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栈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7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行栈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承重桁架竖向设置且跨设于两个物体之间,两个承重桁架的底部之间设有通行面板,两个承重桁架的顶部之间设有限高梁。该人行栈桥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行栈桥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人行栈桥。
技术介绍
在工程施工中,时常需要在高空设置钢栈桥,作为施工人员通行通道,现有栈桥的建造通常是先将承重梁跨设于两个物体之间,然后再在承重梁的两侧设置防护栏,最后在承重梁上铺设路面,这种栈桥的承重能力有限,安全性低,一般仅人员通行。由于难以避免工人会违规负重通过钢栈桥,增加了钢栈桥使用过程中的自重荷载和偶然荷载,所以在设计时,使必须将人为造成的偶然荷载加入计算,增大了栈桥的材料使用和自重,增大了安装难度;况且人的不可控性较大,一旦人为负重超过栈桥的承载能力,将造成较大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好的人行栈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行栈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所述承重桁架竖向设置且跨设于两个物体之间,两个所述承重桁架的底部之间设有通行面板,两个所述承重桁架的顶部之间设有限高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高梁设有多个,多个限高梁沿承重桁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承重桁架的底部内侧设有支撑部,所述通行面板的一侧设于一个承重桁架的支撑部上,另一侧设于另一个承重桁架的支撑部上。所述承重桁架、通行面板和支撑部均为钢结构。所述通行面板的两侧均与对应的支撑部焊接。所述通行面板的两侧均与对应的承重桁架焊接。所述支撑部与承重桁架焊接。所述承重桁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承重杆和下承重杆,所述上承重杆和下承重杆之间通过多个支承杆固定连接成一体,多个支承杆沿上承重杆或下承重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支承杆之间设有防护杆。多个支承杆沿上承重杆或下承重杆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人行栈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承重桁架竖向设置且跨设于两个物体之间,两个承重桁架的底部之间设有通行面板,两个承重桁架的顶部之间设有限高梁。该人行栈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作为承重主体,相对现有技术中以通行面板作用承重主体而言,增加了栈桥的整体承重能力,提高了安全性;承重桁架可同时作为通道栏杆,减少另设栏杆而增加栈桥自重;限高梁用于限制限高梁相对通行面板的高度,使得该高度低于普通人员的身高,从而使得通行人员很难负重通过栈桥,即可防止施工人员违规负重通行,使得栈桥使用过程中的偶然荷载减小,以至于可减小栈桥结构的材料使用及消除人的不可控因素,减小栈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该人行栈桥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人行栈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人行栈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承重桁架;11、上承重杆;12、下承重杆;13、支承杆;14、防护杆;2、物体;3、通行面板;4、限高梁;5、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人行栈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1,承重桁架1竖向设置且跨设于两个物体2之间,两个承重桁架1的底部之间设有通行面板3,两个承重桁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限高梁4。该人行栈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1作为承重主体,相对现有技术中以通行面板3作用承重主体而言,增加了栈桥的整体承重能力,提高了安全性;承重桁架1可同时作为通道栏杆,减少另设栏杆而增加栈桥自重;限高梁4用于限制限高梁4相对通行面板3的高度,使得该高度低于普通人员的身高,从而使得通行人员很难负重通过栈桥,即可防止施工人员违规负重通行,使得栈桥使用过程中的偶然荷载减小,以至于可减小栈桥结构的材料使用及消除人的不可控因素,减小栈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该人行栈桥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好。本实施例中,限高梁4设有多个,多个限高梁4沿承重桁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增加通行人员负重通行的难度。限高梁4可设置成高度可调节式的(图中未示出),以至使得在有工作人员管理时,可调高限高梁4,使得通行人员能够正常通行,即无需低头弯腰通行;在无工作人员管理时,调低限高梁4,使得通行人员负重通行困难。本实施例中,各承重桁架1的底部内侧设有支撑部5,通行面板3的一侧设于一个承重桁架1的支撑部5上,另一侧设于另一个承重桁架1的支撑部5上。具体地,支撑部5为沿承重桁架1长度方向设置有槽钢,承重桁架1和通行面板3均为钢结构,通行面板3的两侧均与对应的支撑部5焊接,通行面板3的两侧均与对应的承重桁架1焊接,支撑部5与承重桁架1焊接,以此增加栈桥的整体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承重桁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承重杆11和下承重杆12,上承重杆11和下承重杆12之间通过多个支承杆13固定连接成一体,多个支承杆13沿上承重杆11或下承重杆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支承杆13之间设有防护杆14。具体地,多个支承杆13沿上承重杆11或下承重杆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该承重桁架1具有承重能力的同时,还具防护功能,以代替通行面板3两侧的防护栏。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行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1),所述承重桁架(1)竖向设置且跨设于两个物体(2)之间,两个所述承重桁架(1)的底部之间设有通行面板(3),两个所述承重桁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限高梁(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重桁架(1),所述承重桁架(1)竖向设置且跨设于两个物体(2)之间,两个所述承重桁架(1)的底部之间设有通行面板(3),两个所述承重桁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限高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梁(4)设有多个,多个限高梁(4)沿承重桁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栈桥,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承重桁架(1)的底部内侧设有支撑部(5),所述通行面板(3)的一侧设于一个承重桁架(1)的支撑部(5)上,另一侧设于另一个承重桁架(1)的支撑部(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桁架(1)、通行面板(3)和支撑部(5)均为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行栈桥,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忠庆党志超田福文徐斌叶国庆王杰刘晓芳刘韦西聂松李拓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