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提升机、下料斗、粉磨机、出料装置以及除尘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以及第一抽风机,所述送料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粉磨机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连通管、第二抽风机以及除尘仓,所述连通管连通于所述送料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用启闭组件。通过除尘装置对送料管进行抽风,以起到对粉磨机的粉料仓抽风的作用,粉尘通过除尘装置被抽送至除尘仓,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粉料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粉料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定量生产粉料的生产线已经向自动化迈进。现有的生产粉料的生产线,包括送料装置、粉磨机以及出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提升机以及设置在提升机的出料端的进料斗,进料斗的出料口与粉磨机的进料口连通,物料进入粉磨机加工成粉料后,经出料装置输送至预定地点进行包装。现有的生产粉料的生产线,在生产粉料的过程中,由于粉料容易堆积在粉磨机的粉料仓内,进而造成粉磨机故障,因此通常需要定期对粉磨机进行清理和检修,但是,由于粉磨机较大,清理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进入粉磨机的粉料仓进行清理,因此,在清理前通常需要等粉尘沉积和消散后方可进行清理,所需等待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料生产系统,使得清理粉磨机时,所需等待粉尘消散的时间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提升机、下料斗、粉磨机、出料装置以及除尘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以及第一抽风机,所述送料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粉磨机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连通管、第二抽风机以及除尘仓,所述连通管连通于所述送料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连通管的启闭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生产粉料的过程中,原料通过提升机抬升至下料斗,原料经过下料斗流向粉磨机,粉磨机对原料进行粉磨加工,加工好的粉料沉积在粉磨机的粉料仓,通过第一抽风机进行抽动,以使粉料从第一抽风机的出风口输出,此时第二抽风机为关闭状态;而当需要清理粉磨机时,可停止输送原料,并关闭粉磨机以及第一抽风机,然后打开启闭组件,以使连通管处于开启状态,并启动第二抽风机,第二抽风机对送料管抽风,以使粉磨机内的粉尘被抽送至除尘仓,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管与送料管之间设置有喇叭状的导流斗,所述导流斗的大口端连通于所述送料管,所述导流斗的小口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通管,所述导流斗与所述连通管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导流斗的大口端与送料管连通,以使第二抽风机工作时,可吸附的范围更大;导流斗的小口端与连通管可拆卸连接,方便将连通管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斗的第一法兰环以及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的第二法兰环,所述第一法兰环的内圈延伸至所述连通管内,所述第一法兰环和第二法兰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以便于将连通管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内的启闭板,所述启闭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一法兰环的内圈,所述启闭板的自由端与第一法兰环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启闭板向下翻转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限位组件以限制启闭板向下翻转,使得第二抽风机工作时,可自动开启连通管,而第一抽风机工作时,连通管处于闭合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启闭板的凸块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法兰环的内圈的凹槽,所述凸块插接配合于所述凹槽。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凸块与凹槽的配合进而限制启闭板向下翻转,使得第二抽风机工作时,可自动开启连通管,而第一抽风机工作时,连通管处于闭合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法兰环与第二法兰环的侧壁均设置有弹性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弹性橡胶垫以增加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之间的密封性,减少粉尘外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管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对流口,所述送料管的侧壁铰接有用于盖合所述第一对流口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开设对流口以便于抽风机抽动送料管内的空气流通,以使粉尘向除尘仓流动,进而达到快速除去粉磨机内的粉尘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自由端与所述送料管的侧壁之间通过搭扣连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盖板与送料管之间通过搭扣以便于对盖板进行固定,以减少粉料外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清理粉磨机前,通过除尘装置对送料管进行抽风,以起到对粉磨机的粉料仓抽风的作用,粉尘通过除尘装置被抽送至除尘仓,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增设启闭组件使得生产粉料的过程中,连通管处于闭合状态,进而使除尘仓内的粉尘不会被抽送至送料管,防止粉尘回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粉料生产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除尘仓剖开后安装架与除尘仓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缓冲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升机;2、下料斗;3、粉磨机;4、第一抽风机;5、送料管;6、出料管;7、缓冲料斗;71、通孔;8、第二密封盖;9、第二铰接座;10、第二抵接块;11、第二倾斜面;12、第一布袋;13、导流管;14、第二布袋;15、连通管;16、除尘仓;17、第二抽风机;18、导流斗;19、第一法兰环;20、第二法兰环;21、螺栓;22、启闭板;23、凸块;24、凹槽;25、第一对流口;26、盖板;27、第二对流口;28、排气管;29、第一密封盖;30、第一铰接座;31、第一抵接块;32、第一倾斜面;33、过滤网袋;34、过滤网布;35、固定环;36、螺杆;37、螺母;38、安装架;381、支撑环;382、支撑杆;383、卡柱;3811、导向孔;39、承载环;391、卡槽;392、导向杆;40、搭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提升机1、下料斗2、粉磨机3以及出料装置,其中,下料斗2沿竖直方向设置,提升机1与下料斗2的进料端相连通;下料斗2的出料端与粉磨机3的进料口相连通,出料装置的一端与粉磨机3的出料口相连通。生产粉料的过程中,原料通过提升机1抬升至下料斗2,原料经过下料斗2流向粉磨机3,粉磨机3对原料进行粉磨加工,加工好的粉料沉积在粉磨机3的粉料仓,通过出料装置将粉磨机3的粉料仓内的粉料输送出去进行包装。具体的,如图1和图6所示,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5以及第一抽风机4,送料管5的一端连接于粉磨机3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抽风机4的进风口。此外,第一抽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料斗7,且缓冲料斗7呈竖直设置。本实施例中,缓冲料斗7的侧壁开设有供出料管6穿入的通孔71,通孔71位于缓冲料斗7的顶部位置。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提升机(1)、下料斗(2)、粉磨机(3)、出料装置以及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5)以及第一抽风机(4),所述送料管(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粉磨机(3)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机(4)的进风口;/n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连通管(15)、第二抽风机(17)以及除尘仓(16),所述连通管(15)连通于所述送料管(5),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16);/n所述连通管(15)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连通管(15)的启闭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提升机(1)、下料斗(2)、粉磨机(3)、出料装置以及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5)以及第一抽风机(4),所述送料管(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粉磨机(3)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机(4)的进风口;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连通管(15)、第二抽风机(17)以及除尘仓(16),所述连通管(15)连通于所述送料管(5),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16);
所述连通管(15)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连通管(15)的启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5)与送料管(5)之间设置有喇叭状的导流斗(18),所述导流斗(18)的大口端连通于所述送料管(5),所述导流斗(18)的小口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通管(15),所述导流斗(18)与所述连通管(15)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斗(18)的第一法兰环(19)以及设置于所述连通管(15)的第二法兰环(20),所述第一法兰环(19)的内圈延伸至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润区新丰镁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