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22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幕门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移动滑轨,且底座的上方左侧位置安装有左侧厅门,所述底座的上方右侧位置安装有右侧厅门,所述液压杆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左侧厅门和右侧厅门的后侧均安装有轿厢门,且左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发射器,所述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接收器,且右侧厅门和左侧厅门的外端面均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间位置贯穿安装有连接块。该光幕门保护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夹伤乘客,而且能够方便轿厢门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幕门保护
,具体为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光幕门保护常用在电梯门中,红外光幕电梯门保护系统的探测部分由红外发射器及红外接收器组成,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分别装在电梯轿厢门的两侧,当乘客或物体进出电梯轿厢门平面,阻挡了红外光幕扫描过程中的任何一束,光幕控制系统就会探知,使正在关闭的电梯门反转打开,从而起到保护乘客的目的;一般的光幕门保护装置,不仅不能够防止夹伤乘客,而且不能够方便轿厢门关闭,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光幕门保护装置,不仅不能够防止夹伤乘客,而且不能够方便轿厢门关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移动滑轨,且底座的上方左侧位置安装有左侧厅门,所述底座的上方右侧位置安装有右侧厅门,且右侧厅门和左侧厅门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左侧厅门和右侧厅门的后侧均安装有轿厢门,且左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发射器,所述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接收器,且右侧厅门和左侧厅门的外端面均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间位置贯穿安装有连接块。本技术还提供所述移动滑轨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且底座的宽度与移动滑轨的宽度相同。本技术还提供所述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宽度均小于限位板的宽度,且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长度均相同。本技术还提供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对应设置,且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与左侧厅门和右侧厅门的连接方式均为镶嵌连接。本技术还提供所述限位板关于底座对称设置,且限位板与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之间均构成旋转结构。本技术还提供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的外表面形状与移动滑轨的上表面的形状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光幕门保护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夹伤乘客,而且能够方便轿厢门关闭;1、当电梯留在平层时,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同时打开,通过限位板与左侧厅门和右侧厅门构成的旋转结构,能够阻止因电梯异常导致的电梯上下移动,防止夹伤乘客;2、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块之间构成的转动结构,可以有效的提升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滑动效果,防止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在关闭和打开时出现堵塞的现象;3、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依次镶嵌安装在左侧厅门、右侧厅门和轿厢门的内侧,当乘客或物体进出轿厢门时,光幕控制系统就会探知,并输出信号给电梯轿厢门系统,使正在关闭的轿厢门打开,从而起到保护乘客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滑和连接块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移动滑轨;3、左侧厅门;4、右侧厅门;5、液压杆;6、液压缸;7、轿厢门;8、红外发射器;9、红外接收器;10、连接轴;11、限位板;12、连接杆;13、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滑轨2、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液压杆5、液压缸6、轿厢门7、红外发射器8、红外接收器9、连接轴10、限位板11、连接杆12和连接块13,底座1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移动滑轨2,且底座1的上方左侧位置安装有左侧厅门3,移动滑轨2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且底座1的宽度与移动滑轨2的宽度相同,移动滑轨2能够方便左侧厅门3移动,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宽度均小于限位板11的宽度,且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长度均相同,能够使得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紧密贴合,底座1的上方右侧位置安装有右侧厅门4,且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5,液压杆5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6,左侧厅门3和右侧厅门4的后侧均安装有轿厢门7,且左侧厅门3和轿厢门7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发射器8,红外发射器8和红外接收器9之间对应设置,且红外发射器8和红外接收器9与左侧厅门3和右侧厅门4的连接方式均为镶嵌连接,红外发射器8和红外接收器9能够对信号进行监测,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接收器9,且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的外端面均连接有连接轴10,连接轴10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板11,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中间位置贯穿安装有连接块13;如图1和图2中限位板11关于底座1对称设置,且限位板11与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之间均构成旋转结构,限位板11起到限位的作用。如图2和图4中连接块13与连接杆1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13的外表面形状与移动滑轨2的上表面的形状相吻合,便于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进行移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光幕门保护装置时,红外发射器8与红外接收器9依次装在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内侧,当乘客或物体进出轿厢门7时,阻挡了红外光幕扫描过程中的任何一束,光幕控制系统就会探知,并输出信号给电梯门系统,使正在关闭的轿厢门7打开,从而起到保护乘客的目的,当电梯留在平层时,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同时打开,则限位板11向轿厢门7的内侧旋转,卡在轿厢门7的入口处,并能够随着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同时移动,直到电梯门完全打开,随后乘客上下电梯,在此过程中限位板11能够阻止因电梯异常导致的电梯上下移动,防止夹伤乘客,当乘客完成上下电梯后,电梯逐渐关门,在电梯完全关闭之前,限位板11向左侧厅门3和右侧厅门4的外侧旋转,直至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完全关闭,通过移动滑轨2、连接杆12和连接块13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滑动效果,防止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在关闭和打开时出现堵塞的现象,这就是该光幕门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移动滑轨(2),且底座(1)的上方左侧位置安装有左侧厅门(3),所述底座(1)的上方右侧位置安装有右侧厅门(4),且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左侧厅门(3)和右侧厅门(4)的后侧均安装有轿厢门(7),且左侧厅门(3)和轿厢门(7)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发射器(8),所述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接收器(9),且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的外端面均连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中间位置贯穿安装有连接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移动滑轨(2),且底座(1)的上方左侧位置安装有左侧厅门(3),所述底座(1)的上方右侧位置安装有右侧厅门(4),且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外侧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左侧厅门(3)和右侧厅门(4)的后侧均安装有轿厢门(7),且左侧厅门(3)和轿厢门(7)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发射器(8),所述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内壁均连接有红外接收器(9),且右侧厅门(4)和左侧厅门(3)的外端面均连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左侧厅门(3)、右侧厅门(4)和轿厢门(7)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中间位置贯穿安装有连接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幕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滑轨(2)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且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春啟李斐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欧贝尔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