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70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包括依次贴接共挤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54‑68%,中层的占比为20‑26%,内层的占比为12‑20%。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27‑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5%低密度聚乙烯和28‑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98‑100%的聚酰胺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具有高阻隔性能,且在一定范围调整各组分比例可得到薄透适合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共挤包装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挤包装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
技术介绍
软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的包装。常用的软包装材料为塑料薄膜,应用方式包括拉伸缠绕包装和各种袋包。拉伸缠绕包装由还没有形成包装形状的塑料薄膜构成,是将薄膜简单地缠绕在要包装的一件或多件产品上,以某种形式固定就位。塑料袋是在产品装进去之前或者是在产品装进去的同时将其做成一定的形状。最为常见的是将塑料边热封,形成这一形状。软包装膜多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系统熔融塑化然后再经机头以及成型模具采用单层,双层,或三层共挤流涎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包装材料。其中以三层共挤膜的性能较优,应用较广。现有的三层共挤软包装膜,在追求力学性能提高的同时忽略了防渗透防潮性能的改善。且对于较薄的包装软膜阻隔性能难以维持,即现有的软包装阻隔性差,容易渗漏。目前所用的软包装材料为提高膜层的阻隔性能须另外包装一层高阻隔防渗材料,或成型一层高阻隔膜层在三层共挤膜上,形成4层或4层以上的多层共挤膜,工序复杂,低效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具有高阻隔性能,且在一定范围调整各组分比例可得到薄透适合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包括依次贴接共挤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54-68%,中层的占比为20-26%,内层的占比为12-20%。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27-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5%低密度聚乙烯和28-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98-100%的聚酰胺树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2%,中层的占比为26%,内层的占比为12%。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3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3%低密度聚乙烯和34%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2%,中层的占比为26%,内层的占比为12%。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低密度聚乙烯和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还包含有16-20%防静电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0%,中层的占比为20%,内层的占比为20%。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27%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7%低密度聚乙烯、28%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18%的防静电剂。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还包含有超高分子聚乙烯,所述超高分子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比为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0%,中层的占比为22%,内层的占比为18%。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低密度聚乙烯、15%超高分子聚乙烯和3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中所述超高分子聚乙烯加工为粉末状,与低密度聚乙烯预混融合成超高分子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颗粒。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还包含有2-3%预氧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5%,中层的占比为20%,内层的占比为15%。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4%低密度聚乙烯、34%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2%的预氧剂。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内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98%聚酰胺树脂和2%的降解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PE外层通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配,对外层的阻隔性能进行改良,使外层的阻隔性能优异,有效防止水油渗入,防潮效果佳。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用于需防渗的重包装时,无需再加一层高阻隔包装,易包装加工,从而节省内袋的成本,且包装为一次性完成,简单易加工,简化了工序,节约时间,提高包装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基础配方通过调整各组分比例可得到薄透适合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各层原料可稳定与防静电剂、耐磨材料、降解材料等材料结合,在不影响基础阻隔、粘合性能的情况下,增加其他功能,使共挤包装膜的功能多样化,符合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包括依次贴接共挤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2%,中层的占比为26%,内层的占比为12%。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3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3%低密度聚乙烯和34%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中,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选用沙特公司的QAMARFC21H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选用中石化公司,型号为2426H的LDPE;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选用埃克森公司,型号为1018MF的M-LLDPE。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粘合树脂选用杜邦公司,型号为41E710的树脂。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生产时,将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分别熔融,在三层共挤出机的机头共挤吹膜成型,挤出压力25-34MPa,速度25-45转/min,吹胀比在1.8-2.5。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除了具备高阻隔性能,还具有高透明的特点,具体为60μm的共挤膜,透明度达到90%,适合透明度要求高的软包装材料应用,如食品软包装等。将本实施例的共挤包装膜焊接成袋,将湿度纸贴于包装内部膜面,同时包装内封入干湿计抽真空后,在60℃恒温的油水混合液体中浸泡100小时后,真空包装无异常,内部湿度检测计无异常。实施例2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包括依次贴接共挤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2%,中层的占比为26%,内层的占比为12%。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低密度聚乙烯和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中,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选用沙特公司的QAMARFC21H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选用中石化公司,型号为2426H的LDPE;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选用埃克森公司,型号为1018MF的M-LLDPE。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所述粘合树脂选用杜邦公司,型号为41E687的树脂。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按本实施例配比制备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可成型为厚度仅在30-40μm的超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包括依次贴接共挤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其特征在于,/n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54-68%,中层的占比为20-26%,内层的占比为12-20%;/n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27-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5%低密度聚乙烯和28-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n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n所述内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98-100%的聚酰胺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包括依次贴接共挤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其特征在于,
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54-68%,中层的占比为20-26%,内层的占比为12-20%;
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27-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5%低密度聚乙烯和28-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
所述内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98-100%的聚酰胺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
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2%,中层的占比为26%,内层的占比为12%;
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3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3%低密度聚乙烯和34%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
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
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2%,中层的占比为26%,内层的占比为12%;
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包含有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低密度聚乙烯和4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中层由粘合树脂组成;
所述内层由聚酰胺树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按其质量百分比,还包含有16-20%防静电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共挤包装膜,其特征在于,
按包装膜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外层的占比为60%,中层的占比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黄本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徐太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