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2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其中,该钢结构防晒雨棚包括棚架、棚顶、承托顶、遮阳布和驱动机构,棚顶和承托顶均设置在棚架顶端,承托顶设置在棚顶的下方;承托顶与棚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遮阳布的容纳槽,遮阳布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容纳槽的一端槽壁固定连接,遮阳布的第二侧可活动的设置在承托顶上,遮阳布的第二侧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为完全收拢状态,遮阳布的第二侧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遮阳布的遮阳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成功解决了行人经过雨棚的时候会感到刺眼,造成眼部不适的问题;2.使用者的使用感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
本技术涉及雨棚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雨棚是建在两座建筑物之间,起到接通两座建筑物作为过道雨棚,或设置自行车停车棚上为自行车遮风挡雨,或设在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头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止高空坠落物砸落,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建筑装配。现有的钢结构雨棚通常包括棚顶和棚架,棚顶设置在棚架的顶端,棚顶通常为拱形,棚顶通常为玻璃材质,玻璃是透明的且会反射阳光,在阳光较为猛烈的时候,当行人经过雨棚的时候会感到刺眼,造成眼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行人经过雨棚的时候会感到刺眼,造成眼部不适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包括棚架、棚顶、承托顶、遮阳布和驱动机构,棚顶呈拱形,棚顶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一透明填充块,多块第一透明填充块均设置在第一框体上,承托顶包括第二框体和第二透明填充块,多块第二透明填充块均设置在第二框体上,棚顶和承托顶均设置在棚架顶端,承托顶设置在棚顶的下方,第一透明填充块和第二透明填充块相对。承托顶与棚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遮阳布的容纳槽,遮阳布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容纳槽的一端槽壁固定连接,遮阳布的第二侧可活动的设置在承托顶上,遮阳布的第二侧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为完全收拢状态,遮阳布的第二侧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遮阳布的遮阳面积;驱动机构设置在承托顶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遮阳布的第二侧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阳布具有遮阳的效果,当阳光较为猛烈时,可通过驱动机构使遮阳布展开,从而便能遮住从棚架的第一透明填充块上照射下来的阳光,从而阳光无法经过承托顶的第二透明填充块照射到雨棚下的人,故成功解决了行人经过雨棚的时候会感到刺眼,造成眼部不适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座和第一限位槽,第二侧与第一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一螺母座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第一限位槽设置在承托顶上,第一限位槽用于对第一螺母座限位,以使第一丝杆受驱动转动时第一螺母座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一螺母座用于运动时带动遮阳布的第二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杆转动时,第一螺母座会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遮阳布的第二侧会相应的运动,由于遮阳布相对的第一侧与容纳槽的一端槽壁固定连接,所以当遮阳布的第二侧运动时,遮阳布会相应的展开或收拢,从而遮阳布的遮阳面积得到改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连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螺母座和第二限位槽,遮阳布的第二侧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相对,第二限位槽设置在承托顶上,第一端与第一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二螺母座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第二限位槽用于对第二螺母座限位,以使第二丝杆转动时第二螺母座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一丝杆用于转动时通过连动机构带动第二丝杆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丝杆转动时,第二丝杆在连动机构的作用下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遮阳布的第二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会同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遮阳布的运动较为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动机构包括连动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连动杆相对的两端,第一丝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二丝杆上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连动杆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丝杆转动时会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也会转动,从而连动杆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相应的,第二齿轮转动时会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齿轮转动,从而第二丝杆会转动,故在连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一丝杆转动时第二丝杆也会同时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杆,棚架具有多根支撑杆,驱动杆竖直设置在支撑杆上,驱动杆与第一丝杆垂直,驱动杆的端部设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转动时会带动第五齿轮转动,从而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也会相应的转动,由于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一丝杆上,所以第一丝杆也会相应的转动,所以只需驱动驱动杆转动,第一丝杆便会相应的转动,由于驱动杆竖直设置在支撑杆上,所以使用者可方便的在雨棚内对驱动杆进行操作,以使遮阳布的遮阳面积改变,所以使用者能方便的对遮阳布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转动把手和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杆,换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换向杆与驱动杆垂直,转动把手设置在换向杆上,驱动杆背离第五齿轮的一端设有第六齿轮,换向杆背离转动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七齿轮,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转动转动把手,换向杆便会相应的转动,从而第七齿轮转动且带动第六齿轮转动,从而驱动杆转动,故只需转动转动把手便会使驱动杆转动,由于换向杆与驱动杆垂直,所以使用者可在一个利于操作的方向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以对遮阳布进行调节,同时转动把手增加了使用者的施力面积,使用者的使用感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托顶的两侧均具有第一连接部,棚顶的两侧均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棚顶与承托顶通过螺栓连接,所以棚顶与承托顶可相对拆卸,只需使用工具拧开螺栓便能使棚顶与承托顶相对分离,由于遮阳布设置在棚顶与承托顶之间的容纳槽,所以当遮阳布损坏时,只需拆出棚顶,就能方便的对遮阳布进行维修,遮阳布的维修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盖边,盖边用于在棚顶与承托顶连接时与第二连接部的外沿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盖边,在棚顶与承托顶连接时盖边与第二连接部的外沿相抵,所以下雨时雨水不易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处的接缝渗入容纳槽,从而容纳槽内部的遮阳布不易遭受雨水侵蚀,遮阳布的使用寿命较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成功解决了行人经过雨棚的时候会感到刺眼,造成眼部不适的问题;2.遮阳布的运动较为顺畅;3.使用者的使用感较好;4.遮阳布的维修较为方便;5.遮阳布的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钢结构防晒雨棚的遮阳布与驱动机构和连动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棚顶;10、第一框体;11、第一透明填充块;12、第二连接部;13、盖边;2、承托顶;20、第二框体;21、第二透明填充块;22、第一连接部;3、驱动机构;30、第一丝杆;31、第一螺母座;32、第一限位槽;33、第二丝杆;34、第二螺母座;35、第二限位槽;36、第三齿轮;37、第四齿轮;38、驱动杆;39、第五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包括棚架(5)和棚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托顶(2)、遮阳布(4)和驱动机构(3),所述棚顶(1)呈拱形,所述棚顶(1)包括第一框体(10)和第一透明填充块(11),多块所述第一透明填充块(11)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10)上,所述承托顶(2)包括第二框体(20)和第二透明填充块(21),多块所述第二透明填充块(21)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20)上,所述棚顶(1)和承托顶(2)均设置在所述棚架(5)顶端,所述承托顶(2)设置在棚顶(1)的下方,所述第一透明填充块(11)和第二透明填充块(21)相对;/n所述承托顶(2)与棚顶(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遮阳布(4)的容纳槽(6),遮阳布(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第一侧(40)与容纳槽(6)的一端槽壁固定连接,遮阳布(4)的第二侧(41)可活动的设置在承托顶(2)上,遮阳布(4)的第二侧(41)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为完全收拢状态,遮阳布(4)的第二侧(41)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遮阳布(4)的遮阳面积;/n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承托顶(2)上,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遮阳布(4)的第二侧(41)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包括棚架(5)和棚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托顶(2)、遮阳布(4)和驱动机构(3),所述棚顶(1)呈拱形,所述棚顶(1)包括第一框体(10)和第一透明填充块(11),多块所述第一透明填充块(11)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10)上,所述承托顶(2)包括第二框体(20)和第二透明填充块(21),多块所述第二透明填充块(21)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20)上,所述棚顶(1)和承托顶(2)均设置在所述棚架(5)顶端,所述承托顶(2)设置在棚顶(1)的下方,所述第一透明填充块(11)和第二透明填充块(21)相对;
所述承托顶(2)与棚顶(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遮阳布(4)的容纳槽(6),遮阳布(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40)和第二侧(41),第一侧(40)与容纳槽(6)的一端槽壁固定连接,遮阳布(4)的第二侧(41)可活动的设置在承托顶(2)上,遮阳布(4)的第二侧(41)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为完全收拢状态,遮阳布(4)的第二侧(41)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遮阳布(4)的遮阳面积;
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承托顶(2)上,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遮阳布(4)的第二侧(41)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丝杆(30)、第一螺母座(31)和第一限位槽(32),所述第二侧(41)与第一螺母座(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座(31)套设在第一丝杆(30)上,所述第一限位槽(32)设置在所述承托顶(2)上,所述第一限位槽(32)用于对所述第一螺母座(31)限位,以使第一丝杆(30)受驱动转动时第一螺母座(31)沿第一丝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螺母座(31)用于运动时带动所述遮阳布(4)的第二侧(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防晒雨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丝杆(33)、第二螺母座(34)和第二限位槽(35),所述遮阳布(4)的第二侧(4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所述第一丝杆(30)和第二丝杆(33)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槽(35)设置在所述承托顶(2)上,所述第一端(411)与第一螺母座(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国李姗津闫赛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烨建筑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