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的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6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的路基结构,路床的下方依次由炮渣石换填基础、下路堤、上路堤构筑。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沿路床、下路堤、上路堤和路床的一侧铺设;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上设有顺坡面的坡脚边沟;炮渣石换填基础铺筑在地基上;地基上设有坡脚边沟,坡脚边沟与坡面排水沟连通。路床、上路堤和下路堤均由建筑废弃物填筑而成;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中植有草皮用以护坡,充分利用当地建筑废弃物,减少路基施工用土,结构稳定,性能优异,施工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全透水路基有效降低对现有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海绵城市的环保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的路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结构临近使用年限被拆除,加之部分建筑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被损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我国建筑废弃物年产量约35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盟90%、日本97%以上及韩国97%以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并已超出城市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能力,巨量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在不断扩充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获取这些建筑材料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传统土质或土石路基内部基本不透水,雨水落在公路上,会形成积水,所以宝贵的雨水排入公路两侧的路沟,不适应补充地下水的环保要求。北京地区路基施工土源少、取土难,工地周边建筑废弃物存量较多,多数为平房拆迁,砖块较多。由于建筑废弃物透水性好,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施工时不受雨季施工影响,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充分利用当地建筑废弃物,减少路基施工用土,结构稳定,性能优异,施工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全透水路基有效降低对现有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海绵城市的环保需求。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床的下方依次由炮渣石换填基础、下路堤、上路堤构筑。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沿路床、下路堤、上路堤和路床的一侧铺设;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上设有顺坡面的坡面排水沟;炮渣石换填基础铺筑在地基上;地基上设有坡脚边沟,坡脚边沟与坡面排水沟连通。路床、上路堤和下路堤均由建筑废弃物填筑而成;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中植有草皮用以护坡。所述路床是路面结构层以下0.8m或1.2m厚度范围的路基部分;所述上路堤、下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部分,上路堤是路床以下0.7m厚度范围的填方部分,所述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与炮渣石换填基础之间的填方部分。所述炮渣石换填基础是采用建筑废弃物直接填筑而成,炮渣石是由人工挑拣建筑废弃物里面的有机垃圾、钢筋等杂物后,利用破碎锤对其中的超大块材料进行破碎,炮渣石换填基础中的填筑物最大粒径不超过炮渣石换填基础厚的2/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势。本技术充分利用当地建筑废弃物,减少路基施工用土,结构稳定,性能优异,施工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全透水路基有效降低对现有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海绵城市的环保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是离横剖管管口距离和累计沉降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4是填土高度与沉降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附图标注:1、路床;2、上路堤;3、下路堤;4、炮渣石换填基础;5、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6、坡面排水沟;7、地基;8、坡脚边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计算内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床1的下方依次由炮渣石换填基础4、下路堤3、上路堤2构筑。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沿路床1、下路堤3、上路堤2和路床1的一侧铺设;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上设有顺坡面的坡面排水沟8;炮渣石换填基础4铺筑在地基7上;地基7上设有坡脚边沟6,坡脚边沟6与坡面排水沟8连通。路床1、上路堤2和下路堤3均由建筑废弃物填筑而成;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中植有草皮用以护坡。所述路床1是路面结构层以下0.8m或1.2m厚度范围的路基部分;所述上路堤2、下路堤3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部分,上路堤2是路床以下0.7m厚度范围的填方部分,所述下路堤3是指上路堤2与炮渣石换填基础4之间的填方部分。所述炮渣石换填基础4是采用建筑废弃物直接填筑而成,炮渣石是由人工挑拣建筑废弃物里面的有机垃圾、钢筋等杂物后,利用破碎锤对其中的超大块材料进行破碎,炮渣石换填基础4中的填筑物最大粒径不超过炮渣石换填基础4厚的2/3。本技术主要针对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周边地区为拆迁区域,建筑废弃物可现场获取并处理的情况,提供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筑废弃物填前处理及炮渣石换填基础施工:对路幅范围内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清理并将坑穴填平夯实。清表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基底处理后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基底强度应均匀。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测量高程并请监理验收。按如下施工步骤:清表、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检测含水量→冲击碾压→检测碾压后沉降量及压实度→填筑60cm炮渣石或砖渣→二次冲击碾压(强夯处理)→检测碾压后沉降量→土方施工。步骤二,路堤与路床施工:建筑废弃物经破碎加工成最大粒径40mm的渣土类建筑废弃物,采取挖掘机挖料直接装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卸料;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进行摊铺施工;接着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碾压工艺由试验段确定;循环施工填筑至设计高程。步骤三,边坡防护与排水施工过程:预制空心六方块安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坡面的平整与夯实情况,避免安置完成后局部出现不均匀沉陷。安置过程中注意控制好空心块平面的平整,按设计图纸进行空心块的安置。自下而上减小,逐层铺设,空心块与空心块纵横交错,连成一体,块体间咬扣紧密,错缝无通缝,不得叠砌和浮塞,空心块表面应保存平整、美观。空心块与排水槽连接处孔隙采用C25混凝土填塞。安置完成后进行培土,每个六棱块内需装满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培土过程中土质内不能含带杂物,培土完成后需将多余的土质清楚出护坡外,保证护坡清洁、美观。如图3-4所示,通过记录施工后路面的沉降可知,本技术结构及方法保证路面结构的沉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床(1)的下方依次由炮渣石换填基础(4)、下路堤(3)、上路堤(2)构筑;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沿路床(1)、下路堤(3)、上路堤(2)和路床(1)的一侧铺设;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上设有顺坡面的坡面排水沟(8);炮渣石换填基础(4)铺筑在地基(7)上;地基(7)上设有坡脚边沟(6),坡脚边沟(6)与坡面排水沟(8)连通;/n路床(1)、上路堤(2)和下路堤(3)均由建筑废弃物填筑而成;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中植有草皮用以护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路床(1)的下方依次由炮渣石换填基础(4)、下路堤(3)、上路堤(2)构筑;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沿路床(1)、下路堤(3)、上路堤(2)和路床(1)的一侧铺设;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上设有顺坡面的坡面排水沟(8);炮渣石换填基础(4)铺筑在地基(7)上;地基(7)上设有坡脚边沟(6),坡脚边沟(6)与坡面排水沟(8)连通;
路床(1)、上路堤(2)和下路堤(3)均由建筑废弃物填筑而成;预制边坡空心六方块(5)中植有草皮用以护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远辉朱斌泉张军辉彭俊辉黎峰周思峰黄启丰保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