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79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包括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喷头,喷头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进水软管连接至对应的分控管路,分控管路的进水口均连接至混合管道,混合管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微型吸水泵的出水口,微型吸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软管连接至药箱的出水接头,药箱内设有低液位传感器,药箱的中部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底部安装有过滤器,出液管的上端部伸出药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简化生产环节,降低劳动成本和施药成本,既改善了传统作业方法,又提高了作业效果;结构简单,轻简智能、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成本不高,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保施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生产中,植保打药作为田间管理的必要措施,被种植户广泛使用。但打药作业往往是与其他耕种管收几个环节分开执行,比如大田作物生产就分:耕田、施肥、播种、打药、收割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是独立的,分开进行作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们认为:相关作业环节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比如除草环节就可以实现与播种同步进行,如播种-除草同步、插秧-除草同步等。这样既可以节省作业时间、降低人工和药剂投入,更因为防治及时防治效果会更好,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传统上,为了解决田间草害问题,一般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除草方案,即在耕整土地时用封闭性除草剂进行一次封闭;待播种或移栽结束时再进行二次除杀;后期,由于田间高低不平,会有许多恶性杂草封闭不住,必须在15-20天内进行茎叶补杀除草,此时,由于草龄过大,多采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甲四氯等成本比较高的除草剂,这些除草剂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用量比较大,容易造成田间农药残留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包括有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上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喷头(2),所述喷头(2)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进水软管(3)连接至对应的分控管路(4),所述分控管路(4)上分别安装有分控阀(5),所述分控管路(4)的进水口均连接至混合管道(6),所述混合管道(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微型吸水泵(7)的出水口,所述微型吸水泵(7)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软管连接至药箱(8)的出水接头,所述药箱(8)内设有低液位传感器(9),所述药箱(8)的中部安装有出液管(10),所述出液管(10)的底部安装有过滤器(11),所述出液管(10)的上端部伸出药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包括有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上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喷头(2),所述喷头(2)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进水软管(3)连接至对应的分控管路(4),所述分控管路(4)上分别安装有分控阀(5),所述分控管路(4)的进水口均连接至混合管道(6),所述混合管道(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微型吸水泵(7)的出水口,所述微型吸水泵(7)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软管连接至药箱(8)的出水接头,所述药箱(8)内设有低液位传感器(9),所述药箱(8)的中部安装有出液管(10),所述出液管(10)的底部安装有过滤器(11),所述出液管(10)的上端部伸出药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上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方便固定安装在设备上的安装卡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2)为喷雾扇面可调的扇面喷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轻简型农用植保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软管(3)上分别安装有手动控制阀(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曹发海赵玉霞陈旭朱立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布谷农业有限公司安徽华智云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