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85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具有壳体(10)、横流风扇(21)、电动机(31)、电动机罩(32)及电动机承托部(40)。电动机(31)驱动横流风扇(21)。电动机罩(32)用于收容电动机(31),且可装卸地安装于壳体(10)。电动机承托部(40)位于横流风扇(21)与电动机罩(32)之间,供电动机罩(32)安装。电动机罩(32)与电动机承托部(40)之间形成密封部。而且,电动机罩(32)侧的密封部具有锥形,电动机承托部(40)侧的密封部具有与所述锥形对应的倒锥形。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调节机
本公开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更具体而言是设在空气调节机内的送风机的电动机周边的构造。
技术介绍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设有用于将经调温的风送出到室内的送风机。作为室内机的送风机,采用例如横流风扇。一般而言,送风机具有沿室内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形状。而且,在送风机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配置有用于驱动送风机的电动机。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室内机具有用于内置热交换器1及风叶2的机柜3。热交换器1及风叶2沿着机柜3内的左右方向而设。驱动风叶2的电动机22设在风叶2的轴方向的一端侧(具体而言,从正面观察机柜3时的右侧)。电动机22被收容在电动机罩24内。电动机罩24可装卸地安装于构成机柜3的背面板10上。具体而言,电动机罩24可沿轴方向相对于机柜3移动。而且,机柜3上设有一面支撑电动机罩24一面对轴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导引的导引部。当电动机罩24移动到远离风叶2的出入空间S时,电动机罩24可与导引部相离或与导引部卡合。另外,出入空间S的一部分中收容电力盒2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第五940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气调节机具有上文所述的结构,因此,当卸下电力盒20之后,能使电动机罩24沿轴方向滑动而向出入空间S移动,并从机柜3上卸下。这样,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气调节机中,无须卸下热交换器1的主体部分,也能装卸电动机罩24。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电动机罩中,仍须进一步进行改良以使得能更容易地从室内机进行卸下作业。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内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送风机、驱动所述送风机的电动机、收容所述电动机并可卸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电动机罩、及位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电动机罩之间且供所述电动机罩安装的电动机承托部。该空气调节机中,所述电动机罩与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之间形成密封部。而且,所述电动机罩侧的所述密封部具有向所述送风机侧成尖端细的锥形,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侧的所述密封部具有与所述锥形对应的倒锥形。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能提高可装卸用于驱动送风机的电动机的空气调节机中的电动机的安装动作的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该图中表示从下表面侧观察室内机的状态。另外,该图中表示从排水盘卸下各风向板后的状态。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该图中表示从图2所示的室内机卸下排水盘后的状态。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该图中表示从图3所示的室内机卸下横流风扇及电动机部的状况。图5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室内机卸下电动机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构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构成图2所示的室内机中所设的电动机承托部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室内机卸下电动机部后的状态的侧面图。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中所设的电动机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室内机的A-A线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室内机的B-B线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图8所示的室内机的C-C线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零件标注相同符号。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对它们不重复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整体结构>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的整体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为分体式空气调节机,主要由室内机1及室外机(未图示)构成。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外观结构。图2及图3中表示室内机1的内部结构。图2中,表示从室内机1卸下构成壳体10的前面面板11、主体面板12、及风栅15后的状态。图3中,表示从图2所示的状态卸下排水盘23后的状态。而且,图2中,表示从排水盘23卸下各风向板(上下风向板24及左右风向板25)后的状态。室外机中设有压缩机、室外侧热交换器、四通阀、膨胀阀等。它们与设在室内机1侧的室内侧热交换器22构成冷冻循环。接着,使用图1及图2说明室内机1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室内机1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形状,通常,挂在房间墙壁的上部使用。如图2所示,室内机1内设有室内侧热交换器22。室内侧热交换器22经由2根辅助管(冷媒配管)而与室外机侧的压缩机等连接。另外,2根辅助管被绝热材26覆盖。由此,该室内机1与室外机构成了冷冻循环,并作为空气调节机发挥作用。如图1所示,室内机1的外形由壳体10形成。壳体10是大致长方体状的树脂成形品。如图1所示,壳体10主要由前面面板11、主体面板12、背面面板13、及风栅15构成。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前面面板11配置之侧作为室内机1的前面侧,将背面面板13配置之侧作为室内机1的背面侧。而且,将从室内机1的前面侧至背面侧、或从背面侧至前面侧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而且,在室内机1的通常的设置状态下,将上方至下方或下方至上方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或铅垂方向。而且,室内机1的右侧是指从正面(前面侧)观察室内机1时的右侧,室内机1的左侧是指从正面(前面侧)观察室内机1时的左侧。而且,将与室内机1的上下方向交叉或正交的、从室内机1的右侧至左侧、或从室内机1的左侧至右侧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或水平方向。前面面板11位于壳体10的前面(正面)。前面面板11可开闭地安装于主体面板12。通常,打开前面面板11后,滤网(未图示)便呈现在前面部。滤网(未图示)设在吸入口14下方,吸入口14设在主体面板12的上表面。滤网捕捉从吸入口14进入室内机1内部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污垢。在滤网的背面侧,配置着室内侧热交换器22及横流风扇(送风机)21等。而且,在主体面板12的下部,设有用于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送出的出风口,风栅15可开闭地设于出风口。风栅15连结于驱动电动机(未图示)。驱动电动机经由电配线(未图示)而与电基板(未图示)通信连接,在空气调节机运行过程中,根据电基板上所设的控制部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风栅15的转动角度。而且,在背面面板13的右侧面部的背面侧的下方,形成有电源线的最终出口13a。前端具有插头的电源线的下游侧从最终出口13a通向室内机1外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然后,参照图2至图6,说明室内机1的内部的更具体的结构。图2及图3中表示从室内机的下方侧所见的室内机1的内部状态。如图2所示,室内机1的内部设有横流风扇21、室内侧热交换器22、排水盘23、电动机部30、及电力盒(未图示)等。图2及图3中表示电力盒卸下后的状态。图4中表示室内机1内部所设的横流风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具有:/n壳体、/n在所述壳体内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送风机、/n驱动所述送风机的电动机、/n收容所述电动机并可卸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电动机罩、及/n位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电动机罩之间且供所述电动机罩安装的电动机承托部,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n所述电动机罩与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之间形成密封部,/n所述电动机罩侧的所述密封部具有向所述送风机侧成尖端细的锥形,/n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侧的所述密封部具有与所述锥形对应的倒锥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7 JP 2017-2081991.一种空气调节机,具有:
壳体、
在所述壳体内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送风机、
驱动所述送风机的电动机、
收容所述电动机并可卸下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电动机罩、及
位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电动机罩之间且供所述电动机罩安装的电动机承托部,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罩与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之间形成密封部,
所述电动机罩侧的所述密封部具有向所述送风机侧成尖端细的锥形,
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侧的所述密封部具有与所述锥形对应的倒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邻接于所述送风机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而配置的侧板、及
配置于所述送风机下方的排水盘,
所述电动机承托部侧的所述密封部由
所述侧板、及
所述壳体和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川祐己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