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00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包括第一水平梁、第二水平梁、连接器和可伸缩的吊杆;所述第一水平梁与第二水平梁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器倾斜固定插入在第一水平梁中;所述连接器的两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具有球形中空部分的球铰外壳、若干固定插柱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插柱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球铰外壳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能够嵌入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中;所述吊杆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球铰珠,所述球铰珠设置在球铰外壳内,球铰珠上设有若干供固定插柱插入的固定插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意在解决传统吊杆单向受力无法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公开了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
技术介绍
屋顶或各楼层悬挂在立柱(井筒、塔架)上的建筑,又称悬吊式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用分散的钢索和吊杆承担屋顶和楼板的重量,充分发挥钢材的力学性能,因而可增大结构跨度和减少材料用量,并可使建筑的形式富于变化。悬吊式建筑的各楼层一般统称悬挂结构,悬挂结构包括楼板、若干水平梁、吊杆和连接器;其中楼板设置在水平梁上,连接器设置在两个水平梁的交点处,吊杆与连接器连接,连接器、水平梁和吊杆的连接位置称为节点。施工时,一般是先安装水平梁,同时设置临时支撑杆以支撑水平梁,然后再将连接器固定连接在水平梁上,再将吊杆固定连接在连接器上,完成第一层楼层的建筑安装。第一层楼层的悬挂结构安装完成后再在第二层继续安装水平梁、临时支撑杆、连接器和吊杆,且此时第一层的吊杆的上端与第二层的连接器下端固定连接,再继续安装第三层悬挂结构,直到将最顶层的吊杆与屋顶桁架固定连接。上述的施工方法存在一些缺点:1、吊杆直接与连接器固定连接(一般为焊接),所以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层高固定,无法进行调节;2、吊杆长度固定,将其固定连接在上下两个连接器之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悬挂结构变形会导致吊杆可能受压,而吊杆在设计状态时受拉,所以吊杆受压会造成其损坏或破坏;3、部分悬挂结构非对称结构侧向变形引发吊杆侧向受力,吊杆长期侧向受力会导致损坏或断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以解决吊杆无法调节方向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包括第一水平梁、第二水平梁、连接器和可伸缩的吊杆;所述第一水平梁与第二水平梁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器倾斜固定插入在第一水平梁中;所述连接器的两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具有球形中空部分的球铰外壳、若干固定插柱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插柱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球铰外壳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能够嵌入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中;所述吊杆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球铰珠,所述球铰珠设置在球铰外壳内,球铰珠上设有若干供固定插柱插入的固定插孔。可选地,所述球铰外壳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球铰珠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纳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接触;所述球铰珠在任意方向上可转动角度小于10°。可选地,所述吊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设有中空腔,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同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中空腔内;所述中空腔内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滑杆连接。可选地,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若干加强环和若干支撑架,所述加强环与支撑架间隔设置,加强环的外壁与中空腔的内壁滑动接触;最上方的加强环固定设置在滑杆上,最下方的加强环设置在中空腔内,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围成正方形,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加强环铰接。可选地,所述中空腔内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设有圆形的挡片,最下方的加强环上设有若干供固定杆穿过的固定孔,所述挡片与加强环上远离固定杆的一侧相抵。可选地,所述滑杆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弧形槽,弧形槽的底部设有沿轴向贯穿滑杆的第一加强孔,所述加强环上设有与第一加强孔对齐的第二加强孔,所述第一加强孔和第二加强孔中能够插入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能够固定设置在弧形槽上。可选地,所述弧形槽上嵌入有第二焊接块。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的吊杆与连接器采用球铰的方式连接,所以吊杆能够万向转动,当吊杆受到侧向施力时,吊杆能够自行转动一定角度来适应侧向受力。同时,本方案中在球铰珠和球铰外壳中分别设置了限位槽和限位块,以限制吊杆的可转动角度,防止吊杆因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第一水平梁和第二水平梁垮塌。本方案中还设置有安装板和固定插柱,当吊杆转动完成后,这两者能够将球铰珠固定在球铰外壳上,提高结构稳定性。2、本方案中的吊杆能够伸缩,且采用伸缩缸的方式来改变吊杆长度时精确度更高,操作相对简单方便。当吊杆中的第二杆部向外伸出时,中空腔内的空隙部分变大,所以其结构强度会有所降低,而吊杆在施工过程中受力变化较为复杂,结构强度降低后可能会损坏。本方案中设置有加强环,当第二杆部向外伸出时,最下方加强环在挡片作用下无法向上移动,此时加强环之间的支撑杆开始转动,相邻两个加强环逐渐分离,直到支撑杆无法转动,所以加强环能够分布在中空腔内,以提高中空腔的结构强度,避免吊杆在施工过程中变形损坏。3、采用伸缩缸的方式还能够精确控制吊杆长度,以精确调节层间间距和吊杆内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水平梁、第二水平梁和连接器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吊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空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撑杆与铰支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水平梁1、第二水平梁2、临时支撑件3、连接头4、安装板5、第一杆部6、第二杆部7、固定套8、球铰珠9、固定插孔10、推板11、连接器12、第一焊接块13、焊接口14、安装槽15、固定插柱16、限位块17、第二插孔18、连接槽19、插杆20、第一插孔21、第二螺孔22、中空腔23、滑杆24、加强环25、支撑杆26、固定杆27、挡片28、弧形槽29、第一加强孔30、第二加强孔31、加强杆32、第二焊接块33、限位槽34、连接卡块35、连接卡槽36、卡入口37、伸缩缸38、铰接块39、轴孔40、铰支座41、固定卡块42、弹簧槽43、弹簧44、固定卡槽45。实施例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所示: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包括第一水平梁1、第二水平梁2、临时支撑件3、连接器12、可伸缩的吊杆和固定套8。每层悬挂结构的第一水平梁1长度均不同,且从下往上,第一水平梁1长度逐渐增加。第一水平梁1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建筑的剪力墙上,第一水平梁1的外侧端上竖直倾斜贯穿设有连接槽19。第一水平梁1的外侧端水平设有若干第一插孔21,第一插孔21水平穿过连接槽19,第一插孔21中滑动接触设有插杆20,若干插杆20的外侧端均固定在推板11上。连接器12的中部水平设有第二插孔18,当连接器12插入到连接槽19中时,第二插孔18与第一插孔21对齐,然后插杆20插入到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18中,推板11再与第一水平梁1焊接。第一水平梁1外侧端的两侧设有凹字形的焊接口14,第二水平梁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与焊接口14配合的第一焊接块13,第一焊接块13焊接在焊接口14中。第一水平梁1的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临时支撑件3,临时支撑件3的上端转动设置在建筑的剪力墙上。连接器12的两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4。连接头4包括具有球形中空部分的球铰外壳、若干固定插柱16和安装板5。固定插柱16焊接设置在安装板5的内侧。球铰外壳沿周向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平梁、第二水平梁、连接器和可伸缩的吊杆;所述第一水平梁与第二水平梁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器倾斜固定插入在第一水平梁中;所述连接器的两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具有球形中空部分的球铰外壳、若干固定插柱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插柱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球铰外壳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能够嵌入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中;所述吊杆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球铰珠,所述球铰珠设置在球铰外壳内,球铰珠上设有若干供固定插柱插入的固定插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平梁、第二水平梁、连接器和可伸缩的吊杆;所述第一水平梁与第二水平梁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器倾斜固定插入在第一水平梁中;所述连接器的两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具有球形中空部分的球铰外壳、若干固定插柱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插柱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球铰外壳沿周向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能够嵌入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中;所述吊杆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球铰珠,所述球铰珠设置在球铰外壳内,球铰珠上设有若干供固定插柱插入的固定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外壳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球铰珠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纳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接触;所述球铰珠在任意方向上可转动角度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结构钢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设有中空腔,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同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中空腔内;所述中空腔内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滑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林张铭马晓辉赵宇超周晓莉景皓莹刘晓陈瑞张英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