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子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57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子水泵,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转子铁芯包括第一转子铁芯和设于第一转子铁芯外围的第二转子铁芯,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围和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之间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径向永磁体槽,第二转子铁芯上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切向永磁体槽,径向永磁体槽和切向永磁体槽沿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设置,切向永磁体槽贯通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且和与之相邻的两个径向永磁体槽相互连通;多个永磁体包括设于径向永磁体槽内的径向永磁体及设于切向永磁体槽内的切向永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转子,解决了电机定、转子间气隙过大导致的气隙磁密低、磁场较弱、永磁体漏磁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子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一种电机和一种电子水泵。
技术介绍
近年来,汽车发动机冷却呈现电子化和集成化趋势,对电子水泵的内部冷却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冷却措施要求电子水泵的定、转子之间具有较大气隙,然而电子水泵的定、转子间气隙过大容易造成电子水泵的磁场较弱、永磁体漏磁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转子的电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的电子水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包括第一转子铁芯和设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外围的第二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围和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之间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径向永磁体槽,所述第二转子铁芯上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切向永磁体槽,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和所述切向永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设置,所述切向永磁体槽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且和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槽相互连通;和多个永磁体,包括设于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内的径向永磁体及设于所述切向永磁体槽内的切向永磁体,所述径向永磁体沿径向磁化,所述切向永磁体沿切向磁化。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转子,沿径向磁化的径向永磁体和沿切向磁化的切向永磁体,使电机转子形成混合磁路,混合磁路能够提供更大的磁通量,从而增强电机的气隙磁场,进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径向永磁体槽将转子铁芯分为内、外两部分铁芯冲片,切向永磁体槽贯通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且和与之相邻的两个径向永磁体槽相互连通,也即切向永磁体槽和与之相邻的两个径向永磁体槽之间无磁桥,从而相应地减少磁桥漏磁,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很好地解决了电机定、转子间气隙过大导致的气隙磁密低、磁场较弱、永磁体漏磁多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电机转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切向永磁体槽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使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沿周向分为若干个分瓣铁芯,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瓣铁芯之间形成一所述切向永磁体槽。上述方案也即切向永磁体槽的内外侧都断开,转子铁芯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槽(切向永磁体槽和径向永磁体槽统称为永磁体槽)相互连通,这样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切向永磁体槽外侧部位的漏磁量,解决现有电机漏磁多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在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槽的交汇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作为所述切向永磁体的支撑面,且所述支撑面的宽度小于对应的所述切向永磁体槽的槽口宽度。利用凸台支撑切向永磁体,也即利用凸台对切向永磁体的内端进行定位,确保切向永磁体在切向永磁体槽内的定位与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切向永磁体槽邻近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的部位设有沿切向对向延伸的两个限位台,两个所述限位台之间形成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的开口。利用两个限位台对切向永磁体的外端进行限位,从而与凸台结构配合对切向永磁体进行定位,确保切向永磁体在切向永磁体槽内的定位与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形成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围,所述第二槽壁形成于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中至少一个的两端设有向另一个凸出的限位部,所述径向永磁体被限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利用两个限位部对径向永磁体的两端进行限位,确保径向永磁体在径向永磁体槽内的定位与安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机转子包括:注塑体,所述注塑体用于对安装有所述永磁体的所述转子铁芯进行整体包塑。电机转子的转子铁芯与永磁体组装完成后,进行整体包塑,从而利用注塑体解决电机转子的密封问题,达到转子铁芯防锈的目的,且使得电机转子的机械强度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子铁芯上开设有第一注塑通孔,所述第二转子铁芯上开设有第二注塑通孔,所述注塑体填充所述第一注塑通孔和所述第二注塑通孔。上述设计可以确保注塑体与第一转子铁芯、注塑体与第二转子铁芯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整个电机转子的机械强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径向永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切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子铁芯沿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槽的中心线所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注塑通孔;所述切向永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沿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向永磁体槽的中心线所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开设有所述第二注塑通孔。上述设计使得整个电机转子的结构对称性更好,机械强度更高。优选地,第一注塑通孔和第二注塑通孔均为轴向注塑通孔。当然,注塑通孔不限于上述具体布置形式,可以根据电机转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与调整,并且各注塑通孔的具体尺寸也可以根据电机转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与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任意的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均通过所述注塑体相互隔离,使任意的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不相互接触。注塑体本身不导磁,能够进一步加固电机转子的结构,提高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注塑体具有永磁体槽空隙注塑体,用于填充所述径向永磁体和所述径向永磁体槽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切向永磁体和所述切向永磁体槽之间的空隙,以利用注塑体进一步加固电机转子的结构,提高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注塑体具有第二转子铁芯磁桥部位注塑体,用于填充邻近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部位且位于所述切向永磁体外侧的所述切向永磁体槽,以利用注塑体进一步加固电机转子的结构,提高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径向永磁体的表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切向永磁体的表面积,所述径向永磁体的磁性能低于所述切向永磁体的磁性能。由于切向转子结构的聚磁能力好,上述设计可以使电机具有更大的磁通量,从而提高电机的气隙磁密。当然,也可以设计切向永磁体的表面积小于或等于径向永磁体的表面积,且切向永磁体的磁性能低于径向永磁体的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转子。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因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转子,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转子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水泵,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注塑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子铁芯,包括第一转子铁芯和设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外围的第二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围和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之间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径向永磁体槽,所述第二转子铁芯上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切向永磁体槽,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和所述切向永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设置,所述切向永磁体槽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且和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槽相互连通;和/n多个永磁体,包括设于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内的径向永磁体及设于所述切向永磁体槽内的切向永磁体,所述径向永磁体沿径向磁化,所述切向永磁体沿切向磁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铁芯,包括第一转子铁芯和设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外围的第二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围和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之间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径向永磁体槽,所述第二转子铁芯上沿周向形成若干个切向永磁体槽,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和所述切向永磁体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设置,所述切向永磁体槽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且和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槽相互连通;和
多个永磁体,包括设于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内的径向永磁体及设于所述切向永磁体槽内的切向永磁体,所述径向永磁体沿径向磁化,所述切向永磁体沿切向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向永磁体槽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使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沿周向分为若干个分瓣铁芯,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瓣铁芯之间形成一所述切向永磁体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在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永磁体槽的交汇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作为所述切向永磁体的支撑面,且所述支撑面的宽度小于对应的所述切向永磁体槽的槽口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向永磁体槽邻近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的部位设有沿切向对向延伸的两个限位台,两个所述限位台之间形成贯通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围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永磁体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形成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围,所述第二槽壁形成于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内侧,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中至少一个的两端设有向另一个凸出的限位部,所述径向永磁体被限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渝葛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