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00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其结构包括底壳、固定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进气开关、进气装置、橡胶垫和支撑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汽车座椅坐垫底端安装了一个支撑气囊,支撑气囊设置有两个开口,两个内分别安装有单向阀,且在底壳底端设置了进气装置,在需要增加坐垫的支撑硬度时,控制进气装置对气囊内进行充气,且需要增加坐垫的柔软度时,按下支撑气囊左端的排气压杆进行放气,对坐垫的柔软度进行自由调节,适应不同体重以及对坐垫柔软度要求不同的人,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坐垫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
技术介绍
汽车坐垫是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如今市面上有真皮、超纤皮、人造革、尼龙、化纤、人造毛、涤纶羊毛等不同材质的车用坐垫,羊毛坐垫是冬季汽车内饰的选择之一,而处于炎热的夏季,不少车主则会选择冰丝坐垫化纤,现在市面上也有四季通用的坐垫,并逐渐成为一种大趋势,现有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通过无溶剂皮革避免坐垫使用时间长后会褪色的现象。随着当代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能否有效的缓解驾驶疲劳成为评价座椅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乘坐人员的体重不一,对坐垫的柔软程度要求不同,导致座椅坐垫与乘员臀部不能很好的贴合,不能使乘员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坐垫上,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解决了由于乘坐人员的体重不一,对坐垫的柔软程度要求不同,导致座椅坐垫与乘员臀部不能很好的贴合,不能使乘员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坐垫上,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包括底壳,固定板,用于对底壳进行固定安装;进气装置,用于对支撑气囊进行进气控制;支撑气囊,用于对橡胶垫和使用者进行支撑;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四个,且中部竖直贯穿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底壳顶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该支撑板的宽度为十厘米。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外侧底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壳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相互锁固,所述左支撑板左端前端嵌入有进气开关,所述底壳内中部通过螺栓与进气装置相互锁固,所述进气装置顶部安装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顶部覆盖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装置由外壳、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推杆、限位管、活塞板、密封管和第一单向阀组成,所述外壳前端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后端的输出轴贯穿外壳与第一连杆一端相互插接,且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进行同心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左端通过转轴与推杆进行同心转动,所述推杆外侧套接有限位管,且限位管外侧通过直杆与外壳相互锁固,所述推杆左端通过螺栓与活塞板相互锁固,所述活塞板嵌入在密封管内,且密封管外侧通过螺栓与外壳进行相互锁固,所述外壳左端嵌入有第一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左端伸出至底壳外侧,所述外壳底端通过螺栓与底壳相互锁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气囊由气囊主体、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排气压杆组成,所述气囊主体左端嵌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气压杆左端与第二单向阀相互锁固,所述气囊主体底端嵌入有第三单向阀,且第三单向阀底端伸入至外壳内,所述气囊主体嵌入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由阀体、支撑杆、支撑弹簧和密封板组成,所述阀体内部右端与支撑杆相互焊接,所述支撑杆左端通过支撑弹簧对密封板进行弹性连接,所述阀体左端设置有一向内收缩的开口,且密封板左端对开进行支撑,所述阀体外侧嵌入在气囊主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外侧与外壳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外侧分别与密封管和外壳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结构相同,且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流通方向均为从左至右,所述第三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由下至上。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内壁呈光滑状,且活塞板外侧通过密封橡胶与密封管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型号为M315-401系列微型电机,体型小,但转动力度大。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主体的材质采用丁晴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由于乘坐人员的体重不一,对坐垫的柔软程度要求不同,导致座椅坐垫与乘员臀部不能很好的贴合,不能使乘员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坐垫上,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汽车座椅坐垫底端安装了一个支撑气囊,支撑气囊设置有两个开口,两个内分别安装有单向阀,且在底壳底端设置了进气装置,在需要增加坐垫的支撑硬度时,控制进气装置对气囊内进行充气,且需要增加坐垫的柔软度时,按下支撑气囊左端的排气压杆进行放气,对坐垫的柔软度进行自由调节,适应不同体重以及对坐垫柔软度要求不同的人,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进气装置内部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单向阀内部结构剖面图。图中:底壳-1、固定板-2、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4、进气开关-5、进气装置-6、橡胶垫-7、支撑气囊-8、外壳-61、电机-62、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推杆-65、限位管-66、活塞板-67、密封管-68、第一单向阀-69、气囊主体-81、第二单向阀-82、第三单向阀-83、排气压杆-84、阀体-691、支撑杆-692、支撑弹簧-693、密封板-69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包括底壳1,固定板2,用于对底壳1进行固定安装;进气装置6,用于对支撑气囊8进行进气控制;支撑气囊8,用于对橡胶垫7和使用者进行支撑;其中,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四个,且中部竖直贯穿有通孔;其中,所述底壳1顶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该支撑板的宽度为十厘米。其中,所述底壳1外侧底端焊接有固定板2,所述底壳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相互锁固,所述左支撑板3左端前端嵌入有进气开关5,所述底壳1内中部通过螺栓与进气装置6相互锁固,所述进气装置6顶部安装有支撑气囊8,所述支撑气囊8顶部覆盖有橡胶垫7。其中,所述进气装置6由外壳61、电机62、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推杆65、限位管66、活塞板67、密封管68和第一单向阀69组成,所述外壳61前端右侧安装有电机62,所述电机62后端的输出轴贯穿外壳61与第一连杆63一端相互插接,且第一连杆63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64进行同心转动,所述第二连杆64左端通过转轴与推杆65进行同心转动,所述推杆65外侧套接有限位管66,且限位管66外侧通过直杆与外壳61相互锁固,所述推杆65左端通过螺栓与活塞板67相互锁固,所述活塞板67嵌入在密封管68内,且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固定板(2),用于对底壳(1)进行固定安装;/n进气装置(6),用于对支撑气囊(8)进行进气控制;/n支撑气囊(8),用于对橡胶垫(7)和使用者进行支撑;/n其中,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四个,且中部竖直贯穿有通孔;/n其中,所述底壳(1)顶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该支撑板的宽度为十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板(2),用于对底壳(1)进行固定安装;
进气装置(6),用于对支撑气囊(8)进行进气控制;
支撑气囊(8),用于对橡胶垫(7)和使用者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四个,且中部竖直贯穿有通孔;
其中,所述底壳(1)顶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该支撑板的宽度为十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外侧底端焊接有固定板(2),所述底壳(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相互锁固,所述左支撑板(3)左端前端嵌入有进气开关(5),所述底壳(1)内中部通过螺栓与进气装置(6)相互锁固,所述进气装置(6)顶部安装有支撑气囊(8),所述支撑气囊(8)顶部覆盖有橡胶垫(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为无溶剂皮革的汽车座椅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6)由外壳(61)、电机(62)、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推杆(65)、限位管(66)、活塞板(67)、密封管(68)和第一单向阀(69)组成,所述外壳(61)前端右侧安装有电机(62),所述电机(62)后端的输出轴贯穿外壳(61)与第一连杆(63)一端相互插接,且第一连杆(63)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64)进行同心转动,所述第二连杆(64)左端通过转轴与推杆(65)进行同心转动,所述推杆(65)外侧套接有限位管(66),且限位管(66)外侧通过直杆与外壳(61)相互锁固,所述推杆(65)左端通过螺栓与活塞板(67)相互锁固,所述活塞板(67)嵌入在密封管(68)内,且密封管(68)外侧通过螺栓与外壳(61)进行相互锁固,所述外壳(61)左端嵌入有第一单向阀(69),且第一单向阀(69)左端伸出至底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华李春禄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爱车道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