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200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沟槽;步骤二:沟槽侧壁支护结构的安装;步骤三:装配式管座的安装;将管座放置进沟槽内,然后相邻管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步骤四:雨污分流管安装于管座内;管座内设置有夹持组件,将雨污分流管放置进夹持组件上,然后通过设置于夹持组件上的抵紧组件对雨污分流管进行抵紧限位;步骤五:盖合管座盖并且依次拔出若干并列的拔出Z型钢板桩;步骤六:进行沟槽的回填和压实。本发明专利技术其通过在沟槽上安装可现场装配式的管座,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管座相比,具有缩短施工时间,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对雨污分流管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用于被污染的河流。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在施工时,一般先开挖管道沟槽,再安装基坑支护结构于沟槽的侧壁上,然后进行雨污分流管道的安装,最后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的回收以及沟槽的回填。在一些土质疏松的地带施工时,直接将雨污分流管道放置于开挖好的沟槽内,由于土质疏松的影响,再加上用于市政工程上的雨污分流管道一般较为庞大且笨重;由此,放置于沟槽内的雨污分流管道会出现下陷的情况发生,且同一地带不同位置上的雨污分流管道下陷程度不一,从而使相邻的雨污分流管道之间的连接发生错位弯曲,进而易使雨污分流管道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通过在沟槽上安装可现场装配式的管座,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管座相比,具有缩短施工时间,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对雨污分流管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沟槽;采用挖掘机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挖掘机开挖沟槽,然后采用人工清槽,确保沟槽底壁平整;步骤二:沟槽侧壁支护结构的安装;采用静压法施打逐一打入Z型钢板桩,使若干Z型钢板桩并列成排形成基坑支护结构;步骤三:装配式管座的安装;将管座放置进沟槽内,然后相邻管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步骤四:雨污分流管安装于管座内;管座内设置有夹持组件,将雨污分流管放置进夹持组件上,然后通过设置于夹持组件上的抵紧组件对雨污分流管进行抵紧限位;步骤五:盖合管座盖并且依次拔出若干并列的拔出Z型钢板桩;管座盖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管座的上方开口;步骤六:进行沟槽的回填和压实;使用土回填沟槽,采用压实机将回填后的土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座可现场或者在工厂内装配好运输到现场,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管座相比,减少了水泥凝固的时间,起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于此同时,管座的存在增大雨污分流管与沟槽底壁接触面积,从而对雨污分流管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的同时,也有效减少雨污分流管由于沟槽底壁疏松而下陷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三中,所述管座包括支撑板以及沿支撑板的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的侧板,同一所述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前一所述侧板上的第一插槽与后一所述侧板上的第二插槽相互拼接共同形成容纳槽,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容纳槽插接配合的插接件以及设置于容纳槽内的用于将插接件固定于容纳槽内的锁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件插接进前一管座和后一管座所形成的容纳槽内,然后通过锁定件对插接件进行锁定,使得相邻两管座之间拼接完成,该固定连接方式比起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管座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包括一端与容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的锁定杆、转动连接于锁定杆远离容纳槽底壁一端的锁定块和设置于插接件上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块和锁定孔均设置为矩形,且锁定块的截面形状大小小于锁定孔的截面形状大小,所述锁定块穿过锁定孔与插接件背对容纳槽的一侧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孔穿过锁定块和锁定杆,然后转动锁定块使得锁定块与插接件相抵紧,由此将插接件固定于容纳槽内,该锁定方式简单、便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锁定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锁定件的设置使得插接件更加紧固的锁定于容纳槽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件背对容纳槽底壁的一侧中部铰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环将解锁后的插接件从容纳槽内取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中,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槽口竖直向上铰接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铰接槽内的连接体以及设置于连接体背对铰接槽底壁一侧中部且均与连接体铰接的两弧形夹板,两所述弧形夹板的弧口相对设置,两所述弧形夹板形成容纳雨污分流管的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弧形夹板所形成的空腔用于夹持放置于管座内的雨污分流管,以对安装于管座内的雨污分流管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雨污分流管在不同管座内拼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中,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开设于弧形夹板远离连接体一端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远离其头部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延伸至空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穿过螺纹孔的一端与雨污分流管的外周面相抵紧,对安装于夹持组件内的雨污分流管起到紧固的作用,有效减少雨污分流管于夹持组件内晃动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五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侧板远离支撑板一侧中部的第一榫槽、开设于管座盖上且与第一榫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榫槽以及插设于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内的木榫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木榫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接进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内,由此将管座盖固定于管座上,管座盖的设置对管座内的雨污分流管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雨污分流管被泥土中的微生物腐蚀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管座可现场或者在工厂内装配好运输到现场,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管座相比,减少了水泥凝固的时间,起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于此同时,管座的存在增大雨污分流管与沟槽底壁接触面积,从而对雨污分流管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的同时,也有效减少雨污分流管由于沟槽底壁疏松而下陷的情况发生;2.将插接件插接进前一管座和后一管座所形成的容纳槽内,然后通过锁定件对插接件进行锁定,使得相邻两管座之间拼接完成,该固定连接方式比起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管座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Z型钢板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管座、管座盖、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沟槽;11、砂浆找平层;12、Z型钢板桩;121、底板;122、腹板;123、锁口;2、管座;21、支撑板;211、铰接槽;22、侧板;221、第一插槽;222、第二插槽;223、容纳槽;3、连接组件;31、插接件;311、连接块;312、半圆连接板;313、拉环;32、锁定件;321、锁定杆;322、锁定块;323、锁定孔;4、雨污分流管;5、夹持组件;51、连接体;52、弧形夹板;6、抵紧组件;61、螺栓;7、管座盖;8、固定组件;81、第一榫槽;82、第二榫槽;83、木榫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1.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沟槽(1);采用挖掘机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挖掘机开挖沟槽(1),然后采用人工清槽,确保沟槽(1)底壁平整;/n步骤二:沟槽(1)侧壁支护结构的安装;采用静压法施打逐一打入Z型钢板桩(12),使若干Z型钢板桩(12)并列成排形成基坑支护结构;/n步骤三:装配式管座(2)的安装;将管座(2)放置进沟槽(1)内,然后相邻管座(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进行固定连接;/n步骤四:雨污分流管(4)安装于管座(2)内;管座(2)内设置有夹持组件(5),将雨污分流管(4)放置进夹持组件(5)上,然后通过设置于夹持组件(5)上的抵紧组件(6)对雨污分流管(4)进行抵紧限位;/n步骤五:盖合管座(2)盖并且依次拔出若干并列的拔出Z型钢板桩(12);管座(2)盖通过固定组件(8)固定于管座(2)的上方开口;/n步骤六:进行沟槽(1)的回填和压实;使用土回填沟槽(1),采用压实机将回填后的土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实。/n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沟槽(1);采用挖掘机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挖掘机开挖沟槽(1),然后采用人工清槽,确保沟槽(1)底壁平整;
步骤二:沟槽(1)侧壁支护结构的安装;采用静压法施打逐一打入Z型钢板桩(12),使若干Z型钢板桩(12)并列成排形成基坑支护结构;
步骤三:装配式管座(2)的安装;将管座(2)放置进沟槽(1)内,然后相邻管座(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四:雨污分流管(4)安装于管座(2)内;管座(2)内设置有夹持组件(5),将雨污分流管(4)放置进夹持组件(5)上,然后通过设置于夹持组件(5)上的抵紧组件(6)对雨污分流管(4)进行抵紧限位;
步骤五:盖合管座(2)盖并且依次拔出若干并列的拔出Z型钢板桩(12);管座(2)盖通过固定组件(8)固定于管座(2)的上方开口;
步骤六:进行沟槽(1)的回填和压实;使用土回填沟槽(1),采用压实机将回填后的土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管座(2)包括支撑板(21)以及沿支撑板(21)的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的侧板(22),同一所述侧板(22)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221)和第二插槽(222),前一所述侧板(22)上的第一插槽(221)与后一所述侧板(22)上的第二插槽(222)相互拼接共同形成容纳槽(223),所述连接组件(3)设置于容纳槽(223)内,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与容纳槽(223)插接配合的插接件(31)以及设置于容纳槽(223)内的用于将插接件(31)固定于容纳槽(223)内的锁定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2)包括一端与容纳槽(223)的底壁固定连接的锁定杆(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赐标黄利丰陈楚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