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装置、表冷器、风机盘管和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76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装置、表冷器、风机盘管和空调系统。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和封堵件,所述排气管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连通表冷器的集管顶部,所述排气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表冷器的第一水管接头上,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排气端。所述表冷器、风机盘管和空调系统均包括上述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气装置结构紧凑、节约空间、成本低、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装置、表冷器、风机盘管和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装置、表冷器、风机盘管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风机盘管表冷器的盘管内有冷媒水循环流动,冷媒水进入盘管带走热量,被降温后再流回盘管内,如此循环流动,以达到换热目的。但是,由于进入盘管内的冷媒水不可避免地会混有空气,若大量空气存于盘管内将会造成水路流动不稳定,影响换热效率,因此需要将盘管内的空气排出。传统的表冷器排气装置基本采用排气管连接排气阀的结构,这种结构由于排气阀的存在,将会占用较大空间、而且成本也高。而且现有排气装置的结构无法满足对表冷器结构紧凑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和封堵件,所述排气管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连通表冷器的集管顶部,所述排气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表冷器的第一水管接头上,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排气端。本技术的排气管的排气端固定在第一水管接头上,再采用封堵件对排气管封堵,需要排气时将封堵件拿下,就可以通过排气管排气,不排气时可以使用封堵件堵住排气管。这种结构使得排气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对空间的占用,而且无需排气阀等装置,既节约成本又简化装配过程。可选地,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端连通所述排气孔,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排气孔可拆卸连接。封堵件与排气孔可拆卸连接,由于排气孔设置在第一水管接头上,第一水管接头具有一定支撑强度,方便封堵件的拆卸操作。可选地,所述封堵件为排气螺钉,所述排气螺钉与所述排气孔可拆卸旋接。采用排气螺钉作为封堵件,便于拆卸,操作省力。可选地,所述排气孔的出口倾斜向上设置。排气孔倾斜向上,便于拆卸封堵件。可选地,所述进气端与所述集管的连接位置高于与所述集管连接的任一换热支管的位置。将进气端设置在集管顶部高于任一换热支管的位置,既能实现表冷器盘管的排气,又能保障尽量减少水随之流出。可选地,所述封堵件为弹性堵头,所述弹性堵头与所述排气端插拔连接。采用弹性堵头进一步简化了封堵件的结构,节约成本。可选地,所述排气管设有功能弯曲部,所述功能弯曲部的顶部高于所述集管顶部。由于排气的同时,经常会伴有水流出,设置功能弯曲部,使得排气管的最高点高于集管的顶部,减少水流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冷器,所述表冷器包括上述排气装置。本技术的表冷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排气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盘管,包括上述表冷器。本技术的风机盘管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排气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风机盘管。本技术的空调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排气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表冷器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安装结构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和气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图5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安装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安装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水管接头;11-排气孔;12-安装部;2-第二水管接头;3-排气管;31-进气端;32-排气端;33-功能弯曲部;41-排气螺钉;42-弹性堵头;5-集管;6-换热支管;7-连接管;Z-上方;E-进水方向;F-水流方向;G-排气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说明书中,Z方向指的是上方,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下方。在开始对具体的实施例说明之前,首先对表冷器的大概结构介绍如下:风机盘管表冷器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冷媒水从进水管进入表冷器盘管,在表冷器盘管内循环流动,再从出水管流出。进水管设有进水管接头,出水管设有出水管接头。以下实施例中,分别定义出水管接头和进水管接头中的位置较高的一个为第一水管接头1,另一个为第二水管接头2。这里所说的位置较高,指的是表冷器如图1中放置时,更为靠上的位置。以下高、低概念与此处相同,即,当表冷器如图1中放置时,相对靠上的位置为高,相对靠下的位置为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3和封堵件。排气管3为一个S型的弯管。排气管3的一端为进气端31,排气管3的另一端为排气端32。第一水管接头1通过连接管7连通集管5,集管5上设有多个换热支管6。排气管3的进气端31连通集管5的顶部,排气管3的排气端32固定设置在第一水管接头1上。封堵件用于封堵排气端32。当需要排气时,则将封堵件拿掉,空气会从集管5顶部通过排气管3的进气端31进入排气管3内,再从排气管3的出气端32流出,从而实现排气的作用。当不需要排气时,则可将封堵件对实现对排气管3的密封。本实施例中,排气管3的排气端32固定在第一水管接头1上,再采用封堵件对排气管3封堵。这种结构使得排气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对空间的占用,而且无需排气阀等装置,既节约成本又简化装配过程。如图4所示的水和气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当第一水管接头1作为进水管接头时,混合有空气的水沿着进水方向E进入集管5,并从集管5分流至各个换热支管6内并沿着水流方向E流动,而空气则可以沿着排气方向G进入排气管3,并从排气管3排出。当第一水管接头1作为出水管接头时,水流方向相反,依然可以从排气管3排气,这里不再赘述。较佳地,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水管接头1的顶部设置安装部12,安装部12与第一水管接头1固定连接,或者安装部12与第一水管接头1一体成型。安装部12的前端面(即安装部12远离集管5的一个端面)为一个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上部向集管5的方向倾斜。安装部12的内部设有排气孔11,排气孔11为贯通安装部12的通孔。排气管3的排气端32从排气孔11的一侧开口插入排气孔11内,即排气管3与排气孔11连通。封堵件从排气孔11的另一侧开口封堵排气孔11,且封堵件与排气孔1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排气孔11包括连接段、连通段和封堵段。其中连接段用于与排气管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段的轴心水平,且连接段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排气管3的排气端32的外径,排气端32插入连接段内,并与连接段的侧壁密封连接。连通段位于连接段和封堵段之间,且连通段的孔径小于连接段和封堵段的孔径,这样可以对封堵件插入排气孔11的位置和排气管3插入排气孔11的位置得到限位。连通段与封堵段同轴心。连通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3)和封堵件,所述排气管(3)包括进气端(31)和排气端(32),所述进气端(31)连通表冷器的集管(5)顶部,所述排气端(32)固定设置在所述表冷器的第一水管接头(1)上,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排气端(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3)和封堵件,所述排气管(3)包括进气端(31)和排气端(32),所述进气端(31)连通表冷器的集管(5)顶部,所述排气端(32)固定设置在所述表冷器的第一水管接头(1)上,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排气端(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上设有排气孔(11),所述排气端(32)连通所述排气孔(11),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排气孔(1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排气螺钉(41),所述排气螺钉(41)与所述排气孔(11)可拆卸旋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1)的出口倾斜向上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宗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