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62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钢丝绳本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块配合限位槽向后限位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后移动,连接杆配合斜向槽向后移动使三角板往两侧移动,三角板往两侧移动带动固定杆脱离凹槽解除固定,然后旋转转杆,转杆旋转带动连接柱旋转,连接柱旋转配合矩形槽使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带动滑柱往两侧移动,滑柱配合滑槽往两侧限位移动,不接触钢丝绳本体,最后上下移动固定箱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劳动力,也提高了钢丝绳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
本技术涉及钢丝绳夹机械
,具体为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
技术介绍
钢丝绳夹,主要用于起重机、矿山运输、船舶和建筑业等重型工矿下所使用的GB8918-2006、GB/T20118-2006中圆股钢丝绳的绳端固定或连接。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增加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时间,也增加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劳动力,也降低了钢丝绳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所述钢丝绳本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固定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板,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C型卡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转盘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箱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板,所述连接杆的右侧贯穿固定箱的内部并与三角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三角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盘的表面且对应固定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的右侧贯穿至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滑柱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滑柱的移动距离,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与滑柱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C型卡板的顶部且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开设与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连接柱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所述矩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矩形槽与连接柱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表面开设有斜向槽,所述斜向槽的角度大于三十度,所述斜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斜向槽与连接杆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滑块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分布,所述限位槽与滑块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钢丝绳本体、固定箱、转杆、转盘、连接柱、滑柱、C型卡板和限位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向后推动滑块移动,滑块配合限位槽向后限位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后移动,连接杆配合斜向槽向后移动使三角板往两侧移动,三角板往两侧移动带动固定杆脱离凹槽解除固定,然后旋转转杆,转杆旋转带动连接柱旋转,连接柱旋转配合矩形槽使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C型卡板往两侧移动带动滑柱往两侧移动,滑柱配合滑槽往两侧限位移动,不接触钢丝绳本体,最后上下移动固定箱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夹不能调节,导致固定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者调节钢丝绳的劳动力,也提高了钢丝绳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滑槽内部左右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在滑槽内部的摩擦,增加滑柱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矩形槽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柱在矩形槽内部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矩形槽的宽度过窄导致连接柱在矩形槽内部出现卡死的现象。4、本技术通过斜向槽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杆在斜向槽内部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杆在斜向槽内部出现脱离的现象,也减少连接杆在斜向槽内部的摩擦,延长连接杆的使用时间。5、本技术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滑块在限位槽内部前后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机械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箱结构仰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固定箱结构俯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C型卡板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三角板结构立体图。图中:1钢丝绳本体、2固定箱、3转杆、4转盘、5连接柱、6滑柱、7C型卡板、8限位机构、81滑块、82连接杆、83滑杆、84三角板、85固定杆、86凹槽、9滑槽、10矩形槽、11斜向槽、1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1,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2,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底部贯穿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4,转盘4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固定箱2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6,固定箱2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滑柱6的位置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长度大于滑柱6的移动距离,滑槽9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滑槽9与滑柱6配合使用,通过滑槽9的设置,能够使滑柱6在滑槽9内部左右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6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6在滑槽9内部的摩擦,增加滑柱6的使用寿命,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板7,C型卡板7的顶部且对应连接柱5的位置开设与矩形槽10,矩形槽10与连接柱5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矩形槽10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矩形槽10与连接柱5配合使用,通过矩形槽10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柱5在矩形槽10内部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矩形槽10的宽度过窄导致连接柱5在矩形槽10内部出现卡死的现象,连接柱5的底部与C型卡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固定箱2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转盘4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包括滑块8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2,固定箱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3,滑杆83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板84,连接杆82的右侧贯穿固定箱2的内部并与三角板84的左侧滑动连接,三角板8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5,转盘4的表面且对应固定杆85的位置开设有凹槽86,固定杆85的右侧贯穿至凹槽86的内部,三角板84的表面开设有斜向槽11,斜向槽11的角度大于三十度,斜向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斜向槽11与连接杆82配合使用,通过斜向槽11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杆82在斜向槽11内部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杆82在斜向槽11内部出现脱离的现象,也减少连接杆82在斜向槽11内部的摩擦,延长连接杆82的使用时间,固定箱2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滑块81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分布,限位槽12与滑块81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槽12的设置,能够使滑块81在限位槽12内部前后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块81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机械工作的稳定性。使用时,使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部贯穿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固定箱(2)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6),所述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板(7),所述连接柱(5)的底部与C型卡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2)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转盘(4)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包括钢丝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部贯穿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转盘(4)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固定箱(2)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6),所述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C型卡板(7),所述连接柱(5)的底部与C型卡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2)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转盘(4)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式钢丝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滑块(8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2),所述固定箱(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3),所述滑杆(83)的底部固定连接三角板(84),所述连接杆(82)的右侧贯穿固定箱(2)的内部并与三角板(84)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三角板(8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5),所述转盘(4)的表面且对应固定杆(85)的位置开设有凹槽(86),所述固定杆(85)的右侧贯穿至凹槽(86)的内部。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洁茂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