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5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所述下辊套设在下辊轴上,所述上辊套设在上辊轴上,所述下辊和上辊中空,且外周面紧密接触,所述下辊与压光驱动源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热压单元包括钢架和加热架,两个所述钢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钢架的自由端沿着上辊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排压力轮,所述压力轮分别抵推在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上,且两排所述压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下辊和上辊的中心轴线之间,四个所述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两个加热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加热架上设置有加热棒,两组所述加热棒分别邻近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其能够快速的对织物进行压光,生产效率高,系统负担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
本技术涉及钢热辊,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
技术介绍
为提升织物的光泽度,需要对织物进行压光。压光时,一般使织物通过两根相互作用的辊之间。但一般小口径的辊在压光后会弯曲织物,影响后续工序。而大口径的辊则具有极大的质量,驱动与制动时对系统的负担极大,耗时长,浪费能源,且其转速通常较慢,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其能够快速的对织物进行压光,生产效率高,系统负担小,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包括立架、下辊、上辊和热压单元;所述立架上设置有横梁、下辊轴、上辊轴和压光驱动源,所述下辊套设在下辊轴上,所述上辊套设在上辊轴上,所述下辊和上辊中空,且外周面紧密接触,所述下辊与压光驱动源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热压单元包括钢架和加热架,两个所述钢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钢架的自由端沿着上辊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排压力轮,所述压力轮分别抵推在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上,且两排所述压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下辊和上辊的中心轴线之间,四个所述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两个加热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加热架上设置有加热棒,两组所述加热棒分别邻近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作为优选的,所述钢架内沿着下辊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轮轴,所述压力轮穿设在轮轴上,所述压力轮收容在凹槽内,且部分伸出凹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力轮的直径与下辊的直径的比值为1:2~6。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架为环状,且与下辊轴和上辊轴同轴,多个所述加热架沿着下辊轴和上辊轴阵列设置,所述加热棒沿着下辊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穿设在加热架上,多个所述加热棒圆周阵列设置在加热架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棒与辊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作为优选的,包括调压单元,所述调压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开设在立架上的滑槽,所述上辊轴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上辊轴和滑槽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弹簧设置在上辊轴和滑块之间,所述立架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抵推在滑块的上方。作为优选的,所述下辊上同轴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压光驱动源的自由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外套设有皮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中空的下辊和上辊,能够减轻质量,降低系统负担,节约了能源;且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转动压光,生产效率高。2、本技术通过在辊内设置压力轮,能够将压力传导出来,避免辊的周面长期处于高压下而发生形变。3、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棒,能够对辊进行均匀的加热,提高压光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钢热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热辊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钢热辊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其中,10-立架,11-横梁,20-下辊轴,21-下辊,22-上辊轴,23-上辊,24-从动轮,25-压光驱动源,26-主动轮,27-皮带,30-钢架,31-轮轴,32-压力轮,33-加热架,34-加热棒,40-滑槽,41-滑块,42-弹簧,43-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包括立架10、下辊21、上辊23、热压单元和调压单元。上述立架10上设置有横梁11、下辊轴20、上辊轴22和压光驱动源25。下辊21套设在下辊轴20上。上辊23套设在上辊轴22上。下辊21和上辊23中空,且外周面紧密接触。下辊21与压光驱动源25的自由端连接。压光驱动源25能够带动下辊21转动,上辊23在下辊21的带动下跟随转动,并压光通过两辊之间的织物。上述热压单元包括钢架30和加热架33。两个钢架30分别设置在下辊轴20和上辊轴22上。钢架30的自由端沿着上辊2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排压力轮32。压力轮32分别抵推在下辊21和上辊23的内周面上,且两排压力轮32的中心轴线位于下辊21和上辊23的中心轴线之间,四个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两个加热架33分别设置在下辊轴20和上辊轴22上。加热架33上设置有加热棒34。两组加热棒34分别邻近下辊21和上辊23的内周面。加热棒34能够为下辊21和上辊23加热,提高压光效果;压力轮32则能够吸收下辊21和上辊23的压力,避免其长期处于高压下发生形变,同时能够减小下辊21和上辊23的辊面的厚度,以减轻质量,提高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降低系统的驱动和制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具体的,上述钢架30内沿着下辊2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轮轴31。压力轮32穿设在轮轴31上。压力轮32收容在凹槽内,且部分伸出凹槽。其能够使压力轮32的同等受压,且对压力轮32形成良好的保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压力轮32的直径与下辊21的直径的比值为1:2~6。上述加热架33为环状,且与下辊轴20和上辊轴22同轴。多个加热架33沿着下辊轴20和上辊轴22阵列设置。加热棒34沿着下辊轴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穿设在加热架33上。多个加热棒34圆周阵列设置在加热架33上。加热架33能够使所有的加热棒34以相同的距离邻近辊的内周面,使辊的升温更加迅速;多个加热棒34能够提高加热的速度和辊整体受热的均匀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热棒34与辊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上述调压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开设在立架10上的滑槽40。上辊轴22滑动设置在滑槽40内。上辊轴22和滑槽40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42。弹簧42在使上辊23保持一定的压力的同时,能够提供缓冲,避免硬物意外通过两个辊之间时,损坏辊的外周面,提高辊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槽40内设置有滑块41。弹簧42设置在上辊轴22和滑块41之间。立架10上穿设有螺栓43。螺栓43抵推在滑块41的上方。通过调整螺栓43的高度,即可改变滑块41和上辊轴22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弹簧42的弹力大小,进而可以调节下辊21和上辊23之间的压力,以适用不同的织物和不同的压力条件。上述下辊21上同轴设置有从动轮24。压光驱动源25的自由端设置有主动轮26。从动轮24和主动轮26外套设有皮带27。皮带27在联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下辊、上辊和热压单元;/n所述立架上设置有横梁、下辊轴、上辊轴和压光驱动源,所述下辊套设在下辊轴上,所述上辊套设在上辊轴上,所述下辊和上辊中空,且外周面紧密接触,所述下辊与压光驱动源的自由端连接;/n所述热压单元包括钢架和加热架,两个所述钢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钢架的自由端沿着上辊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排压力轮,所述压力轮分别抵推在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上,且两排所述压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下辊和上辊的中心轴线之间,四个所述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两个加热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加热架上设置有加热棒,两组所述加热棒分别邻近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下辊、上辊和热压单元;
所述立架上设置有横梁、下辊轴、上辊轴和压光驱动源,所述下辊套设在下辊轴上,所述上辊套设在上辊轴上,所述下辊和上辊中空,且外周面紧密接触,所述下辊与压光驱动源的自由端连接;
所述热压单元包括钢架和加热架,两个所述钢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钢架的自由端沿着上辊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排压力轮,所述压力轮分别抵推在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上,且两排所述压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下辊和上辊的中心轴线之间,四个所述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两个加热架分别设置在下辊轴和上辊轴上,所述加热架上设置有加热棒,两组所述加热棒分别邻近下辊和上辊的内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内沿着下辊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轮轴,所述压力轮穿设在轮轴上,所述压力轮收容在凹槽内,且部分伸出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压光机的钢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轮的直径与下辊的直径的比值为1: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育时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