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增加,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彻底实现传统稻作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必然趋势。在水稻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栽植环节的机械化率最低也最难实现,2015年全国水稻机插秧率仅占到38%,上升空间很大。机械抛秧已经逐步退出市场,机械直播随着种田大户越来越多,这两年略有增长,但因其除草和倒伏的原因很难解决,必然是制约其普及发展的瓶颈。人工方式比较传统,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原因而面临快速消失的必然。因此市场呼唤一种全新的技术革新,以解决规模化机械化插秧的问题。人工育秧是传统水稻栽插方式,适合于一家一户小面积精细化种植,随着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增加,人工育秧的栽插方式越来越少,尤其是规模化流转的大户根本用不起人工栽插。这种栽种方式优点是:1、精细栽种,能充分发挥出品种产量的最大潜力;2、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可以选择生育期长产量高的品种,选择优秀品种的范围增大了;3、育秧环节相对简单(秧田小范围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秧苗绳育秧、大田移栽、大田管理等几个工序,具体步骤如下:(1)秧苗绳育秧A、首先用可降解绳子把自制育秧钵串连并固定起来,每两个育秧钵之间的间距固定,间距为大田插秧时的株距,将串连好的育秧钵在圆形托盘里卷成圆饼状,育秧钵圆饼状的大小由托盘大小决定,圆饼状育秧钵直立摆放在托盘里,然后将托盘按一定顺序码放好;B、将预先处理好的种子用自动点播机均匀播种在育秧钵中,平均每穴播种1‑2粒,然后覆土1‑2cm,再浇透水,等待幼苗出土;C、苗期管理a、促苗:播种后进行适当高温堆焖,促使发芽整齐一致,快速;b、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温度在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秧苗绳育秧、大田移栽、大田管理等几个工序,具体步骤如下:(1)秧苗绳育秧A、首先用可降解绳子把自制育秧钵串连并固定起来,每两个育秧钵之间的间距固定,间距为大田插秧时的株距,将串连好的育秧钵在圆形托盘里卷成圆饼状,育秧钵圆饼状的大小由托盘大小决定,圆饼状育秧钵直立摆放在托盘里,然后将托盘按一定顺序码放好;B、将预先处理好的种子用自动点播机均匀播种在育秧钵中,平均每穴播种1-2粒,然后覆土1-2cm,再浇透水,等待幼苗出土;C、苗期管理a、促苗:播种后进行适当高温堆焖,促使发芽整齐一致,快速;b、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出苗后至一叶期温度维持在适温的低限,特别是夜温应取适温的低限管理,以控制幼苗徒长、促进壮苗;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期,视天气情况晴天温度维持在室温的上限,以防止青枯病的发生;两叶以后视移栽期限,根据促控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c、水分管理:出苗顶土后保持表面基质干燥见白,防止表面基质结块形成“盖头”,导致秧苗生长不齐,整个苗期均应保持基质湿润,保持基质含水量65%~70%,练苗也切不可过度控水;缺水指标是正常情况下早晨叶尖有吐水现象,如不见叶尖正常吐水,应及时补浇水;d、病虫害防治:水稻苗期主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苗瘟病,虫害主要防治稻蓟马等,通常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尤其是在三叶一心,移栽之前要加强药剂使用和田间管理;e、草害管理:育苗期间,由于密度很大,幼草很难生长;即使少量草株也不影响秧苗生长,确实明显时人工拔出即可,切记慎重使用除草剂;f、施肥管理:由于育秧钵本身就是一个营养体,而且种子在三叶一心期养分需求主要来自种子自身,基本上不需要增施养分,确实发现秧苗叶色泛黄,生长缓慢时就需要补施养分,一般通过液体灌根追施最好,其次叶面喷施;g、控苗:这种新型育秧方式,不强调是否盘根,但需要壮苗,因为壮苗有利于前期缓苗快,后期抗病增产,壮苗标准正常要求秧龄25-30天,三叶一心期,叶片颜色浓绿,秧苗高度20公分左右,根系发达粗壮,根颜色正白,数量在8-10根,当发现苗旺长不壮时,要适当采取控苗措施,通常是控制适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发海,叶泗洪,李立新,王俊,陈旭,张宁,朱立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布谷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