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68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包括左运链机构和右运链机构,左运链机构与对焊砧座之间设置有旋转管机构,右运链机构与对焊砧座之间设置有主运链机构,旋转管机构包括旋转轮,旋转轮垂直设置在机架上且水平倾斜45°,主运链机构包括水平倾斜45°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运链槽,主运链槽与对焊砧座的后端口相对应且与旋转轮呈90°设置,主运链机构包括主运链油缸,主运链油缸连接有主拨杆油缸,主拨杆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垂直主运链槽的主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链环的环背直立于对焊砧座上且环口朝上,然后对焊机构的夹具能够直接将链环固定在预定位置,免去了人工纠正操作,有效加快了生产进程,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编链机闪光对焊定位
,特别是指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矿用高强度大型圆环链因其形状结构紧凑(也称紧凑环)、强度大、可靠性好、精度高,已被大型采矿设备所应用。国内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目前,金属圆环链编链机的送料机构包括成型送料机构和闪光对焊送料机构,因为闪光对焊过程时对成型的链环逐个加工的过程,而且焊接点位是特定的,因此要求闪光对焊工序的送料机构必须运行稳定、送料精确。但是现有的闪光对焊工序的定位是需要手动操作的,需要操作人员不停进行纠正定位,才能保证链环立在闪光对焊的砧座上,进行可靠地焊接。当因为推送的成型链环没有在砧座上呈焊接姿态时,导致设备必须停机,进行纠正后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解决了现有编链机的闪光对焊工序不能自动化完成对焊姿态定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左运链机构和右运链机构,所述左运链机构与对焊砧座之间设置有旋转管机构,右运链机构与对焊砧座之间设置有主运链机构,旋转管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轮,旋转轮垂直设置在机架上且水平倾斜45°,旋转轮的出料端与对焊砧座的前端口相对应,主运链机构包括水平倾斜45°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运链槽,主运链槽与对焊砧座的后端口相对应且与旋转轮呈90°设置,所述主运链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与主运链槽平行的主运链油缸,主运链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主拨杆油缸,主拨杆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垂直主运链槽的主拨杆。进一步地,所述左运链机构包括与机架水平相连的左运链油缸,左运链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左拨杆油缸,左拨杆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左拨杆,与左拨杆垂直对应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左运链槽,左运链槽与旋转轮的进料端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右运链机构包括与机架水平相连的右运链油缸,右运链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右拨杆油缸,右拨杆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右拨杆,与右拨杆垂直对应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右运链槽,右运链槽与主运链槽的出料端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左运链槽的左端、右运链槽的右端均设置有运链导轮,左运链槽的右端与旋转轮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导轮。进一步地,所述左运链油缸和右运链油缸均水平设置,左拨杆油缸和右拨杆油缸均竖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运链机构、右运链机构和主运链机构均包括与机架相连的导向架,所述左拨杆油缸、右拨杆油缸和主拨杆油缸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架滑动配合。本技术通过设置与砧座相配合的旋转轮和主主运链机构,能够将链条以45°倾角输送至对焊砧座上,并且能够从对焊砧座上以45°倾角拉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保证链环的环背直立于对焊砧座上且环口朝上,然后对焊机构的夹具能够直接将链环固定在预定位置进行焊接,免去了人工纠正操作,能够有效加快生产进程,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中采用的左运链机构和右运链机构共同作用,辅助主运链机构稳定可靠地拨动链环,使链环逐个达到砧座上且呈预定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机架8两侧的左运链机构1和右运链机构2,左运链机构1和右运链机构2是本技术实现闪光对焊工序的基本运送机构,能够带动链条从前工序向后工序运动。所述左运链机构1与对焊砧座7之间设置有旋转管机构,右运链机构2与对焊砧座7之间设置有主运链机构。旋转管机构和主运链机构是本技术技术要点,是在左运链机构1和右运链机构2带动链条从前工序向后工序运动的基础上,使链条中的每个链环在经过对焊砧座7时,均能够呈预定的状态,即链环的环背直立于对焊砧座上且环口朝上。然后对焊机构的夹具9能够直接将链环固定在预定位置进行焊接,免去了人工纠正操作,能够有效加快生产进程,提高施工效率。所述旋转管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8上的旋转轮30,旋转轮30垂直设置在机架8上且水平倾斜45°,旋转轮30的出料端与对焊砧座7的前端口相对应,能够将链条以45°倾角输送至对焊砧座7上。主运链机构包括水平倾斜45°设置在机架8上的主运链槽40,主运链槽40与对焊砧座7的后端口相对应且与旋转轮30呈90°设置,能够使链环从对焊砧座7上以45°倾角拉出,进而保证位于对焊砧座7上的链环的环背直立且环口朝上。所述主运链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8上且与主运链槽40平行的主运链油缸41,主运链油缸41的活塞杆连接有主拨杆油缸42,主运链油缸41伸缩能够带动主拨杆油缸42平行于主运链槽40运动。主拨杆油缸42的活塞杆连接有垂直主运链槽40的主拨杆43,主拨杆油缸42能够带动主拨杆43垂直主运链槽40伸缩,主拨杆43用于插入链环中带动链环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控制主运链油缸41处于收缩状态,主拨杆油缸42带动主拨杆43伸出,主拨杆43插入主运链槽40中的链环内;控制主运链油缸41伸出,则主拨杆43实现对链环的向右下方拨动至一个链环的位移量。当一个链环完成运送定位后,控制主拨杆油缸42带动主拨杆43缩回,然后主运链油缸41收缩至原位,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实施例2,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所述左运链机构1包括与机架8水平相连的左运链油缸11,左运链油缸11的活塞杆连接有左拨杆油缸12,左拨杆油缸12的活塞杆连接有左拨杆13,与左拨杆13垂直对应设置有与机架8相连的左运链槽14,左运链槽14与旋转轮30的进料端相对应。左运链油缸11与主运链油缸41同步运动,左拨杆油缸12与主拨杆油缸42同步运动,对焊砧座7的两端分别对链环进行推送和拉出,保证了链环运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所述右运链机构2包括与机架8水平相连的右运链油缸21,右运链油缸21的活塞杆连接有右拨杆油缸22,右拨杆油缸22的活塞杆连接有右拨杆23,与右拨杆13垂直对应设置有与机架8相连的右运链槽24,右运链槽24与主运链槽40的出料端相对应。右运链油缸21与主运链油缸41同步运动,右拨杆油缸22与主拨杆油缸42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8)两侧的左运链机构(1)和右运链机构(2),所述左运链机构(1)与对焊砧座(7)之间设置有旋转管机构,右运链机构(2)与对焊砧座(7)之间设置有主运链机构,旋转管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8)上的旋转轮(30),旋转轮(30)垂直设置在机架(8)上且水平倾斜45°,旋转轮(30)的出料端与对焊砧座(7)的前端口相对应,主运链机构包括水平倾斜45°设置在机架(8)上的主运链槽(40),主运链槽(40)与对焊砧座(7)的后端口相对应且与旋转轮(30)呈90°设置,所述主运链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8)上且与主运链槽(40)平行的主运链油缸(41),主运链油缸(41)的活塞杆连接有主拨杆油缸(42),主拨杆油缸(42)的活塞杆连接有垂直主运链槽(40)的主拨杆(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8)两侧的左运链机构(1)和右运链机构(2),所述左运链机构(1)与对焊砧座(7)之间设置有旋转管机构,右运链机构(2)与对焊砧座(7)之间设置有主运链机构,旋转管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8)上的旋转轮(30),旋转轮(30)垂直设置在机架(8)上且水平倾斜45°,旋转轮(30)的出料端与对焊砧座(7)的前端口相对应,主运链机构包括水平倾斜45°设置在机架(8)上的主运链槽(40),主运链槽(40)与对焊砧座(7)的后端口相对应且与旋转轮(30)呈90°设置,所述主运链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8)上且与主运链槽(40)平行的主运链油缸(41),主运链油缸(41)的活塞杆连接有主拨杆油缸(42),主拨杆油缸(42)的活塞杆连接有垂直主运链槽(40)的主拨杆(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编链机闪光对焊工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链机构(1)包括与机架(8)水平相连的左运链油缸(11),左运链油缸(11)的活塞杆连接有左拨杆油缸(12),左拨杆油缸(12)的活塞杆连接有左拨杆(13),与左拨杆(13)垂直对应设置有与机架(8)相连的左运链槽(14),左运链槽(14)与旋转轮(30)的进料端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郭建军曾隽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启欧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