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对水进行加热的空调热水器一体机。它包括制冷机构和集水箱,在集水箱内安装有制冷剂加热管,制冷剂加热管的入口与一电磁换向阀的常闭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常开口及制冷剂加热管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制冷剂加热管的出口处有一阀门;电磁换向阀由与位于集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电路控制,其入口接压缩机制冷剂输出口。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将制冷机构产生的废热充分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并减少制冷机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制冷机构的制冷能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利用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对水进行加热的空调热水器一体机,属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运行过程中空调释放出大量的废热,给家庭及邻里带来一些麻烦,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大气的温度升高,有些城市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对空调的安装位置加以限制。从另一方面而言,使空调产生的热量向室外也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改善环境、能充分利用空调废热能源的空调热水器一体机。空调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为其制冷量的1.4倍左右,一台两匹的空调制冷一小时所散发的热量可使50公斤的常温水升至70度左右。根据这一情况,本技术设计了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集水箱,在集水箱内安装有制冷剂加热管,该制冷剂加热管的入口与一电磁换向阀的常闭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常开口及制冷剂加热管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制冷剂加热管的出口处有一阀门;电磁换向阀由与位于集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电路控制,其入口接压缩机制冷剂输出口。本技术是利用制冷机构运行时所产生的废热随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加热管时对集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而实现的。而热制冷剂是否进入集水箱进行加热则由温度传感器发出信号通过电路控制电磁换向阀常闭口的开启或关闭完成。当电磁换向阀不工作时,其常闭口关闭,制冷剂通过其常开口进入冷凝器的入口,进行正常制冷或制热循环。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将制冷机构产生的废热充分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并减少制冷机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制冷机构的制冷能力。为实现电磁阀的自动控制,在冷凝器与电磁换向阀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另一温度传感器并采用下述电路该电路由与电阻、非门、与门和继电器J1、J2组成位于集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接于电阻与非门之间,非门的输出端同与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安装在电磁换向阀入口处的传感器接与门的另一输入端进行优先控制与门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J1接地;而继电器J1接在电磁换向阀的线圈上控制电磁换向阀的通断。当制冷机构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给集水箱供热时,可在集水箱内加装电加热管用以补充。电加热管的控制可由另外的开关实现,也可在上述电路中安装继电器J2,它一端接于非门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说的电路也可直接为与集水箱内的负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继电器。为便于将集水箱部分与制冷机构分离,本技术还在电磁换向阀的常闭口与制冷剂加热管的入口之间装换向阀,使其常开口与电磁换向阀的常闭口连接,其常开口与蒸发器的回气管连接,其出口与制冷剂加热管的入口连接。另外,集水箱的进水口可安装有浮球阀。集水箱壳体的夹层中也可装入保温材料以减缓集水箱中的水散热的速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其中,1-出水嘴,2-进水嘴,3-集水箱,4-浮球阀,5-制冷剂加热管,6-温度传感器,7-电加热管,8-阀门,9-换向阀,10-电控板,11-蒸发器,12-电磁换向阀,13-冷凝器,14-阀门,15-液罐,16-压缩机,17-温度传感器,18-电磁四通器。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适用于单冷制冷机构和由电热丝加温的冷暖制冷机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蒸发器11、冷凝器13、压缩机16组成制冷机构,其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还有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集水箱3,集水箱3壳体的夹层中有保温材料。集水箱3内安装有负温度传感器6、制冷剂加热管5、电加热管7。其进水嘴1上安装有浮球阀4,其出水嘴位于集水箱3的下底面上。制冷剂加热管5的入口与电磁换向阀12的常闭口连接。电磁换向阀12的入口接压缩机16的制冷剂输出口,其常开口接冷凝器13入口。制冷剂加热管5的出口通过手阀门8接手动换向阀9的入口,手动换向阀9的常开口接冷凝器13的入口,其常闭口接蒸发器11的回气管。本实施例的电磁换向阀12、电加热管7、负温度传感器6的电路部分与电控板10上的电路连接。在电控板10上有继电器J1、J2,其中继电器J1为电磁换向阀12的控制开关,其一端与负温度传感器6连接,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2为电加热管7的控制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当制冷机构制冷时,接能电通电控板上的K1,断开K2,压缩机16输出的热制冷剂从电磁换向阀12的入口流入,从其常开口进入冷凝器13。此时,若集水箱3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则负温度传感器6控制电控板10上的继电器J1工作,电磁换向阀12工作,热制冷剂从电磁换向阀12的常闭口流入制冷剂加热管5,对集水箱3内的水加热,并从制冷剂加热管5的出口流出,再口流入手动换向阀9。制冷剂从手动换向阀9的常开口流出后进入冷凝器13进行制冷循环。当集水箱3内的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负温度传感器6输出低电位,电控板10上的继电器J1不工作,电磁换向阀12不工作,制冷剂从电磁换向阀12的入口流入,从其常开口进入冷凝器13进入制冷循环。当不开动制冷机构或用其制热时(电阻丝加热,压缩机不工作),则接通电控板10上的K2,断开K1。当集水箱3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负温度传感器6输出高电位,继电器J2工作,对电加热管7通电,电加热管7给集水箱3内的水供热。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负温度传感器6输出低电位,继电器J1不工作,电加热管7停止加热。当需拆下热水器部分时,首先断开电控板上的开关K1和K2,调整手动换向阀9使其入口与常闭口接通,同时通过关闭液罐15的输出阀门14在制冷状态下启动压缩机16,约2分钟后制冷剂加热管5内的制冷剂通过手动换向阀9的常闭口被压缩机16回收,即可拆下集水箱3。调整手动换向阀9使其入口与常开口相通,打开液罐15开关制冷机构便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适用于热泵型冷暖制冷机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由蒸发器11、冷凝器13、压缩机16组成制冷部分,其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还有带有进水嘴2和出水嘴1的集水箱3,集水箱3壳体的夹层中有保温材料。集水箱3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制冷剂加热管5、电加热管7。其进水嘴2上安装有浮球阀4。制冷剂加热管5的入口接手动换向阀9的常开口,其常闭口与蒸发器11的回气管连接。手动换向阀9的入口接电磁换向阀12的常闭口。电磁换向阀12的常开口接一三通管的一个入口,三通管的另一入口通过手动阀8接制冷剂加热管5的出口,三通管的出口接冷凝器13的入口。而电磁换向阀12的入口通过温度传感器17接压缩机16的制冷剂输出口。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换向阀12、温度传感器6、17、电加热管7电路部分与电控板10上的电路连接。该电路由与电阻R、非门、与门和继电器J1、J2组成电阻一端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位于集水箱3内的温度传感器6接于电阻R与非门之间,非门的输出端同与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安装在电磁换向阀12入口处的温度传感器17接与门的另一输入端,即优先控制;与门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J1接地;而继电器J1串接在电磁换向阀12的线圈电路上。在本实施例中,当制冷机构制冷时,电控板10上的K1闭合,K2断开,被压缩机16压缩的热制冷剂进入电磁四通换向器18,通过管道流进电磁换向阀12的入口,从其常开口进入冷凝器13,使经过管道温度升高。当管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热水器一体机,包括含有压缩机(16)、冷凝器(13)、蒸发器(11)的制冷机构和带有进水口、出水口的集水箱(3),其特征是:集水箱(3)内安装有制冷剂加热管(5),该制冷剂加管(5)的入口与一电磁换向阀(12)的常闭口连接,电磁换向阀(12)的常开口及制冷剂加热管(5)的出口与冷凝器(11)的入口连接,制冷剂加热管(5)的出口处有阀门;电磁换向阀(12)由与位于集水箱(3)内的温度传感器(6)连接的电路控制,其入口接压缩机(16)制冷剂输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元鹏,
申请(专利权)人:楚元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