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75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再热器和电机。气流从换热器流向再热器,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电机设于换热器的下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电机放在换热器下游,气流在流动时,可以先经过换热器,再经过电机,进而可以避免电机工作时自身的热辐射使湿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可以降低电机发热对换热器除湿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改善空调室内机的除湿效果,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空调器领域,空调器除了具备基本的制冷制热功能外,还具有除湿功能,在除湿方法上,与制冷运行没有本质区别。当需要空调器进行除湿时,可以利用空调器的制冷模式,当室内环境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湿空气中的水蒸汽会以液体的形态溢出,由此可以达到除湿的效果。而单纯通过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来进行除湿会使室内温度降低,尤其是在温度不高且湿度较大的梅雨季节,会增加人体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除湿效果好、舒适性高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再热器,气流从所述换热器流向所述再热器;电机,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电机放在换热器下游,气流在流动时,可以先经过换热器,再经过电机,进而可以避免电机工作时自身的热辐射使湿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可以降低电机发热对换热器除湿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改善空调室内机的除湿效果,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再热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再热器间隔开,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再热器之间具有混风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再热器的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分配器;第一集流器,所述第一集流器与所述第一分配器间隔开;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配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对进入到所述第一分配器内的冷媒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分配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热器包括:第二分配器;第二集流器,所述第二集流器与所述第二分配器间隔开;多个再热管,每个所述再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对进入到所述第二分配器内的冷媒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分配器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将电机放在换热器下游,气流在流动时,可以先经过换热器,再经过电机,进而可以避免电机工作时自身的热辐射使湿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可以降低电机发热对换热器除湿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改善空调室内机的除湿效果,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多联空调器。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除湿再热过程焓湿图分析。附图标记:换热器220,第一集流器221,换热管222,第一分配器223,再热器200,第二集流器201,再热管202,第二分配器203,电机210,第一过滤器230,第二过滤器240,第一电子膨胀阀250,第二电子膨胀阀260,高低压阀270,气侧阀280,液侧阀290,相关技术中:换热器110,第一集流器111,换热管112,第一分配器113,再热器100,第二集流器101,再热管102,第二分配器103,电机120,第一过滤器130,第一电子膨胀阀140,第二过滤器150,第二电子膨胀阀160,高低压阀170,气侧阀180,液侧阀1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220、再热器200和电机210。需要说明的是,电机210是驱动风扇转动的动力部件,当风扇转动时,风扇可以驱动气流流动。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风扇的驱动下,气流可以从换热器220流向再热器200。在气流流动的方向上,电机210设于换热器220的下游。这里的“下游”可以指流体在流动时,流体从第一位置流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游,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下游。例如,当气流从换热器220流向再热器200时,再热器200位于换热器220的下游,换热器220位于再热器200的上游。这里的“电机210位于换热器220的下游”可以理解为,气流在电机210和换热器220之间流动时,气流先流经换热器220,再流经电机210。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110、再热器100和电机120。换热器110包括第一集流器111、多个换热管112和第一分配器113。换热器110工作时,冷媒从液侧阀190流入,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40、第一过滤器130和第一分配器113到各个换热管112中,最后从第一集流器111中流出到气侧阀180。再热器100包括第二集流器101、多个再热管102和第二分配器103。再热器100工作时,冷媒从高低压阀170流入,经过第二集流器101到各个再热管102,再从第二分配器103流出,经过第二过滤器15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60到液侧阀190。电机120位于换热器110上游,即气体通过电机120再流向换热器110。电机120自身的发热会使湿空气温度上升,影响除湿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电机210放在换热器220下游,气流在流动时,可以先经过换热器220,再经过电机210,进而可以避免电机210工作时自身的热辐射使湿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可以降低电机210发热对换热器220除湿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改善空调室内机的除湿效果,提升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机210位于换热器220和再热器200之间。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采用实验的方式描述将电机210设于换热器220和再热器200之间的有益效果:如图3所示,横坐标表示Relativehumidity(%)即相对湿度,纵坐标表示Absolutehumidity(g/Kg)即绝对湿度。相关技术三管制内机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为:M-A-B1-S1。M-A为湿空气被所述电机120加热的过程。其中,A-B1为换热器110降温除湿的过程,B1-S1为再热器100加热的过程。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电机210设于换热器220和再热器200之间,空调室内机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为:M-B2-C-S2。其中,M-B2为换热器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热器;/n再热器,气流从所述换热器流向所述再热器;/n电机,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
再热器,气流从所述换热器流向所述再热器;
电机,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再热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再热器间隔开,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再热器之间具有混风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再热器的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分配器;
第一集流器,所述第一集流器与所述第一分配器间隔开;
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配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辉李友良邓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