控制开关启动高压气体发生器,高压气体发生器制造的高压空气依次通过排气管、三通管和第一输气管输送至出气管内,高压空气从出气孔喷出至储液箱内的药液中,多种药液在气流作用下翻滚混合,能够混合均匀。通过控制开关开启第一控制阀和泵,泵通过抽液管和输液管向喷嘴输送消毒液,高压空气依次通过排气管、三通管和第二输气管进入输液管,加大泵输送消毒液的压力,从而使得消毒液能被喷嘴喷出成喷雾,扩散范围更大、更均匀。通过设置脚杯,方便本技术灵活移动,以对不同区域进行消毒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中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储液箱;2、加料斗;3、排液管;301、第二控制阀;4、高压气体发生器;5、排气管;6、第一输气管;7、第二输气管;701、第一控制阀;8、三通管;9、出气管;901、出气孔;10、泵;11、抽液管;12、输液管;13、喷嘴;14、握柄;15、箱体;16、放置架;161、进管通道;162、卡槽;17、控制开关;18、过滤网;19、脚杯;2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包括储液箱1、加料斗2、高压气体发生器4、排气管5、第一输气管6、第二输气管7、三通管8、出气管9、泵10、抽液管11、输液管12、喷嘴13、箱体15和控制开关17;储液箱1、高压气体发生器4和泵10均设置在箱体15内表面上;三通管8与排气管5、第一输气管6和第二输气管7分别连通;排气管5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高压气体发生器4连通;第一输气管6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出气管9连通,且该端由上至下伸入至储液箱1内部;出气管9位于储液箱1内部,出气管9外周面上设置有出气孔901;第二输气管7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输液管12连通,第二输气管7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01;泵10通过抽液管11与储液箱1连通,泵10通过输液管12与喷嘴13连通;加料斗2与储液箱1顶部连通,加料斗2贯穿箱体15顶部;控制开关17设置在箱体15外表面上,控制开关17与高压气体发生器4、泵10和第一控制阀701分别控制连接;箱体15底部设置有脚杯19。本技术能在储液箱1内利用气流持续混合多种药液,保证药液分布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消毒喷雾的消毒效果,而且,气流还能加大喷嘴13喷洒消毒液的压力,使得喷出的消毒喷雾的扩散范围更大,扩散更均匀。通过控制开关17启动高压气体发生器4,高压气体发生器4制造的高压空气依次通过排气管5、三通管8和第一输气管6输送至出气管9内,高压空气从出气孔901喷出至储液箱1内的药液中,多种药液在气流作用下翻滚混合,能够混合均匀。通过控制开关17开启第一控制阀701和泵10,泵10通过抽液管11和输液管12向喷嘴13输送消毒液,高压空气依次通过排气管5、三通管8和第二输气管7进入输液管12,加大泵10输送消毒液的压力,从而使得消毒液能被喷嘴13喷出成喷雾,扩散范围更大、更均匀。通过设置脚杯19,方便本技术灵活移动,以对不同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液箱1底部连通有排液管3;排液管3由上至下伸出至箱体15外部,排液管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0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排液管3和第二控制阀301,能在清洗储液箱1时,开启第二控制阀301,从排液管3排出废水,使用非常方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输液管12上设置有用于抓握的握柄14;握柄14位于输液管12与喷嘴13连通一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握柄14,提高用户抓握的舒适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输液管12为软管,输液管12贯穿箱体15。需要说明的是,输液管12能灵活弯折,使用寿命长,能保证利用喷嘴13喷洒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1)、加料斗(2)、高压气体发生器(4)、排气管(5)、第一输气管(6)、第二输气管(7)、三通管(8)、出气管(9)、泵(10)、抽液管(11)、输液管(12)、喷嘴(13)、箱体(15)和控制开关(17);/n储液箱(1)、高压气体发生器(4)和泵(10)均设置在箱体(15)内表面上;三通管(8)与排气管(5)、第一输气管(6)和第二输气管(7)分别连通;排气管(5)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高压气体发生器(4)连通;第一输气管(6)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出气管(9)连通,且该端由上至下伸入至储液箱(1)内部;出气管(9)位于储液箱(1)内部,出气管(9)外周面上设置有出气孔(901);第二输气管(7)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输液管(12)连通,第二输气管(7)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01);泵(10)通过抽液管(11)与储液箱(1)连通,泵(10)通过输液管(12)与喷嘴(13)连通;加料斗(2)与储液箱(1)顶部连通,加料斗(2)贯穿箱体(15)顶部;控制开关(17)设置在箱体(15)外表面上,控制开关(17)与高压气体发生器(4)、泵(10)和第一控制阀(701)分别控制连接;箱体(15)底部设置有脚杯(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疾病预防控制用消毒喷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1)、加料斗(2)、高压气体发生器(4)、排气管(5)、第一输气管(6)、第二输气管(7)、三通管(8)、出气管(9)、泵(10)、抽液管(11)、输液管(12)、喷嘴(13)、箱体(15)和控制开关(17);
储液箱(1)、高压气体发生器(4)和泵(10)均设置在箱体(15)内表面上;三通管(8)与排气管(5)、第一输气管(6)和第二输气管(7)分别连通;排气管(5)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高压气体发生器(4)连通;第一输气管(6)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出气管(9)连通,且该端由上至下伸入至储液箱(1)内部;出气管(9)位于储液箱(1)内部,出气管(9)外周面上设置有出气孔(901);第二输气管(7)远离三通管(8)一端与输液管(12)连通,第二输气管(7)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01);泵(10)通过抽液管(11)与储液箱(1)连通,泵(10)通过输液管(12)与喷嘴(13)连通;加料斗(2)与储液箱(1)顶部连通,加料斗(2)贯穿箱体(15)顶部;控制开关(17)设置在箱体(15)外表面上,控制开关(17)与高压气体发生器(4)、泵(10)和第一控制阀(701)分别控制连接;箱体(15)底部设置有脚杯(19)。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琅贺万静陈美
申请(专利权)人:谢琅贺万静陈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