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72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2
本公开示出能够充分抑制剥离现象的滑动装置的示例。滑动装置具有:固定导轨,固定导轨构成为固定于交通工具;可动导轨,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座椅主体可安装于可动导轨;固定侧钩部,固定侧钩部构成为固定于交通工具;卡合钩部,卡合钩部设置于可动导轨且能够与固定侧钩部卡合,并且卡合钩部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1板材构成;以及增强钩部,增强钩部在第1板材的板厚方向上与卡合钩部重叠,并且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2板材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装置
本公开涉及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第5239332号公报所记载的滑动装置中,在上轨等可动导轨设置有钩部。该钩部是以钩挂的方式与设置于下轨等固定导轨的下钩部卡合的部位。并且,在该滑动装置中,通过钩部与下钩部相卡合来抑制可动导轨浮起的现象(以下也称为剥离现象)。下文将引发剥离现象的载荷称为剥离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公报中记载的滑动装置中,若对可动导轨作用较大的剥离载荷,则有可能无法充分抑制剥离现象。本公开优选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抑制剥离现象的滑动装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具有:固定导轨,固定导轨构成为固定于交通工具;可动导轨,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座椅主体能够安装在可动导轨上;固定侧钩部,固定侧钩部构成为固定于交通工具;卡合钩部,卡合钩部设置于可动导轨,且能够与固定侧钩部卡合,并且卡合钩部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1板材构成;以及增强钩部,增强钩部在第1板材的板厚方向上与卡合钩部重叠,并且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2板材构成。由此,该滑动装置构成为通过卡合钩部以及增强钩部来承受剥离载荷。因此,与上述公报记载的滑动装置相比,该滑动装置能够充分抑制剥离现象。此外,该滑动装置例如可以为如下结构。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滑动装置可以具有连结部件和紧固部,连结部件通过贯穿可动导轨和增强钩部来连结该可动导轨和该增强钩部,或者连结部件通过贯穿卡合钩部和增强钩部来连结该卡合钩部和该增强钩部;紧固部设置于可动导轨,并且构成为对座椅主体进行紧固固定。连结部件可以配置在比卡合钩部的顶端更靠近紧固部的位置。由此,可使从紧固部输入到可动导轨的剥离力更切实地传递给增强钩部。所以,与上述公报中记载的滑动装置相比,该滑动装置能够充分抑制剥离现象。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可以使卡合钩部的顶端和增强钩部的顶端被焊接在一起。由此,卡合钩部和增强钩部恰如一体化部件般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剥离现象。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滑动装置可以具有由卡合钩部的顶端和增强钩部的顶端形成的台阶部。由此,可提高卡合钩部与增强钩部之间的焊接操作性。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滑动装置可以具有用于使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动的至少一个辊。并且,可以在可动导轨设置有支撑至少一个辊的至少一个辊支架部。增强钩部可以与至少一个辊支架部形成为一体。由此,可易于制造具有增强钩部的滑动装置。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增强钩部可以位于可动导轨的于滑动方向上的端部。由此,可更切实地对被输入剥离载荷的可能性较高的部位进行增强。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可动导轨的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可动导轨的图。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例示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公开所属技术范围内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即,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的结构或构造等。本实施方式涉及可安装在车辆等交通工具中的座椅(以下称为交通工具用座椅)。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以及斜线等是为了易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以及部件或部位的形状等而标注的符号。因此,该滑动装置不限于各图中标注的方向。各图所示出的方向是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到车辆中的状态下的方向。对于至少标注符号加以说明的部件或部位,除事先声明为“1个”等情形下,其至少设置有1个。也就是说,在未事先声明具有“1个”等情形下,该部件可设置有两个以上。本公开示出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至少标注符号加以说明的部件或部位等构成元素。(第1实施方式)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至少具有座椅主体2、以及两个滑动装置10。座椅主体2至少具有座垫3以及座椅靠背5。座垫3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臀部的部位。座椅靠背5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背部的部位。两个滑动装置10是用于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座椅主体2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装置。通过两个滑动装置10将座椅主体2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具体而言,第1滑动装置10支撑座椅主体2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第2滑动装置10支撑座椅主体2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端部。2.滑动装置的结构<滑动装置的概要>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滑动装置10是相同的结构。以下的说明是对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左侧的滑动装置10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滑动装置10至少具有固定导轨11、可动导轨12、卡合钩部13以及增强钩部14。<固定导轨以及可动导轨>如图1所示,固定导轨11是可固定于交通工具的部件。该固定导轨11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导轨11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可动导轨12是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滑动的部件。座椅主体2安装在该可动导轨12上。因此,座椅主体2能够与可动导轨12一起在座椅前后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如图2所示,在可动导轨12的至少于滑动方向上的后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辊16A、以及辊支架部16。两个辊16A是滚动体的一例,其与固定导轨11滚动接触,以使得可动导轨12能够进行滑动。辊支架部16以支撑着两个辊16A的状态固定于可动导轨12。<卡合钩部>如图4所示,卡合钩部13以及增强钩部14是设置于可动导轨12的部位。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卡合钩部13以及多个增强钩部14。即,两个卡合钩部13均设置在可动导轨12的主体部12A上。第1卡合钩部13设置在主体部12A的左侧下端。第2卡合钩部13设置在主体部12A的右侧下端。第1卡合钩部13和第2卡合钩部13是呈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的说明是对例如第1卡合钩部13(以下简称为卡合钩部13)的说明。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第2卡合钩部13的说明。卡合钩部13由第1板材构成,第1板材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该卡合钩部13能够与固定侧钩部11A卡合。固定侧钩部11A是可固定于交通工具的部位。该固定侧钩部11A形成为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固定侧钩部11A设置在固定导轨11上。即,固定侧钩部11A经由固定导轨11而固定于交通工具。由金属制成的板材一体成形出本实施方式的卡合钩部13和主体部12A。并且,固定侧钩部11A与固定导轨11是一体成形而形成的。<增强钩部>两个增强钩部14均设置在可动导轨12的主体部12A上。第1增强钩部14设置在主体部12A的左侧下端。第2增强钩部14设置在主体部12A的右侧下端。第1增强钩部14和第2增强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n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构成为固定于交通工具;/n可动导轨,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所述座椅主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可动导轨上;/n固定侧钩部,所述固定侧钩部构成为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n卡合钩部,所述卡合钩部设置于所述可动导轨,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钩部卡合,并且所述卡合钩部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1板材构成;以及/n增强钩部,所述增强钩部在所述第1板材的板厚方向上与所述卡合钩部重叠,并且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2板材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5 JP 2019-0112841.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构成为固定于交通工具;
可动导轨,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所述座椅主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可动导轨上;
固定侧钩部,所述固定侧钩部构成为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卡合钩部,所述卡合钩部设置于所述可动导轨,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钩部卡合,并且所述卡合钩部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1板材构成;以及
增强钩部,所述增强钩部在所述第1板材的板厚方向上与所述卡合钩部重叠,并且由弯曲成大致J字形或大致U字形的第2板材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具有连结部件和紧固部,
所述连结部件通过贯穿所述可动导轨和所述增强钩部来连结所述可动导轨和所述增强钩部,或者所述连结部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隆中村素久水野琢也大矢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