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31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包括退膜槽和退膜架;退膜架包括主架,主架上设有若干分隔件;主架包括导轨和边框,分隔件的下端且中部设有滑块;分隔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下端与边框之间设有锁定装置;退膜槽包括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折形连杆、挂钩和驱动单元;壳体的侧壁设有弧形槽;挂钩设有两个;退膜架的两端设有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将退膜架挂于退膜槽内的挂钩上,气缸驱动摆动装置带动退膜架摆动从而使退膜架上的金属件与溶液充分接触达到退膜的目的,节省人力,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再者,退膜架具有调节功能,通用性强,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件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
技术介绍
蚀刻(etching)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最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WeightReduction)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通常所指蚀刻也称光化学蚀刻(photochemicaletching),指通过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目前,大部分企业中采用人工进行退膜:先将待退膜的金属件摆放于退膜架上,然后将退膜架放入退膜槽中进行退膜,人工晃动退膜架使金属件与退膜槽内的溶液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金属件退膜的目的,而人工操作,工作量大,人员易疲劳工作,生产存在风险;再者,目前使用的退膜架大都不具有通用性,而是根据加工的产品去一对一定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退膜槽设有摆动装置,将退膜架挂于挂钩上,气缸驱动摆动装置带动退膜架摆动从而使退膜架上的金属件与溶液充分接触达到退膜的目的,节省人工,同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再者,退膜架具有调节功能,适用于各种厚度的金属件,通用性强,使用范围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包括退膜槽和退膜架,退膜时,退膜架设于退膜槽内;所述退膜架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设有若干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主架滑动连接;所述主架包括位于中间的导轨和两侧的框条,所述分隔件的下端且中部设有滑块,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分隔件通过滑块卡住导轨从而实现分隔件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分隔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框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框条设有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且贯穿框条上下端面的长槽,所述长槽内设有台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锁爪,所述锁爪通过弹簧与空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台阶的下端设有若干能够容纳锁爪的容纳槽,若干所述容纳槽沿框条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退膜槽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折形连杆、挂钩和驱动单元,所述折形连杆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外侧壁,所述挂钩设于壳体内,所述折形连杆穿过壳体侧壁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折形连杆包括两转动杆且分别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驱动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气缸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半径与转动杆的长度相同且弧心与折形连杆的铰接点重合;所述挂钩设有两个且分别为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相对应的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尾端分别穿过弧形槽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退膜架的两端设有两端能够挂于挂钩的提手。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第一销孔,所述框条设有与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通过插销同时穿入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实现支撑架与框条之间的锁定。进一步地说,所述锁爪的端部为半球面,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为与锁爪的半球面相适应的凹面。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滑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转动杆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连接件包括滑块,所述连接件卡入滑块与滑槽实现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转轴,所述驱动杆设有转轴孔,所述驱动杆的转轴孔套于转轴且能够绕转轴转动。进一步地说,所述锐角的大小为30-60°。进一步地说,所述弧形槽内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二挂钩分别穿过轴承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分隔件、所述滑块、所述导轨、所述框条、所述锁爪、所述折形连杆、所述挂钩、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接件皆为金属制成。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退膜槽和退膜架,退膜架设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折形连杆、挂钩和驱动单元,挂钩设于壳体内,折形连杆与驱动单元设于壳体外侧,退膜架的提手挂在挂钩上且使金属件沉浸于退膜溶液中,驱动单元驱动折形连杆摆动从而带动挂钩摆动,进而达到晃动退膜架上的金属件,使其与退膜溶液充分接触达到退膜的目的,节省人工,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退膜架包括主架,主架上设有若干分隔件,分隔件通过滑块能够沿导轨来回移动,分隔件的两侧下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框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本技术根据产品的厚薄程度来调节分隔件之间的间距,使用范围广,通用性强;更佳的是,分隔件的支撑架的上端设有第一销孔,框条设有与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通过插销同时穿入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实现支撑架与框条之间的锁定,进一步实现锁定,结构牢固,提高该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退膜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4为图3中A1的放大图;图5为图4中B1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A2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退膜架的主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退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退膜槽摆动装置的驱动杆与连接件之间的组合图;图中各部分的附图标记如下:退膜架1、主架11、分隔件12、导轨111、框条112、滑块121、支撑架122、长槽1121、台阶1122、空腔1221、锁爪1222、弹簧1223、容纳槽1123、第一销孔1224、第二销孔1124、提手13、退膜槽2、壳体21、弧形槽211、折形连杆22、第一转动杆221、第二转动杆222、滑槽2221、第一挂钩231、气缸24、驱动杆25、连接件26、滑块261、凹口262、转轴263、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杆之间的夹角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退膜槽2和退膜架1,退膜时,退膜架设于退膜槽内;如图2-图7所示,所述退膜架1包括主架11,所述主架上设有若干分隔件12,所述分隔件与所述主架滑动连接;所述主架包括位于中间的导轨111和两侧的框条112,所述分隔件的下端且中部设有滑块121,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膜槽和退膜架,退膜时,退膜架设于退膜槽内;/n所述退膜架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设有若干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主架滑动连接;所述主架包括位于中间的导轨和两侧的框条,所述分隔件的下端且中部设有滑块,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分隔件通过滑块卡住导轨从而实现分隔件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分隔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框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n所述锁定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框条设有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且贯穿框条上下端面的长槽,所述长槽内设有台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锁爪,所述锁爪通过弹簧与空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台阶的下端设有若干能够容纳锁爪的容纳槽,若干所述容纳槽沿框条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n所述退膜槽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摆动装置;/n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折形连杆、挂钩和驱动单元,所述折形连杆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外侧壁,所述挂钩设于壳体内,所述挂钩穿过壳体侧壁与所述折形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折形连杆包括两转动杆且分别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驱动单元;/n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驱动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气缸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n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半径与转动杆的长度相同且弧心与折形连杆的铰接点重合;/n所述挂钩设有两个且分别为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相对应的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尾端分别穿过弧形槽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n所述退膜架的两端设有两端能够挂于挂钩的提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金属件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膜槽和退膜架,退膜时,退膜架设于退膜槽内;
所述退膜架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设有若干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主架滑动连接;所述主架包括位于中间的导轨和两侧的框条,所述分隔件的下端且中部设有滑块,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分隔件通过滑块卡住导轨从而实现分隔件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分隔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框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
所述锁定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框条设有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且贯穿框条上下端面的长槽,所述长槽内设有台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锁爪,所述锁爪通过弹簧与空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台阶的下端设有若干能够容纳锁爪的容纳槽,若干所述容纳槽沿框条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所述退膜槽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摆动装置;
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折形连杆、挂钩和驱动单元,所述折形连杆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外侧壁,所述挂钩设于壳体内,所述挂钩穿过壳体侧壁与所述折形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折形连杆包括两转动杆且分别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驱动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气缸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半径与转动杆的长度相同且弧心与折形连杆的铰接点重合;
所述挂钩设有两个且分别为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相对应的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尾端分别穿过弧形槽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索菲斯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