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林海专利>正文

一种高架路面及行驶于高架路面的无人自动驾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1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路面,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高架路面,所述高架路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护栏,所述高架路面设有两排车道,两个所述车道中部均设有供电线,所述高架路面上设有车站,所述地面设有与所述车站运输的电梯和楼梯。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交通体系,可在不占用现有城市道路空间的情况下,节约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社会运作效率,有效解决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路面及行驶于高架路面的无人自动驾驶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设施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架路面及行驶于高架路面的无人自动驾驶车。
技术介绍
现有道路交通非常拥堵,汽车使用率增加是导致城市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由于汽车的方便,导致市区内车流日益升高,但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十分浪费空间,导致现有道路无法负荷如此大的车流量,而造成堵塞,导致人们的出行过程变得极为不便,地铁,轻轨等都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而设计的交通方案,目前还没有全新的技术方案。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架路面及行驶于高架路面的无人自动驾驶车,能够缓解交通压力,避免拥堵,不占有地面空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架路面,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高架路面,所述高架路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护栏,所述高架路面设有两排车道,两个所述车道中部均设有供电线,所述高架路面上设有车站,所述地面设有与所述车站运输的电梯和楼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高度为3-15m。进一步地,所述高架路面为钢筋混凝土路面。进一步地,所述高架路面的宽度为2-4m。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行驶于高架路面的无人自动驾驶车,,所述无人自动驾驶车停靠在所述高架路面的车站内,述无人自动驾驶车底部的电线通过电刷与供电线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自动驾驶车的宽度为1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既不影响原有道路车辆的通行,而且高架路行驶小型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车辆按照设定好程序的将乘客安全快速的送到目的地;除地铁、地面公交外又增加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一站式到达不用中途停车,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是一个除地铁,地面公交外又一个完整独立运行的交通运行体系;提高了社会运作效率,有效的解决了拥堵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高架路面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高架路面的示意图二。图中:1、地面;2、支撑柱;3、高架路面;4、护栏;5、无人自动驾驶车;6、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架路面,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的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柱2,若干个所述支撑柱2顶部设有高架路面3,所述高架路面3左右两侧均设有护栏4,所述高架路面3设有两排车道,两个所述车道中部均设有供电线,所述高架路面3上设有车站,所述地面1设有与所述车站运输的电梯和楼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高度为3-15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高架路面3为钢筋混凝土路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高架路面3的宽度为2-4m。一种行驶于高架路面的无人自动驾驶车,包括无人自动驾驶车5,所述无人自动驾驶车5停靠在所述高架路面1的车站内,述无人自动驾驶车5底部的电线6通过电刷与供电线滑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无人自动驾驶车5的宽度为1m。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城市道路的基础上,在地面1空余空间上修建支撑柱2,在道路中间绿化带或者中间地带修建支撑柱2,这样不影响两边车辆正常行驶。将高架路面2修建在支撑柱2的顶部,地面1用于普通的车辆行驶,在高架路面2用于无人自动驾驶车5行驶,上面设有双排车道,可以双向行驶。有效减少地面的拥堵现象,并且无需对原有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易于普及和推广。高架路面3两边加设有护栏4,以保证无人自动驾驶车不会驶出空中小路,保证行车的安全。高架路面3上加装两条供电线路,埋在道路里面,连接车辆,车辆就能靠这条供电线路行驶了,解决车辆供电的问题,没有污染。另外在高架路面3设置有上下车站,车站建有楼梯供行人上下车站,也便于无人自动驾驶车5的维护及修整,增加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是一种全新的交通出行方案。综上所述,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交通体系,可在不占用现有城市道路空间的情况下,节约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社会运作效率,有效解决拥堵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路面,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柱(2),若干个所述支撑柱(2)顶部设有高架路面(3),所述高架路面(3)左右两侧均设有护栏(4),所述高架路面(3)设有两排车道,两个所述车道中部均设有供电线,所述高架路面(3)上设有车站,所述地面(1)设有与所述车站运输的电梯和楼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路面,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柱(2),若干个所述支撑柱(2)顶部设有高架路面(3),所述高架路面(3)左右两侧均设有护栏(4),所述高架路面(3)设有两排车道,两个所述车道中部均设有供电线,所述高架路面(3)上设有车站,所述地面(1)设有与所述车站运输的电梯和楼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高度为3-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涂林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