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08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配油轴设于壳体内,壳体两端通过骨架密封法兰与配油轴固定连接,骨架密封法兰与配油轴之间设有骨架密封板,骨架密封板外侧设有泄露盖板,壳体内壁一侧与配油轴之间设有倒车轴承,壳体内壁另一侧与配油轴之间设有正车轴承,壳体下方内壁与配油轴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润滑油进口设于润滑油油腔下方,内油管设于配油轴内,内油管两侧设有支撑块,销轴设于内油管中部,销轴两端通过销轴衬套设于配油轴内部,正车轴承、倒车轴承、壳体和配油轴之间设有第三内腔,壳体下方设有浮动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高压正车油、高压倒车油、低压润滑油,共同三路润滑油来润滑冷却正车轴承和倒车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油器
,具体为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
技术介绍
船用可调螺距螺旋桨轴上配油器是实现给可调桨调距液压缸供油的重要组成部件,一般来说,配油器安装在齿轮箱输出轴的前端,但对于低速柴油机来说没有齿轮箱,固定桨改造可调桨时候一般不去更换齿轮箱,内部油管太长的长轴系的可调桨其油管系统安全稳定性差,因此需要采用轴上配油器,以解决齿轮箱不能安装可调桨配油器的时候,即在推进轴系上直接安装配油器。配油器的功能是分配液压油和反馈螺距调节信号,通过反馈环两侧的配油环分配液压油进出可调桨调距油缸,可调桨调距油缸内部的活塞通过内外油管系统与反馈环连接,这样反馈环与调距油缸活塞的轴向运动一致。反馈装置的反馈信号是通过反馈环轴向运动的位置变化,反馈装置安装在配油壳上,同时配油轴上安装了两个轴承,需要采用一定方式润滑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采用正车油、倒车油、润滑油共同三路润滑油来润滑冷却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包括配油轴、泄漏盖板、骨架密封板、骨架密封法兰、倒车轴承、正车轴承、壳体、泄露油口、倒车油油腔、正车油油腔、润滑油油腔、润滑油进口、油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油管、支撑块、销轴、销轴衬套、第三内腔、反馈滑块、反馈滑槽、浮动限位组件、第一润滑油出口、第二润滑油出口、第三润滑油出口、盖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配油轴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两端通过骨架密封法兰与配油轴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密封法兰与配油轴之间设有骨架密封板,所述骨架密封板外侧设有泄露盖板,所述泄露盖板内设有泄露油口,所述壳体内壁一侧与配油轴之间设有倒车轴承,所述壳体内壁另一侧与配油轴之间设有正车轴承,所述倒车油油腔贯穿壳体、倒车轴承与配油轴相通,所述正车油油腔贯穿壳体、正车轴承与配油轴相通,所述壳体下方内壁与配油轴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所述润滑油进口设于所述润滑油油腔下方,所述润滑油油腔两侧设有油孔,所述油孔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内油管设于所述配油轴内,所述内油管两侧设有支撑块,所述销轴设于所述内油管中部,所述销轴与所述内油管呈垂直结构,所述销轴两端通过销轴衬套设于所述配油轴内部,所述正车轴承、倒车轴承、壳体和配油轴之间设有第三内腔,所述销轴衬套设于所述第三内腔内,所述销轴衬套侧边设有反馈滑块,所述配油轴外侧设有反馈滑槽,所述反馈滑块与反馈滑槽相适配,所述壳体下方设有浮动限位组件,所述倒车轴承内设有第一润滑油出口,所述正车轴承内设有第二润滑油出口,所述第三内腔内设有第三润滑油出口,所述第三内腔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浮动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销、限位块、过渡块以及基座板。优选的,基座板设于所述壳体下方,所述基座板上方两侧设有过渡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过渡块上方,所述限位销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连接,所述限位销另一端通过限位块设于所述基座板内部。优选的,倒车轴承、正车轴承与壳体之间均采用过盈安装方式,所述倒车轴承、正车轴承与配油轴之间均采用小间隙安装方式。优选的,支撑块与所述配油轴过盈安装,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内油管间隙安装。优选的,反馈滑块上方设有反馈窗口。优选的,配油轴一侧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于配油轴侧壁。优选的,盖板两端通过第二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壳体外侧设有重力油箱,所述重力油箱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润滑油油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高压正车油、高压倒车油、低压润滑油,共同三路润滑油来润滑冷却正车轴承和倒车轴承,以解决齿轮箱不能安装可调桨配油器的时候,同时由于轴上配油器需要采用倒车轴承与正车轴承,冷却配油轴在旋转的时候产生的热量。(2)本专利技术通过内油管的支撑块实现倒车油油腔、正车油油腔与润滑油油腔的有效隔离分开,内油管驱动销轴衬套带动反馈块运动,实现配油器的液压油分配、反馈螺距调节信号以及冷却功能。(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油孔,让润滑油从润滑油进口进入润滑油油腔时,通过壳体的油孔进入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由于正车轴承、倒车轴承与壳体接触,润滑油通过壳体的油孔的时候同时冷却了正车轴承、倒车轴承与壳体。(4)本实用通过在壳体、倒车轴承与配油轴设置倒车油油腔,在壳体、正车轴承与配油轴设置正车油油腔,实现可调桨调距功能,同时此处润滑油还可以冷却正车轴承和倒车轴承。(5)本专利技术中倒车轴承、正车轴承与壳体采用过盈安装,倒车轴承、正车轴承与配油轴采用小间隙安装,倒车轴承、正车轴承与配油轴之间的间隙可以泄漏一定流量的液压油,可以冷却倒车轴承、正车轴承。(6)本专利技术设置温度传感器来监测油温,当油温过高时候,可以提供信号给液压站,使其提供温度低、流量大的低压液压油,用于冷却正车轴承和倒车轴承。(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骨架密封板的外侧设置泄漏盖板,泄漏盖板设置泄漏油口,即使骨架密封板出现损害时,此处还可以通过泄露油口,将润滑油及时回收。(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浮动限位结构,防止配油器壳体的轴向运动,同时还给配油器壳体及其轴承一定的浮动,实现配油器的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配油器冷却装置整体结构图。图中:1-配油轴;2-泄漏盖板;3-骨架密封板;4-骨架密封法兰;5-倒车轴承;6-正车轴承;7-壳体;8-泄露油口;9-倒车油油腔;10-正车油油腔;11-润滑油油腔;12-润滑油进口;13-油孔;14-第一内腔;15-第二内腔;16-内油管;17-支撑块;18-销轴;19-销轴衬套;20-第三内腔;21-反馈滑块;22-反馈滑槽;23-浮动限位组件;24-第一润滑油出口;25-第二润滑油出口;26-第三润滑油出口;27-盖板;28-温度传感器;29-反馈窗口;30-端盖;31-第一螺栓;32-第二螺栓;33-重力油箱;231-限位销;232-限位块;233-过渡块;234-基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包括配油轴1、泄漏盖板2、骨架密封板3、骨架密封法兰4、倒车轴承5、正车轴承6、壳体7、泄露油口8、倒车油油腔9、正车油油腔10、润滑油油腔11、润滑油进口12、油孔13、第一内腔14、第二内腔15、内油管16、支撑块17、销轴18、销轴衬套19、第三内腔20、反馈滑块21、反馈滑槽22、浮动限位组件23、第一润滑油出口24、第二润滑油出口25、第三润滑油出口26、盖板27以及温度传感器28,配油轴1设于壳体7内,壳体7两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油轴(1)、泄漏盖板(2)、骨架密封板(3)、骨架密封法兰(4)、倒车轴承(5)、正车轴承(6)、壳体(7)、泄露油口(8)、倒车油油腔(9)、正车油油腔(10)、润滑油油腔(11)、润滑油进口(12)、油孔(13)、第一内腔(14)、第二内腔(15)、内油管(16)、支撑块(17)、销轴(18)、销轴衬套(19)、第三内腔(20)、反馈滑块(21)、反馈滑槽(22)、浮动限位组件(23)、第一润滑油出口(24)、第二润滑油出口(25)、第三润滑油出口(26)、盖板(27)以及温度传感器(28),所述配油轴(1)设于所述壳体(7)内,所述壳体(7)两端通过骨架密封法兰(4)与配油轴(1)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密封法兰(4)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骨架密封板(3),所述骨架密封板(3)外侧设有泄露盖板(2),所述泄露盖板(2)内设有泄露油口(8),所述壳体(7)内壁一侧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倒车轴承(5),所述壳体(7)内壁另一侧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正车轴承(6),所述倒车油油腔(9)贯穿壳体(7)、倒车轴承(5)与配油轴(1)相通,所述正车油油腔(10)贯穿壳体(7)、正车轴承(6)与配油轴(1)相通,所述壳体(7)下方内壁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11),所述润滑油进口(12)设于所述润滑油油腔(11)下方,所述润滑油油腔(11)两侧设有油孔(13),所述油孔(13)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内腔(14)和第二内腔(15),所述内油管(16)设于所述配油轴(1)内,所述内油管(16)两侧设有支撑块(17),所述销轴(18)设于所述内油管(16)中部,所述销轴(18)与所述内油管(16)呈垂直结构,所述销轴(18)两端通过销轴衬套(19)设于所述配油轴(1)内部,所述正车轴承(6)、倒车轴承(5)、壳体(7)和配油轴(1)之间设有第三内腔(20),所述销轴衬套(19)设于所述第三内腔(20)内,所述销轴衬套(19)侧边设有反馈滑块(21),所述配油轴(1)外侧设有反馈滑槽(22),所述反馈滑块(21)与反馈滑槽(22)相适配,所述壳体(7)下方设有浮动限位组件(23),所述倒车轴承(5)内设有第一润滑油出口(24),所述正车轴承(6)内设有第二润滑油出口(25),所述第三内腔(20)内设有第三润滑油出口(26),所述第三内腔(20)上方设有盖板(27),所述盖板(27)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油轴(1)、泄漏盖板(2)、骨架密封板(3)、骨架密封法兰(4)、倒车轴承(5)、正车轴承(6)、壳体(7)、泄露油口(8)、倒车油油腔(9)、正车油油腔(10)、润滑油油腔(11)、润滑油进口(12)、油孔(13)、第一内腔(14)、第二内腔(15)、内油管(16)、支撑块(17)、销轴(18)、销轴衬套(19)、第三内腔(20)、反馈滑块(21)、反馈滑槽(22)、浮动限位组件(23)、第一润滑油出口(24)、第二润滑油出口(25)、第三润滑油出口(26)、盖板(27)以及温度传感器(28),所述配油轴(1)设于所述壳体(7)内,所述壳体(7)两端通过骨架密封法兰(4)与配油轴(1)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密封法兰(4)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骨架密封板(3),所述骨架密封板(3)外侧设有泄露盖板(2),所述泄露盖板(2)内设有泄露油口(8),所述壳体(7)内壁一侧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倒车轴承(5),所述壳体(7)内壁另一侧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正车轴承(6),所述倒车油油腔(9)贯穿壳体(7)、倒车轴承(5)与配油轴(1)相通,所述正车油油腔(10)贯穿壳体(7)、正车轴承(6)与配油轴(1)相通,所述壳体(7)下方内壁与配油轴(1)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11),所述润滑油进口(12)设于所述润滑油油腔(11)下方,所述润滑油油腔(11)两侧设有油孔(13),所述油孔(13)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内腔(14)和第二内腔(15),所述内油管(16)设于所述配油轴(1)内,所述内油管(16)两侧设有支撑块(17),所述销轴(18)设于所述内油管(16)中部,所述销轴(18)与所述内油管(16)呈垂直结构,所述销轴(18)两端通过销轴衬套(19)设于所述配油轴(1)内部,所述正车轴承(6)、倒车轴承(5)、壳体(7)和配油轴(1)之间设有第三内腔(20),所述销轴衬套(19)设于所述第三内腔(20)内,所述销轴衬套(19)侧边设有反馈滑块(21),所述配油轴(1)外侧设有反馈滑槽(22),所述反馈滑块(21)与反馈滑槽(22)相适配,所述壳体(7)下方设有浮动限位组件(23),所述倒车轴承(5)内设有第一润滑油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永东陈生华吉青山陈宝嘉赵德鑫赵嘉玮陈代明史东伟马君亭梅荟翠钱朋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