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89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中间夹层,所述中间夹层的内侧设置有内壁层;所述外壳体和中间夹层之间构成真空腔体,所述中间夹层和内壁层之间构成加热腔体,在加热腔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体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环,在密封环的侧壁并位于内壁层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安装有用于对凝胶搅拌的搅拌装置;在内壁层的底部连通有用于下料的出料管。此漏斗避免凝胶在注模成型前过快冷却,减少铸模管道堵塞的风险,进而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属于凝胶产品加工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热可逆凝胶通常是指凝胶体随着温度的降低,从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当升温到一定温度后,又从凝胶状态变为溶胶状态,具有热可逆性。现有的热可逆凝胶种类有很多,比如魔芋胶、黄原胶、卡拉胶、刺槐豆胶等等。在市面上有很多由热可逆凝胶制作的产品,如果冻、QQ糖、面条、面膜等。这些不同形态的产品需要热可逆凝胶在一定高温下导入相应模具中铸模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很有可能导致铸模失败,造成铸模管道的堵塞,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虽然在,CN104875978A中公开了一种加热漏斗,但是此种采用漏斗只是在漏斗和外壳体之间设置了电热丝,当时此种加热漏斗无法实现保证加热的均匀性,而且无法用于凝胶制作;CN203048567U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加热漏斗,其采用夹层结构,在夹层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但是其主要用于在液体初步通过时,实现其初步的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此漏斗能避免凝胶在注模成型前过快冷却,减少铸模管道堵塞的风险,进而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中间夹层,所述中间夹层的内侧设置有内壁层;所述外壳体和中间夹层之间构成真空腔体,所述中间夹层和内壁层之间构成加热腔体,在加热腔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体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环,在密封环的侧壁并位于内壁层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安装有用于对凝胶搅拌的搅拌装置;在内壁层的底部连通有用于下料的出料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螺旋布置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的两端通过导线与电阻式温控器相连,所述电阻式温控器上通过信号线与温控探头相连,所述温控探头固定在密封环的底端,并伸入到加热腔体的内部。所述密封环上安装有用于和加热腔体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盖子。所述盖子有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第一种采用密封盖,第二种采用带孔的透气盖,所述透气盖上加工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顶盖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桨叶,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串联,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外接线与电源相连,所述电源开关固定在顶盖上,在顶盖上还安装有转速调节旋钮,所述转速调节旋钮与电机相连,并调节其转速。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所述加热盘管采用S形迂回结构布置。所述加热腔体内部盛放有用于传热的水或者油液。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漏斗用于热可逆凝胶铸模使用,进而保证了其在铸模下料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其处于流动状态,保证了下料效率,降低了出料管堵塞的风险,进而保证了铸模的效率,同时保证了铸模质量。2、通过上述结构能避免凝胶在注模成型前过快冷却,减少铸模管道堵塞的风险。3、通过搅拌让凝胶体受热均匀,更有利于铸模成形。4、通过上述的加热装置能够用于对凝胶进行有效的加热,而且保证受热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盖子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盖子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加热盘管结构图。图中:盖子1、排气口2、密封环3、外壳体4、真空腔体5、加热腔体6、中间夹层7、出料管8、阀门9、桨叶10、转轴11、温控探头12、信号线13、电阻式温控器14、外接线15、电源开关16、电机17、连接套18、转速调节旋钮19、顶盖20、内壁层21、加热盘管22、密封盖23、透气盖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它包括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的内侧设置有中间夹层7,所述中间夹层7的内侧设置有内壁层21;所述外壳体4和中间夹层7之间构成真空腔体5,所述中间夹层7和内壁层21之间构成加热腔体6,在加热腔体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体6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环3,在密封环3的侧壁并位于内壁层2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上安装有用于对凝胶搅拌的搅拌装置;在内壁层21的底部连通有用于下料的出料管8。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漏斗用于热可逆凝胶铸模使用,进而保证了其在铸模下料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其处于流动状态,保证了下料效率,降低了出料管8堵塞的风险,进而保证了铸模的效率,同时保证了铸模质量。进一步的,在下料过程中在顶盖20上连通有抽真空装置,以实现真空搅拌。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螺旋布置的加热盘管22,所述加热盘管22的两端通过导线与电阻式温控器14相连,所述电阻式温控器14上通过信号线13与温控探头12相连,所述温控探头12固定在密封环3的底端,并伸入到加热腔体6的内部。通过上述的加热装置能够用于对凝胶进行有效的加热,而且保证受热的均匀性,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给加热盘管22供电,此时加热盘管22将通电,进而对水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温控探头12对水温进行监控,当其达到设定温度之后通过电阻式温控器14控制加热盘管22,进而对水温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3上安装有用于和加热腔体6相连通的排气口2,所述排气口2上安装有盖子1。通过盖子1起到密封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盖子1有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第一种采用密封盖23,第二种采用带孔的透气盖24,所述透气盖24上加工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第一种密封盖23主要用于在升温阶段使用,进而提高了升温效率,第二种用于保温阶段,能够将多余的热气散去。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顶盖20内部的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主轴上固定有连接套18,所述连接套18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上安装有桨叶10,所述电机17。通过上述的搅拌装置主要用于在铸模过程中,对凝胶进行搅拌,进而防止凝胶的凝固,保证其流动性,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电机17驱动连接套18,再由连接套18驱动转轴11,通过转轴11带动桨叶10对凝胶进行有效的搅拌,最终达到搅拌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转轴11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并与连接套18构成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17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6串联,所述电源开关16通过外接线15与电源相连,所述电源开关16固定在顶盖20上,在顶盖20上还安装有转速调节旋钮19,所述转速调节旋钮19与电机17相连,并调节其转速。通过上述的电源开关16能够用于控制电机17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转速调节旋钮19能够用于调节电机17的转速。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8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9。通过阀门9能够控制凝胶下料的速度。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的内侧设置有中间夹层(7),所述中间夹层(7)的内侧设置有内壁层(21);所述外壳体(4)和中间夹层(7)之间构成真空腔体(5),所述中间夹层(7)和内壁层(21)之间构成加热腔体(6),在加热腔体(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体(6)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环(3),在密封环(3)的侧壁并位于内壁层(2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上安装有用于对凝胶搅拌的搅拌装置;在内壁层(21)的底部连通有用于下料的出料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的内侧设置有中间夹层(7),所述中间夹层(7)的内侧设置有内壁层(21);所述外壳体(4)和中间夹层(7)之间构成真空腔体(5),所述中间夹层(7)和内壁层(21)之间构成加热腔体(6),在加热腔体(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体(6)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环(3),在密封环(3)的侧壁并位于内壁层(2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上安装有用于对凝胶搅拌的搅拌装置;在内壁层(21)的底部连通有用于下料的出料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螺旋布置的加热盘管(22),所述加热盘管(22)的两端通过导线与电阻式温控器(14)相连,所述电阻式温控器(14)上通过信号线(13)与温控探头(12)相连,所述温控探头(12)固定在密封环(3)的底端,并伸入到加热腔体(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3)上安装有用于和加热腔体(6)相连通的排气口(2),所述排气口(2)上安装有盖子(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可逆凝胶注模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有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何艳丽苟春鹏余俭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